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水果
在公園散步時,有一對母女從花圃中走出來,小女孩大約五六歲的樣子,她跺跺腳,嘟嘟嘴,不高興地說:“我累了,走不動了?!彼龐寢屢粩偸郑骸拔乙怖哿耍沂悄阕约赫f要出來玩的?!毙∨ⅰ巴邸钡乜蘖顺鰜恚骸澳惚?!”她媽媽不同意,說:“咱倆比賽跑步,你追上我,我就抱你。”話音剛落,這位媽媽“嗖”地躥了出去,而小女孩邊“嗚嗚”地哭著,邊邁開小短腿費力地跑著,哪里還有半分疲憊的樣子。每次,當小女孩快追上時,她媽媽就會放慢速度,等小女孩距她3步遠時,她則開始加速,小女孩只好繼續(xù)跑。就這樣,母女倆一路跑到了公園門口。
前同事Eric兩歲的女兒,正處于“想把世界買回家”的階段,出門見到棉花糖要吃,見到風箏要買,見到小推車要坐。有次Eric帶女兒下樓玩,女兒見小伙伴們在扔飛盤,她央求Eric給自己買一個,Eric問她:“你聽話嗎?”小孩認真地點頭:“嗯,我聽話?!彼詾樽约郝犜?,爸爸肯定會給她買,結果Eric順著女兒的話說:“聽話咱不買?!比缓笈畠壕烷_始哭,Eric也不管她,等女兒哭累了,直接躺在沙發(fā)上睡著了。當Eric把這招用過無數(shù)遍后,她女兒產(chǎn)生了“抵抗力”,某天小孩指著天上的飛機說:“爸爸,你給我買飛機,我聽話也要買的?!盓ric欣然允諾:“你聽話,爸爸帶你坐飛機?!毙『⑾肓讼耄w機也不錯,還能在天上飛,于是欣然同意。
同事的女兒讀三年級,仍然對寫作業(yè)有抵觸情緒,適逢小長假,女兒又不想寫作業(yè),同事提議:“你快寫,寫完我?guī)愠鋈ネ妗!毙『⒑鋈粊砹藙恿ΓJ真地把所有作業(yè)完成,完成后就見窗外大雨瓢潑,同事若無其事地解釋:“你看,天氣不好,沒法出去玩了?!痹瓉?,他早查了實時天氣,知道會有一場大雨在傍晚降臨。幾次之后,他女兒也學會了忽悠他。有一次,同事想讓女兒午睡,可小孩不愿意,拉著他說一起午睡。同事本來不困,還想著等孩子睡著了,他就出門買菜,結果,最后他自己睡著了,小孩興高采烈地下樓找小伙伴玩去了。
在娃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的忽悠次次不太相同,讓娃始料不及地中招。當孩子們長大后再回首童年時的種種趣事,估計也會感慨:“我父母可真會忽悠??!”
(陳金峰摘自《北京晚報》2018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