我不知道汽車中控流行觸控大屏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但這事肯定跟特斯拉對傳統車企造成的沖擊有很大關系,現在屏幕越大越多就是潮流了,我們講汽車的智能化,連帶著操作方式也要朝著智能手機的操作方式去進化,但是這樣好嗎?
曾經奔馳的Comand,寶馬的i-Drive,奧迪的MIMI,演化數代,已是十分之好用,也被認為是很適切于汽車之上使用的系統與操作方式,但特斯拉大型電容屏的出現,德國三強立時發(fā)現,自己可能要落后于時代了,于是大屏紛紛出現,各種無聊無謂的智能科技、語音、手勢操作等全都從智能終端移植到了汽車上。潮流電動車上的大型觸控屏,極簡潔的中控設計,似乎立馬改變了人們的審美。
但,人們忘了,這不只是關乎于審美,像i-Drive這些系統,設計理念就是將各種操作集中在一個點上,為的就是減少司機的視線轉移及身體姿態(tài)變化,讓這些操作不干擾司機的視線和駕駛姿態(tài),這是正確的安全理念。觸摸屏的出現,一定程度可以簡化中控尤其是豪華車型繁多功能操作鋪排得密密麻麻的那些物理按鍵,但對一些需要時常在駕駛時調整操作的功能,我覺得還是適當保留適合盲操作的物理按鍵為好,或簡化至i-Drive之類的系統中。
但這時代被特斯拉和智能手機帶偏了。特斯拉為何用大屏?一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更重要的是為了減少誤觸,所有的觸摸按鈕也都非常大,而且采用電容屏,反應速度快,誤觸的幾率就會低;操作時間更快,減少了駕駛視線偏離的危險。但其他廠家除了赤裸裸的模仿,或是不知其中真義,觸摸按鈕不會做得很大,那就有點尷尬了,如此一來開車去按屏幕,跟開車玩手機差不了多少。
有人會覺得,好看就夠了,誰沒事老按中控?你看那炫目的兩塊大屏,功能分區(qū)又清晰,這實在是舍本逐末;你看那比手機大不了多少的觸控屏,反人類到即使觸控還要進入2、3級菜單,每次操作還要“瞄準”。你會想著,給個實體鍵多方便??!為了科技為科技,到最后反而華而不實。
有句很老的俗話,叫:科技,以人為本!
~嚴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