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
浙江省東陽市人民醫(yī)院五官科,浙江 東陽 322100
臨床護理路徑具有綜合性、全面性,其涉及到的內容包括護理過程、操作以及醫(yī)護人員等,可以將費用降到最低的同時提高醫(yī)療效果。而集束化護理則是在循證醫(yī)學的基礎上探究得出的一種護理模式,其臨床護理效果較好,可將臨床護理路徑和集束化護理模式聯合應用,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將五官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以上兩種護理方法聯合應用的效果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納入的對象共110例,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齡分布區(qū)間為10歲-60歲,年齡均值為(34.02±4.19)歲,其中26例為耳鼻喉科、12例為口腔科、17例為眼科;研究組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齡分布區(qū)間為10歲-60歲,年齡均值為(33.86±4.21)歲,其中24例為耳鼻喉科、13例為口腔科、18例為眼科。比較兩組基線資料,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傳統護理方法,主要包括飲食護理、藥物護理、病情監(jiān)測等方面。
研究組則采取臨床護理路徑聯合集束化護理,其具體內容如以下幾個步驟:首先,建立相應的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小組成員選擇具有豐富經驗的護理人員、護士長以及財務人員組成[1]。其次,實施各項護理操作,針對患者飲食習慣以及病情對其展開相應的飲食指導,所負責的護理人員需要完全掌握患者的臨床資料,方便了解患者基本情況,例如是否存在藥物過敏史等,必要的情況下評估其精神狀態(tài),并對患者展開相應的心理護理,并做好治療以及護理的健康教育工作。最后,這些護理內容都必須遵從循證醫(yī)學原則,根據五官科的需求制定集束化以及臨床護理路徑方案的制定,并保證方案符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護理過程中觀察患者病情,存在明顯的不利變化則立即停止聯合護理,護理期間安排對應人員監(jiān)管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存在問題的情況下定期進行小組討論,采取改進措施,將集束化護理方案不斷優(yōu)化[2]。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將兩組住院時長以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作為觀察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 19.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比較,以率(%)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Mean±SD)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住院時長 對照組住院時長為(14.30±2.19)d,研究組住院時長為(7.44±2.30)d。研究組住院時長少于對照組,t=9.642、P=0.002。
2.2 比較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對照組出現2例過敏、1例瘙癢、3例發(fā)熱、2例頭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5%(8/55);研究組出現1例瘙癢、2例發(fā)熱,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5%(3/5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少于對照組,χ2=12.003,P=0.001。
五官科疾病對于患者而言造成的心理壓力比較嚴重,近些年醫(y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在五官科疾病護理工作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五官科疾病種類多樣化,各大醫(yī)院都比較重視護理質量的提升,保證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相關研究表明,為五官科疾病患者提供優(yōu)質、科學的服務可對其生活質量起到改善作用,加快患者康復[3]。
臨床護理路徑屬于一種新型的具有全面性和科學性的護理模式。目前已經在醫(yī)院的護理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涉及到護理過程、操作方法、醫(yī)護人員的管理等,相比于傳統的護理管理更加有效、簡便,在應用過程中可將護理過程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3]。集束化護理的護理理念為將患者作為中心,該護理方法的優(yōu)勢在于有效整個護理工作中比較分散的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方便管理。將臨床護理路徑和集束化護理聯合應用,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患者的治療以及護理效果。
本研究針對我院五官科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聯合集束化護理,有效促進患者康復,且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該方法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