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春節(jié)之際時尚品牌主推的各種自以為是的中國風限定。例如“小豬形狀鑲粉色水鉆看上去很像小豬起水皰”粉餅盒;以及“外殼寫著行楷福字所以看起來有種喜糖盒子感的”化妝盒,等等。
商業(yè)吹捧專用詞匯,“美女”2.0版本。淘寶店主海外代購口中的仙女,基本等同于商場女裝導購口中的美女。唯一的差別在于,既然都已經(jīng)位列仙班,身份高貴,你怎么還好意思不多花一點。
加班到凌晨,按規(guī)定打卡時釘釘體貼表示“辛苦了,不是為了明天而努力,而是努力才會有明天”。都加班到凌晨了還要被灌毒雞湯。要不是手機是自己花錢買的,真想直接摔地上。那些口口聲聲說辛苦的就是最不覺得你辛苦的人,一種當代職場版黃鼠狼給雞拜年。
判斷影視作品質(zhì)量的通用法則。當宣傳語言中的定語越多,實際作品質(zhì)量越堪憂。如果“國內(nèi)首部/女性/懸疑/電視劇”和“國內(nèi)首部/大型/ACG/情景喜劇”聽來差強人意,那么“國內(nèi)首部/聚焦無人機系列/現(xiàn)實主義題材/輕科幻/言情/劇”基本等于把豆瓣5分寫在片頭(“國內(nèi)首部”為公約數(shù),可自行約去)。
近日,貴州推出了一款可以全天候追蹤學生動態(tài)的“智能制服”。全國十多所中小學院校已安排學生穿上植入了芯片的“智能校服”,再配合人臉識別技術,家長和老師可以全天候追蹤學生的動態(tài)定位和學習表現(xiàn)。透過校園人臉識別閘機,校方能掌握每名穿上智能校服的學生進出校園和宿舍準確到分秒的時間以及20秒實時視頻,每名學生有否逃學、遲到、夜不歸宿等全部無所遁形。
但,這裝備難道不應該首先應用于犯人嗎?
據(jù)報道,自2019年1月7日起,凡是年滿2歲,在日本停留時間在24小時的個人,乘坐飛機或船舶等離境日本時都需繳納“離境稅”,每人每次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3元)。日本離境稅征稅對象不分國籍,外國游客和日本本國人均需繳納“離境費”。
日本把自己當成了高速收費站。
有過購房按揭貸款經(jīng)歷的人都知道,銀行對貸款年限有嚴格的規(guī)定,不是你想貸多少年就能貸多少年。比如一些臨近退休的中老年人,可貸年限就很短。不過,杭州某銀行近日悄悄調(diào)整了房貸政策,規(guī)定房屋按揭貸款最長可貸到80周歲,一舉打破了貸款人最高年齡紀錄。快80歲了還在還房貸,這是怎樣的一種經(jīng)歷?
那銀行能不能幫我們保證一下讓我們活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