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李莉
(海淀區(qū)圖書館(北館),北京 100095)
2002年,由文化部、財政部共同組織實施一項國家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文化共享工程),旨在依托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設施,通過互聯(lián)網、廣播電視網、無線通信網等載體,在全國范圍內實現(xiàn)中華優(yōu)秀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和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該工程自啟動以來,在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具有戰(zhàn)略性、基礎性地位,先后被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一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等,為改善城鄉(xiāng)基層文化服務,提升全民文化信息素質發(fā)揮重要作用。
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任。因此,為進一步保障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環(huán)境下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等,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文化部、財政部于2011年“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實施“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該工程構建覆蓋全國的數字圖書館虛擬網,擴大資源總量搭建開放性的數字圖書館系統(tǒng),進一步加強資源共享,讓知識與你我“零距離”。
數字資源不僅是數字圖書館的主要組成部分,更是公共圖書館重要的館藏形式。北京市公共圖書館以首都圖書館作為中心總館建立總分館體系,該體系范圍內成員館之間可合理調配資源、文獻通借通還和數字資源共享。海淀圖書館(北館)位于海淀北部文化中心,2016年海淀區(qū)文委通過外包方式交由艾迪訊電子科技(無錫)有限公司負責圖書館的日常管理、運營和服務等項目。在海淀區(qū)“雙總館”戰(zhàn)略布局下,北館是海淀北區(qū)圖書館總館,也是以首都圖書館為中心總館的北京市統(tǒng)一的總分館體系節(jié)點之一。作為成員館,共享全市統(tǒng)一的網絡平臺和地區(qū)聯(lián)合編目中心,“一卡通”通借通還服務,“一卡通”數字資源訪問權限。為擴大讀者對數字資源的認識,更多優(yōu)質的資源被有效充分利用,我館整理了能通過“一卡通”訪問的數字資源,開展多樣化的推廣活動,進一步滿足讀者基本文化需求,促進數字圖書館建設和文化共享工程。
持有北館“一卡通”讀者卡的讀者有大量數字資源訪問權限:圖書類數字資源6種、期刊類數字資源3種、少兒類數字資源10種、多媒體類數字資源4種、學習與考試類數字資源8種。除此之外體系中成員館也根據地理、文化特色與發(fā)展特色建立了數據庫,如海淀區(qū)圖書館的三山五園、中關村之路、海淀文教、丹棱之路等特色資源庫,基本能滿足不同年齡段讀者日常學習娛樂需求。
圖書類數字資源有暢想之星中文電子書、OverDrive賽閱數字圖書館、中文在線電子書、云圖數字有聲圖書館、中華連環(huán)畫數字閱讀館、讀秀學術搜索。其中云圖數字有聲圖書館是聽書服務平臺,涵蓋文學、歷史、政治、法律等領域,為讀者打造移動便利的聽覺文化享受;暢想之星、中文在線電子書、讀秀學術搜索是綜合性電子書數據庫,部分書籍可以下載閱覽,讀秀學術搜索可以檢索下載期刊論文和學術論文等;OverDrive賽閱數字圖書館特色之處是收錄有英文電子圖書,針對兒童設立有英文繪本、英文漫畫書以及迪士尼故事有聲讀物等;中華連環(huán)畫以圖書館閱覽室的形式為不同年齡群讀者提供我國優(yōu)秀的連環(huán)畫作品。
包括CNKI學術資源總庫、龍源期刊數據庫、中國報紙資源全文數據庫3種。CNKI學術資源總庫收錄有學術期刊論文、博碩士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一卡通”用戶可通過賬號密碼登錄訪問數據庫,或者全文下載,不足之處是有數量限制;龍源期刊數據庫內有1000余種國內暢銷的人文社會期刊;中國報紙資源全文數據庫收錄有國內出版發(fā)行的報紙刊物如環(huán)球時報、人民日報等均可實現(xiàn)全文閱讀;龍源期刊和報紙資源與紙版刊物同步發(fā)行,除閱覽最新內容外,還可翻閱往期內容。
少兒類數字資源形式多為繪本、動畫、漫畫或者益智類小游戲等,能夠吸引少年兒童的注意力并在潛移默化中增長知識。有中少繪本數據庫、哪吒看書少兒閱讀數字資源、中少快樂閱讀平臺、中少動畫數據庫、多納智慧魔方、樂兒智慧王國、龍源少兒電子期刊閱覽室、樂于學少兒多媒體圖書館、點點書庫、貝貝國學啟蒙教育數據庫,內容豐富全面,部分數據庫中還有為老師、家長打造的教學育學相關資源。
庫客數字音樂圖書館收錄有世界上98%的古典音樂或者民族風情音樂、爵士音樂等,除此之外還有舞蹈、紀錄片、特色電影、歌劇等資源,讀者通過該平臺能觀看音樂會等藝術演出直播。ArtBase中國藝術品圖片庫收錄有中國古代、近現(xiàn)代以及當代藝術品信息資源。鳳凰視頻數據庫以直觀的方式帶領讀者走進歷史、關注社會、了解經濟、聚焦時政。知識視界視頻圖書館集結海量科普節(jié)目,深入淺出地講解科普及文化知識。
市民學習空間是一個自主學習的綜合性平臺,包含大量高等院校的專業(yè)課、公開課、講座等視頻,還有各類學術資源。微學習中心是為日常學習時間碎片化的讀者量身打造,通過微課形式幫助使用者實現(xiàn)個人技能提升。維普考試服務平臺涵蓋英語、計算機、公務員、司法、經濟、考研、工程等領域,滿足日常學習、考前練習、在線考試、模擬測試等資源需求。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主要是關于出國考試、國內考試、職業(yè)英語、基礎英語等領域內的培訓資源。口語伙伴外語學習數據庫,通過人機交互模式,場景模擬給用戶一個實用簡易的口語學習平臺。智客教育云學習資源服務平臺,匯聚五大出國考試及三大國內考試各科專家以及名校的高分講師。職業(yè)全能培訓庫以就業(yè)為導向,集合課程學習、職業(yè)資訊、學習評估等職業(yè)資格考試和技能培訓課程在線學習平臺。創(chuàng)業(yè)數字圖書館分享社會閱歷、企業(yè)運作、職場經驗、政策法規(guī)等,幫助正創(chuàng)業(yè)的人加速開啟創(chuàng)業(yè)夢想。
開展推廣培訓之前,我館調查讀者對數字資源的認識及需求,了解到大部分讀者不知道什么是數字資源,有什么數字資源,如何使用數字資源。日常到圖書館的目的多為借閱紙質資源、利用圖書館環(huán)境學習或者參加圖書館舉辦的活動;而利用北館電子閱覽區(qū)的讀者多是借助電腦設備完成工作或者娛樂消遣;雖有部分讀者有下載文獻、電子書、視頻資源的需求,但是不知道我館有哪些數據庫可以利用,怎么利用。數字資源無法延伸到讀者內部的現(xiàn)象,不只對于各圖書館花費人力物力構建的數字資源浪費,更不利于實現(xiàn)資源共享。因此,我館結合館情針對不同讀者類型以及讀者需求開展了不同數字資源推廣活動,幫助讀者享受“一卡通”帶來的更多便利服務。
在圖書館內以張貼海報、布置展覽板的形式向讀者宣傳推廣數字資源。海報設計盡量簡單易懂生動活潑,吸引讀者眼球的同時更多了解到數字資源。我館將海報放置在各樓層服務臺和電子閱覽區(qū)兩處,其中,服務臺海報內容為數字資源總概和介紹,目標群體是辦卡讀者,館員在為他們辦理辦卡的同時宣傳并幫助他們了解數字資源。電子閱覽區(qū)海報呈現(xiàn)的是各數字資源的訪問方式,讀者可以根據操作步驟登錄使用數字資源。展覽板布置在單獨空間,詳細介紹數字資源的種類和利用,讀者可以自由參觀,不受時間和人員限制。
我館系統(tǒng)培訓館員,結合自身檢索經驗,增加內部館員的信息素養(yǎng),然后由其擔任講師,設計教學開展講座在讀者中間推廣數字資源。這種現(xiàn)場授課培訓讀者的方式具有兩個好處:①現(xiàn)場操作演示,讀者能直接體驗數字資源成效顯著;②講師與讀者現(xiàn)場互動,若讀者在檢索過程中遇到問題能立即得到指導。我館每次課程介紹的資源庫數量控制在5個以內,這樣盡可能保證每位參加本次課程的讀者最大程度了解資源庫收錄的內容和資源組成。針對弱勢群體老年人會先開展計算機基本操作的培訓,消除這一群體的網絡鴻溝,參與資源共享,進一步發(fā)揮數字資源便民惠民的作用。
為擴大我館數字資源的推廣,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將數字資源送入社區(qū),提高社區(qū)居民的信息素養(yǎng)和檢索數字資源的能力。社區(qū)數字資源推廣活動主要與社區(qū)居委會合作,居委會負責前期宣傳活動,我館講師負責教學輔導數字資源的使用和信息檢索技能的培訓,和社區(qū)干部共同引導居民充分利用圖書館,享受數字文化盛宴。社區(qū)推廣的方式使圖書館讀者不僅限于到館讀者,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到很多平時忙碌無法到圖書館的潛在讀者,其實這類讀者更是數字圖書館的需要者和受益者,他們可以不再受地點和時間限制盡情享受文化資源。
如今網絡已逐漸發(fā)展為人們交流情感,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我館現(xiàn)開通有博客、微信公眾號、微信群服務平臺,我館的數字資源推廣活動正嘗試利用這些多媒體平臺擴大在讀者間的影響。比如直接將數據庫鏈接放在博客上,并附帶簡短的文字描述,訪問博客的讀者用戶若有興趣可以點擊登錄數據庫使其快速應用。在海淀區(qū)圖書館(北館)微信公眾號上發(fā)布微文,按照圖書、期刊、少兒、學習與考試、多媒體資源分類介紹數據庫收錄資源內容和訪問方式,關注公眾號的讀者可以轉載到各自朋友圈擴大傳播范圍。我館參考咨詢部建立有讀者咨詢群,館員每天在微信群內發(fā)布一個數據庫,這種方式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讀者也可以在群內實時互動咨詢。多媒體推廣進一步拓展了傳播領域,目前已成為信息推送最有效率的方式。
一對一輔導在我館數字資源推廣主要有兩種方式:①用戶使用數字資源遇到問題時可以向我館館員咨詢,館員以讀者需求為前提結合自身信息素養(yǎng)和檢索技巧為讀者提供幫助;②館員巡館時會特別關注電子閱覽區(qū),遇到使用數字資源存在困難的讀者主動提供幫助。這種傳統(tǒng)的服務方式可以直接有效地指導和幫助讀者。
為推動文化共享和數字資源建設工程,我館不失時機地將數字資源推廣工作滲透于讀者服務工作中,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拓展數字資源推廣范圍,培養(yǎng)高信息素養(yǎng)的館員開展工作,成績顯而易見,總結了一些經驗供圖書館行業(yè)同仁參考:
(1) 數字資源推廣講師自身需要較高的信息檢索技能才能幫助讀者在最大程度利用數字資源,圖書館應重視培養(yǎng)高素養(yǎng)的館員,加強隊伍建設。
(2) 數字資源推廣工作過程中出現(xiàn)讀者在剛接觸數字資源時有較大興趣,隨著時間興趣從濃轉淡,從有轉無,我們需要不斷豐富活動種類,使讀者感受到數字資源在日常學習中無所不能,無處不在。
(3) 不同信息素養(yǎng)、不同年齡、不同階段讀者對于數字資源的接受能力和需求有很大差別,我館在開展推廣活動時盡量在全面服務的同時確保個性化服務,激發(fā)讀者學習和利用數字資源的興趣,擴大其傳播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