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麗水市廣播電視總臺
廣播電臺新聞采編主要涵蓋新聞采訪和新聞編輯兩方面的內容。新聞采訪自然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采訪,通過采訪才能搜集到有趣、新奇的新聞或者時事熱點新聞。新聞編輯是新聞采訪的延伸,是對所采訪到的新聞事實進行后期整理和編輯,使得最后播出或者刊登的新聞的邏輯清晰、內容合理、影響力增強。
新媒體的迅猛發(fā)展勢頭給廣播電臺帶來了巨大壓力,同時,廣播電臺的新聞采編也未能及時跟上時代的發(fā)展腳步,具體來說,新形勢下,傳統廣播電臺未能及時換血,電臺工作人員仍采用傳統、過時的采編手段,其新聞報道與互聯網等新媒體相比略遜一籌。同時,電臺也未廣泛引入新人才、新技術,硬件條件不佳直接導致新聞采編技巧受到制約。此外,個別電臺過分重視盈利與名氣,卻忽視了自身的責任——傳播民情、民意。制片人、采編人員以金錢為重,將電臺的宗旨和初心拋之腦后,自然也難以做好采編,廣播電臺的節(jié)目質量也大受影響,提升采編技巧的工作更是鮮有人注意。
民生問題是現代社會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國有十幾億人民,廣大人民都十分關注我國的政治生活與自己的切身利益,廣播電臺與網絡媒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廣播電臺的官方特性,廣播電臺的宗旨就是為人民和國家服務、為廣大人民發(fā)聲,所以,采編人員一定要加強對民生新聞的采集與播報。采編人員還要將國家的工作思想、大政方針以及惠民措施等新聞及時傳播出來,做好民生報道工作。
要改革落后的采編手法、提升采編技巧,就必須更新采訪手段。新形勢下,采訪手段也要多元化、新穎化。具體來說,一些采編人員為了盡快捕捉新聞信息,其采訪手段也較為急躁,這樣不僅不能提升采訪效率,甚至還導致采訪難以順利進行。我建議采編人員采用循序漸進、逐漸深入的采訪模式,因為采訪的主要形式就是提問,采編人員如果貿然提問會給被采訪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身心緊張也就容易導致內心所想難以全面表達出來,采訪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新聞采編必須應用新技巧,采訪人員要掌握提問的藝術,通過一步步的誘導使得被采訪者敞開心扉,其問題還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得采訪對象能夠暢所欲言,清楚地表達出新聞的真相。
新聞編輯是新聞采編的一部分,也關系到新聞的影響力。好新聞必然是有熱切的社會輿論的,而新聞編輯是增強新聞傳播輿論的重要手段。具體來說,新形勢下采編人員要提升采編技巧,可以從撰寫新聞題目入手,準確、精煉的新聞眼和新聞題目能夠一下吸引人的眼球,使得新聞能夠迅速傳播、擴散。值得注意的是,采編人員不能盲目增加噱頭,而是要從實際出發(fā),以黨的方針政策為指向標,將社會大眾熱切關注的時事熱點撰寫成新聞,提高新聞的沖擊力。
新聞被廣泛討論、傳播的重要前提就是新聞要具有實效性,過時的新聞就不再是新聞了,只是明日黃花。廣播電臺要提升新聞采編技巧必須要著重報道新近發(fā)生的真實新聞。所以,新聞采編人員必須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新事物的眼睛,還要有敏銳、快捷的思維,這樣電臺的新聞傳播速度才能快于其他新媒體,有了優(yōu)質、準確、最新的新聞,廣播電臺才能占據優(yōu)勢地位。此外,不同地區(qū)有不同的特點,采編人員在采訪、編輯新聞時,也要迎合當地人民的需求,以當地受眾樂于接受的形式進行報道。
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采編技巧的好壞。所以,優(yōu)質的采編隊伍對于提升新聞采編技巧來說至關重要、不可或缺。首先,廣播電臺定期組織采編人員外出學習、培訓,使之及時汲取新技術、新事物,不斷增強自身對新聞的敏感度,不斷提升他們的采訪技巧、剪輯技能。此外,廣播電臺也要適當招聘一批有創(chuàng)造力和新思維的青年采編人員,這樣廣播電臺的新聞采編也能重煥生機,優(yōu)質的采編人員也能為整個團隊帶來現代化的、新穎的采編技巧。
在新形勢下,人民大眾的文化品位不斷提升,對廣播電臺新聞的質量也有了更高要求,所以,提升廣播電臺新聞采編技巧是我國廣播電臺必須要實現的目標。面對新媒體的挑戰(zhàn),廣播電臺更要激流勇進、開拓創(chuàng)新,正視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通過現代化的手段不斷增強新聞采編技巧??傊?,廣播電臺在新時期要及時改革,使得自身適應現代化新環(huán)境,這樣我國的廣播電視行業(yè)才能夠持續(xù)、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