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鴻盛社是天水市秦州區(qū)一個古老的秦腔戲曲班社,已有百年發(fā)展史,是甘肅歷史悠久的秦腔班社之一,鴻盛社尤以獨具特色的秦腔臉譜著名。
臉譜在我國戲劇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古老的劇種秦腔,其戲劇臉譜之豐富更是其他劇種無法超越的。天水鴻盛社秦腔臉譜以刻畫武將、神話人物而見長,威風(fēng)兇悍,形象逼真,氣勢逼人。更為奇特的是天水鴻盛社臉譜將人物慣用的兵器也繪入臉譜中,可謂臉譜繪制中的創(chuàng)舉,在臉譜文化中獨具神采。
天水鴻盛社臉譜的畫法特點是大頭、大額、大眼,威武、威嚴(yán)。譜系較多,獨具特色。鴻盛社所繪臉譜200余幀,臉型各具神采。畫臉譜時,顏色也很講究,各種顏色表示劇中人物的性格、品質(zhì)和特點。紅色表示忠義勇猛,如關(guān)羽等;黑色表示剛直不阿,如張飛等;黃色表示殘暴,如典偉等;用白色表示奸詐狡猾,如曹操等;用花色表現(xiàn)神鬼人物,特別是陰陽臉,也稱半男半女,表現(xiàn)鬼神精靈;用金色表示神仙等。
天水鴻盛社臉譜屬甘肅秦腔臉譜之一派,臉譜由羅樹德、郝來山首創(chuàng),羅樹德有“活張飛”、郝來山有“一聲雷”之稱。在鴻盛社四代演員中,能繪畫臉譜的演員還有有陶大凈、溫銀水、趙玉華、李映東等人,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第三代班主李映東。在20世紀(jì)的80至90年代,李映東先生曾畫了許多秦腔臉譜,這些臉譜在歷屆西部商品交易會和伏羲文化旅游節(jié)時展出,受到了海內(nèi)外參觀者的贊賞和喜愛。
2004年李映東先生去世后,鴻盛社臉譜技藝面臨著失傳的困境,所幸李映東的外孫女婿繼承了先生的遺志,保留了鴻盛社的臉譜繪畫技藝。
天水鴻盛社秦腔臉譜蘊(yùn)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藝術(shù)價值,為研究秦腔及我國其他戲曲臉譜的演變提供了豐富的原始資料,也是天水深厚而悠久的歷史文化的重要寫照。時至今日,天水鴻盛社秦腔臉譜能夠傳承下來,并作為一項獨立的民間藝術(shù)被人們所青睞,希望它有朝一日能夠重登戲曲舞臺,重現(xiàn)昔日風(fēng)采。
2008年,天水鴻盛社秦腔臉譜被甘肅省政府批準(zhǔn)為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