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介紹
商曉娜,著名兒童文學作家。1998年起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至今,先后發(fā)表小說、散文、詩歌等作品一千五百余篇,主要作品有《一年級的小豌豆》《一年級的小蜜瓜》《我們班的博客》《絕佳拍檔》《你好,小木耳》《加油!小米啦》等。作品先后登上各大書城暢銷書排行榜,榮獲“年度全行業(yè)優(yōu)秀暢銷書品種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多項殊榮。她成功塑造了“小木耳”“小米啦”等諸多在當代兒童文學作品中閃閃發(fā)光的人物形象。
作為《人生十六七》雜志名譽主編,商曉娜老師早在幾個月前就把檔期預留出來,期待著與我們人生十六七少年新聞學校的小營員見面?;顒赢斕欤衔顼w機剛剛落地的商曉娜飯沒吃,拉著行李就從沈陽南邊的桃仙機場直奔遼寧省實驗中學分校,穿越了整個沈陽城。在藝術中學前排,同學們看到她的第一眼,都興奮起來。熟悉她的作品的讀者都知道,她的作品語言清新,構思巧妙,總是能抓住讀者心里。那個通過她的書籍、她的文字認識的一位名家果真就出現在了眼前。開營儀式過后,商曉娜老師就用風趣的語言向同學們講述了自己的少年時代。
同學們好奇商曉娜老師是怎么寫好文章的。原來呀,她從小就喜歡寫作和讀書。在她小的時候,書店柜臺里的書是不能隨意翻閱的,而且見到一位作家也是非常非常難的。她渴望見到喜歡的作家,也渴望讀更多的書籍。在師范學校念書時,她就向《人生十六七》雜志投稿,但是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一次投稿沒有消息,就再試一次,第二次投稿還是沒有消息,就再嘗試一次……
“你們猜猜我有沒有繼續(xù)投稿?”商曉娜老師大聲地問同學們,同學們也異口同聲地回答:“有,繼續(xù)投!”沒錯,第三次投稿半年后,商曉娜老師的同班同學拿著雜志告訴她,“你的名字出現在這本雜志上。”
興奮、歡喜、激動……那種復雜的心情是商曉娜老師寫作之路上展開的萌芽,于是,她繼續(xù)寫繼續(xù)投稿。直到她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她仍然堅持寫文章,并且詢問了自己的學生,“你們相信我能寫書嗎?”“如果我出書了你愿意讀嗎?”
帶著自己的夢想和同學們的期待,她的書真的出版了。最初,商曉娜寫的是青春文學。后來,她覺得青春文學不太適合自己。那時她就想,如果讓從小到大想象力就特別豐富、喜歡胡思亂想的自己,來寫兒童文學或許會更適合。有了這個想法后,商曉娜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兒童文學。她希望小讀者們可以在自己的書中找到成長的道路,也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在童年里放飛自己的理想,不被任何外界的因素所影響。
在小營員提問互動的時候,同學們紛紛問她一些關于寫作的問題,商曉娜老師親切地回答,并生動形象地說明。
同學:你是如何獲得寫作的靈感的?
商曉娜:幻想,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幻想,我小的時候就特別愛幻想,曾經想到過有一種可以讓人縮小的飲料,喝下去就會變成拇指大小。而這也就是《我把班長變小了》這本書的靈感。
同學:寫作的素材來源于哪?
商曉娜: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新聞,而我本人的很多故事也是跟新聞息息相關的。之前在電視上看到有關二胎政策的新聞,便有了新的想法,可能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這種想法,就是如果家里的爸爸媽媽再要一個孩子,是不是就不喜歡我了。這也就是我最新的一本書《親愛的陌生人》想要寫的故事。
同學:你有沒有遇到開頭沒寫好或者寫不下去想放棄的時候?
商曉娜:從來沒有,因為我喜歡寫作,就像有的同學喜歡打游戲,有的同學喜歡踢足球一樣,喜歡的事哪怕從早坐到晚,也能一直做下去。而文章開始寫之前,一定是已經想清楚整個結構后才下筆,這樣就不會出現寫不下去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