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漫 重慶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直以來,我國各大出版社都是非常重視中職教材的出版。尤其是在最近幾年中,我國對中職教育進行了新一輪的發(fā)展與改革。我國大多數(shù)出版社都是非常關注中職教材的編寫出版,同時對其的參與是非常積極的。當前,一些地方綜合出版社、中央部委直屬出版社、大學出版社,紛紛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高度密切和中職院校進行合作,對各種中職系列教材進行組織出版。不過,因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中職教材編寫人員編寫水平參差不齊、中職院校老師職稱評定的需要、出版社的惡性競爭、中職教材的編寫門檻降低等,導致中職教材的出版出現(xiàn)多種問題,嚴重影響中職教材的出版質量。
迄今為止,我國出版的大多數(shù)中職教材,并未突顯出中職教育特色,更偏向本??频奶攸c,在中職教材與本??平滩闹g進行游離。當前大多數(shù)中職教材的編寫者均為??茖W校與本科學校的老師。因為這些老師并非中職教育專職人,不夠了解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與中職教育的規(guī)律及特點,所以最終編寫的中職教材存在很多問題,包括嚴重缺失實踐性內容、過于注重理論知識、內容比重過多等,無法滿足中職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
目前,大多數(shù)中職教材并未對行業(yè)發(fā)展相關的新規(guī)范、新技術、新知識等進行及時反映,不能夠有效適應中職技術性應用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究其原因,第一,大多數(shù)中職教材的作者并未與服務、生產第一線的技能、活動具有直接接觸,對最新的服務規(guī)范、管理理念、生產技術等缺乏了解,造成教材內容與實際出現(xiàn)嚴重脫離現(xiàn)象;第二,針對中職教材的修訂和更新,出版社并未對其進行及時跟進。例如,會計教材,在2007年1月1日,我國出臺了新的會計應用指南與會計準則,不過大多數(shù)出版社并未對會計教材進行及時更新與修訂。
目前,在現(xiàn)已出版的中職教材中,主要內容以傳統(tǒng)理論知識為主,缺少實訓實踐類的教材。究其原因,主要為:和傳統(tǒng)理論教材開發(fā)比較,在對實訓實踐類教材進行開發(fā)時,需要進行更多的付出與創(chuàng)新,這對中職老師與中職學校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所以許多老師不情愿劃分過度的精力、時間來編寫實訓類教材,因為即便投入再多的精力和時間,并不能一定會取得成功;針對部分出版社而言,對實訓實踐類教材進行開發(fā)投入大量的經費與實踐,為能夠在短時間中獲取經濟利益,這些出版社常常不會選擇編寫實訓實踐類教材。
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中職院校課堂中選用的教材,大部分是好教材,不過不少教材的內容理解難度高、過于重視理論,不夠重視實踐,同時形式單調,大大降低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對中職學生來說,其適用度比較小。所以當下我國中職教材出版社編輯工作人員亟待解決的一大重要問題,就是要策劃與編寫出被市場認可、和實際相符合、具有鮮明特點、高質量的中職教材。在對中職教材出版過程中,編輯工作人員在起著極為重要的主導作用。根據(jù)多年在組織實施、策劃中職教材方面的工作經驗,筆者認為在組織實施、策劃中職教材出版全過程中,可以選用以下一些對策,以對當前中職教材出版中存在問題進行有效解決。
針對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各種各樣的中職教材,中職院校、老師、學生常常會首選質量最高的中職教材。在對中職教材進行編寫時,一定要遵守對實踐進行強化、技能要精湛、具有充足的理論原則進行遵守,對中職教材編寫內容的質量進行嚴格把關。針對中職教材內容、中職教材內容的分層性、職業(yè)技能鑒定關聯(lián)性、教材內容創(chuàng)新性等,一定要對其的定位進行準確把握。例如,針對中職稱教材內容的分層性,一定要對中職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進行深入考慮,在一定要條件下,應進行分層次教學。針對中職教材的內容與檢測題,應將其劃分為三大部分,即應用與實踐、選學、必學三大部分。中職院校在對教學課程進行安排時,一定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習需求進行深入考慮。另外,中職學生可以將個人實際情況作為主要依據(jù),以對有關學習內容進行自主選擇。另外,在出版中職教材時,出版社一定要對教材的印裝質量、編校質量進行嚴格把關。
在編寫中職教材過程中,一定要緊密結合行業(yè)一線企業(yè)的生產,有效結合產與學,能夠將生產實用性、行業(yè)特點充分體現(xiàn)出來,對一線企業(y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技術、操作規(guī)范、最新知識等進行學習,確保中職教學內容同步或者適當超前于企業(yè)的進展,嚴禁出現(xiàn)學生所學知識均為被企業(yè)所淘汰的內容,不斷提高中職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對中職教材的先進性、適用性等進行有效提高。
通過研究后,不難發(fā)現(xiàn),教材應為教學資源,教學資源正在漸漸取代傳統(tǒng)教材。目前,教材是一種教學資源的集合,具有多種使用主體、不同的承載媒體與裝幀形式。在出版業(yè)中,通過廣泛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學習與老師的教學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渠道。針對學生與老師,出版社為其提供了網絡課件、教學網站、習題庫等教學資料,促使教學雙方接觸到更多形式、層面的內容,老師的教學模式得到有效拓寬,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有效提高。當下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就是老師和中職教材編輯人員應學會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編寫出版立體化教材。
隨著我國高校擴招政策的不斷執(zhí)行與落實,當前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較低,不善于學習理論知識,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水平尚未達到教學要求。針對以上基本現(xiàn)狀,在對中職教材進行組織編寫時,一定要做到降低起點,抬高落點。假如還是選用傳統(tǒng)模式來對中職教材進行編寫,不但無法滿足職業(yè)教育的本質要求,而且無法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綜上所述,在教材結構形式方面,為將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予以打破,對中職學生的創(chuàng)造天性進行保護與鼓勵,為中職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素材,應對“章、節(jié)、目”傳統(tǒng)模式進行改變,選用新的編寫形式,如項目教學“任務驅動式”等,對案例選用、實踐活動設計給予高度重視,對教學情境進行巧妙設置,提高中職學生對教學活動參與的積極性,高度強調中職學生是學習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