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志勝
(中鐵十八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涿州 072750)
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業(yè)快速發(fā)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橋梁作為交通運輸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施工技術是否先進、完善對整個工程施工質量有重要影響。箱梁施工是橋梁工程的主要內容,對箱梁制作施工工藝進行研究,對提升施工精度和使用壽命有重要意義。箱梁內部多為空心狀、兩側上部為翼緣,外形和箱子比較類似,根據施工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種箱梁,一種是現澆箱梁,另一種是預制箱梁。由于橋梁施工的特殊性,決定了箱梁在施工中存在很大的危險性,為確保箱梁施工任務能安全順利的完成,就需要對制作施工技術進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基于此,本文結合濮陽特大橋實際情況,對大橋箱梁制作施工做了如下研究。
濮陽特大橋設計速度350 km/h,ZK活載,雙線、正線線間距為5.0 m。梁全長32.6 m/24.6 m,計算跨度31.5 m / 23.5 m。截面類型單箱單室簡支箱梁(跨度31.5 m與跨度23.5 m等高),跨度31.5 m與23.5 m截面中心梁高3.035 m,橫橋向支座中心間距4.5 m;梁端頂板、底板及腹板局部向內側加厚。
箱梁預制工程量大,預制箱梁總數453孔。專業(yè)集中,施工過程涵蓋鋼筋加工,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預應力張拉等,各專業(yè)之間銜接緊密。預制箱梁體積大,跨徑31.5 m梁體自重790.3 t、跨徑23.5 m梁體自重616.3 t,安全質量要求高。
在本工程箱梁制作施工中,頂板、平地板、斜向底板為正交異性板結構,頂板設置了雙向2%橫坡,厚度在16~20 mm之間,縱向設置了板肋及U形加勁肋。確保頂板頂緣齊平、低緣齊平,U形加勁肋的高度可按照頂板的厚度進行調整,調整范圍在296 mm~300 mm之間[1]。
橫隔板采用實腹式板搭接而成,由上下兩塊板通過融透的焊接方式進行對接,標準間距為3.75m和3.5 m。并在箱梁內部設置兩道縱向隔板間距為15.2 m。
根據本工程特點,提出多項工藝設計方案,除了對正交異性板箱梁制作工作進行改進完善之外,還設計了多項創(chuàng)新工藝,制作檢驗結果表明,效果良好。下面列舉幾項:
目前我國大橋箱梁制作施工中多采用長線法進行制作,但往往忽略了日照溫度對制作精度的影響,但該區(qū)域晝夜溫差比較大,溫差控制會造成梁段伸縮變拉過大,從而影響施工的精度。因此,在制造時將梁段間預留出30 mm的間隙。從梁段焊接結果檢測效果而言,存在由焊接引起熄弧電流不穩(wěn)定造成焊縫缺陷的問題,基于此,進一步加大了預留間隙,增加到50 mm,但從焊縫RT檢測結果而言,焊縫質量不夠穩(wěn)定,為解決這一問題,本工程在箱梁制作時對制作工藝進行了重新調整,預留間隙增加到120 mm,用專業(yè)引弧板進行引弧,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間隙調整后效果圖
從圖1中可以看出,此種引弧板具有良好的連接線,可有效滿足施工需求,確保引弧的長度在75 mm左右,焊接引弧和熄弧都在專業(yè)位置完成,從而提升梁段的焊接質量。此外通過加大預留間隙,滿足梁段豎曲線設計需求,但并不會對橋線造成任何影響。預留間隙增加到120 mm后,不但有限解決了方法引板放置難度大的問題,而且可促使梁段連續(xù)匹配組裝一次預拱成橋,從而提升了橋段焊接質量[2]。
本橋梁更隔板為實腹式結構,由上下兩塊橫隔板共同組成,在實際制作時,上接板和預制板一起焊接,在梁端組裝時,上接板和下接板通過融透的方法進行連接。但此種結構形式存在橫隔板受力偏心缺陷,通過全斷面橫隔板槽口來解決這一問題,但效果并不理性,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因此,采用了搭接法來解決偏心缺陷和人為因素影響焊接質量的問題,但橫向焊接接縫對焊接的質量、斷面尺寸、變形控制等有很高的要求,很多預制廠難以達到質量要求,需要改變設計構造,具體做法為:
先進行橫隔板加勁肋焊接,待其完成焊接收縮變形以后,再進行橫隔板單元修平處理,然后采用等離子切割機對多余的橫隔板進行切割處理,確保橫隔板的尺寸、外形、間距達到設計標準。
嚴格控制接板畫線精度,通過單元組裝胎上的定位線模塊來確定接板的位置,避免發(fā)生人為失誤。
合理應用工藝導向板,導向板應用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導向板結構示意圖
從圖2中可以看出,該導向板結構由三大部分共同組成,包括:頂板板塊、頂緊、落位碼、橫隔板。在橫隔板下接板上安裝工藝導向板,提升上下接班的對中精度。
合理調整焊接工藝,采用反面清根焊接法進行焊接,坡口示意圖如圖3所示。
圖3 反面清根焊接坡口示意圖
從圖3中可以看出,該工程焊接接口為V字型,左側開角55°,右側開角50°。先進行一側坡口焊接,然后在其背面做清根處理,并切出焊接坡口,再進行焊接,從而實現對稱焊接。此種焊接法可有效提升焊接的平面度,從而降低焊接變形,提升焊接質量[3]。
為提升本橋梁箱梁制作施工質量,在模板安裝時采用了底模支撐端模、端模包側模、端模支撐內模的總體布局形式。內模通過螺桿與梁內支架、底模連接,防止內模上浮。外模采用了無上拉桿受力結構,但為滿足梁體預留壓縮量的需求,箱梁上翼緣板為+6 mm,下翼緣板+14 mm。在制作過程中底模、內側模固定不動,外側??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調整,便于橋面寬度調整。橋面上設置提漿磨平機走行軌道;下翼緣“碗口”部位均應考慮脫模坡度,尤其支座板處;每套外模設計安全護欄。內模采用液壓整體收縮式內模,即脫模時要求內模整體地由一端從箱內抽拔而出,在內模拼裝臺座上準備后整體穿入安裝。模板安裝允許誤差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模板安裝允許誤差指標
從表1中可以看出,橋梁箱梁在制作過程中,對模板安裝精度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全面控制才能提升施工質量。
智能張拉系統(tǒng)的型號:TYZ/60-Ⅶ/TK,由動力子系統(tǒng)、傳感器子系統(tǒng)、控制子系統(tǒng)、數據子系統(tǒng)、輔助子系統(tǒng)。選用張拉千斤頂為:300T穿心式千斤頂。為提升大模板利用率避免混凝土發(fā)生裂縫,預應力張拉分為三部,預張拉、初張拉和終張拉。1)混凝土強度達到33.5 MPa(由實驗室出報告單),即拆除端模、松開內模,進行預張拉。2)初張拉時在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80%+3.5 MPa(即≥43.5 MPa)后進行,初張拉后梁體吊移出制梁臺位。3)在梁體混凝土強度到到53.5 MPa及彈性模量達到35.5 Gpa,且齡期不少于10天后進行終張拉。鋼絞線張拉伸長量計算公式為:
此公式中⊿L表示預應力筋的理論伸長值(mm);P平表示預應力筋的平均張拉力(N);L表示預應力筋張拉的長度(mm)Ap表示預應力筋的截面面積(mm2);Ep表示預應力筋的彈性模量[4](N/mm2)。
在預應力張拉施工前,要切實做好準備工作,比如:檢查夾片是否是完好無損,確認到達設計標準后才能進行張拉,并對張拉的各項數值進行精確記錄。
在混凝土灌筑時要嚴格遵循“先底板、再腹板最后頂板、由兩端向中間進行”的原則,兩側腹板混凝土高度保持一致?;炷劣?臺HBT8018C-5型輸送泵配合2臺18 m布料機進行澆筑,各備用1臺HBT8018C-型輸送泵、1臺18 m布料機,防止中途出現故障。泵送時泵管起始水平段長度不得小于15 m。
采用振動棒進行混凝土振搗,振動棒移動距離控制在40 cm下,每個點要振搗20~30 s,加強對倒角、交界面以及鋼筋密集部位特別是錨頭下和支座墊板處的振搗。為提升混凝土澆筑質量,在側模和底模上安裝了40臺附著式BPZ-150高頻振動器,振動迷失以后,開啟高頻振動器,避免脫模時破壞混凝土表面[5]。
在混凝土養(yǎng)護時,在梁體底部、側面、梁箱內部分別噴涂養(yǎng)護液,然后進行灑水養(yǎng)護,箱梁面養(yǎng)護時先攤鋪一層土工布,然后再用0.6 mm厚的塑料進行全面覆蓋,并壓實覆蓋物。派專人進行澆水養(yǎng)護,保證混凝土濕潤。灑水次數以混凝土表面濕潤狀態(tài)為度?;炷翞⑺B(yǎng)生時間不少于14 d。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工程實例,研究了大橋箱梁制作施工,研究結果表明,大橋箱梁施工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但由于箱梁在橋梁施工的應用愈發(fā)普遍,需要對制作施工工藝及技術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確保施工質量。提升箱梁焊接質量和制作精度,根據橋梁工程特性,選擇與之相適的模板安裝計算、預應力施工技術、混凝土澆筑計算,是提升大橋箱梁制作施工質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