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水調(diào)歌頭》,很多同學都能張口就來——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p>
當然,這首詞更確切的名字叫做《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傳唱千年,知曉度和美譽度極高,不管是同一詞牌的作品,還是詠月題材的詩詞,這首詞都是個中翹楚。而“水調(diào)歌頭”則是非常常見的詞牌名。
蘇東坡先生的這首“水調(diào)歌頭”,很多同學不光會背,而且還會“唱”,曲調(diào)朗朗上口,樂音悠揚,甚至不少時下流行的“穿越小說”,主人公們也是憑借此曲確認自己在書中溫文爾雅形象。
那么,現(xiàn)在有一個問題想要問大家:通過多年的語文學習了解,我們知道詞最初都是伴著樂曲唱出來的,就像現(xiàn)在的歌曲,詞人們只是在固定的曲調(diào)、旋律中填詞。那么,《水調(diào)歌頭》的作曲者是誰呢?
先給大家一點提示:這位作曲者是一個末代皇帝。
你先想到了誰?估計不少人會馬上想到了李煜李后主。
那么,恭喜你——答錯了!
作為帝王界里作詞最有名的人士之一,李煜的確創(chuàng)造了一首詞牌,但不是《水調(diào)歌頭》,而是《相見歡》,最著名的就是那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了——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現(xiàn)在我們言歸正傳,那么《水調(diào)歌頭》的作曲者是誰呢?
答案就是隋煬帝楊廣!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沒錯,這首詞的作者就是那個特別能折騰、把自己折騰完蛋的暴君楊廣,當然暴虐和有才并不矛盾。
據(jù)唐代劉餗的《隋唐嘉話》記載:“煬帝鑿汴河,自制《水調(diào)歌》?!?/p>
據(jù)《碧雞漫志》記載:“《水調(diào)》《河傳》,煬帝將幸江都時自制,聲韻悲切,帝喜之。樂工王令言謂其弟子曰:‘不返矣,《水調(diào)》《河傳》但有去聲?!?/p>
據(jù)《樊川詩集注》記載,唐代詩人杜牧在《揚州》詩“誰家唱水調(diào)”一句,自己注解的時候也說:“煬帝鑿汴河成,自造《水調(diào)》。”
所以說,按照現(xiàn)在的歌曲格式,這首著名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旁邊,應(yīng)該標注“作曲:楊廣,作詞:蘇軾”。
不過,更讓人好奇的是,隋煬帝創(chuàng)作了《水調(diào)歌頭》之后,有沒有填上詞?如果填了,那么這個世界上第一首《水調(diào)歌頭》又是什么內(nèi)容呢?好奇的同學,不妨追尋時光的腳印,找找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