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威 安徽國防科技職業(yè)學院
新常態(tài)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美中不足,日益呈現出來。在工作具體落實的過程中,存在工作過于表面化和單一的問題,未結合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能力,采用符合學生發(fā)展特質的個性化和多樣化學生管理方式。
第一,從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來看,學生管理工作“重智輕德”、缺乏合力等問題和現象依然存在。在對學生管理過程中,缺少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yǎng)的意識和態(tài)度。未充分將學生管理工作與學校的發(fā)展有機結合。第二,在對學生管理方面,存在制度、方式、手段相對落后的現象,未能有效結合學生不同的學習和思考方式以及不同的個性發(fā)展需求,來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管理。最終導致學生在學校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呈現出表現形式多種多樣,甚至有些五花八門的狀態(tài),不能更好地配合學校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造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很難滿足所預期的管理需求。第三,長期以來,高校輔導員帶班制或班主任制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手段。由于不同輔導員的工作方式各不相同,在對學生管理過程中,很難形成統(tǒng)一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加之一些年輕教師社會經驗相對少,在對學生進行管理過程中,經常出現管理效率低下等問題,不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思想素質、就業(yè)目標等方面的指導與幫助。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隊伍教師的建設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對專業(yè)化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未有效構筑一只精干高效、執(zhí)行力強的學生管理工作教師隊伍,進而造成學校教師隊伍在學生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相關問題,難以更好地為學生起到榜樣和帶頭作用,影響教師隊伍學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一方面,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可以結合新常態(tài)的發(fā)展趨勢,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管理工作氛圍。在管理工作過程中,要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友誼情感的培養(yǎng)。在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學校也可以通過微博、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等,充分發(fā)揮新媒體交互性功能,通過管理平臺和公眾平臺,及時了解學生新常態(tài)下的意識形態(tài)、對學校管理工作的需求,從而更好的讓高校了解學生的個性特質,結合學生的個性特質來開展具體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為更好落實以生為本管理理念,高校需要將學生視為管理主體,充分的發(fā)揮學生自我管理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各方面制度的制定中,通過融入學生的相關想法和建議,有利于學校更好了解學生的心聲和思想動態(tài),從而具有針對性的為學生提供更多管理方式與服務方式,有效解決學生管理工作問題。
良好的管理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學生管理工作需要學校積極應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在推行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上,還要積極發(fā)揮信息化管理手段等優(yōu)勢。有效將學生管理工作與現代化信息技術管理方式相結合。在對學生管理過程中,學??梢酝ㄟ^新媒體、大數據技術等對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學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從而有效促進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利用管理技術手段合理解決學校學生管理問題。與此同時,學校也可以采用開展校園內部的各類管理活動等方式,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學生管理工作方面,學校還可以設置寢室文化等多元化學生管理活動,進而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在新常態(tài)背景下,優(yōu)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可以更好解決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現象。在優(yōu)化相關工作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是應落實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構建專業(yè)化的教師隊伍,一切工作從學生出發(fā),最大程度的滿足和突出學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地位。高校在構建學生管理工作的專業(yè)化教師團隊時,要加強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教師進行日常培訓,將最新的學生管理工作理念和方法傳授給教師隊伍。在日常培訓教師隊伍時,也可加強對高校教師隊伍信息化管理方式、信息化素養(yǎng)等方面的培養(yǎng),還要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專業(yè)化教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心理輔導能力,不斷促進教師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從而在具體工作中更好體現出示范作用和引領作用,為提高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提升奠定基礎。
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方面,能否達到最佳的管理工作時效性和提高效率,取決于學校學生管理工作方面的手段與方法。因此,尋找良好的管理方式,解決學生管理工作問題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