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梅 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廣播電視臺
隨著近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技術的興起以及自身的高速發(fā)展,網絡也已經成為新聞傳播的重要媒介之一,互聯(lián)網技術對于受眾來說,具有更強的時效性以及針對性。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又具有很好的交互性,每一個受眾在網絡上都可以發(fā)表自己對于新聞事件的看法。正是因為這個特點,它打破了傳統(tǒng)媒體對輿論話語權的壟斷。針對網絡媒體的快速以及強針對性,這就要求新聞采編人員必須改進傳統(tǒng)的新聞采編方式,提升自己的采編效率。
技術在發(fā)展,關于新聞采編方面的機器也在不斷的更新發(fā)展,這給新聞媒體帶來了發(fā)展。同時也帶來了挑戰(zhàn)??h級廣播電視臺由于經費有限的原因,無法采購到這些新型設備,這也制約縣級電視臺新聞采編人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
新聞采編人員在實際的工作環(huán)境中,在獲取到最新的新聞線索之時,不僅僅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新聞采訪計劃。同時,也不能只制定一個新聞采訪計劃,需要考慮其他的固有因素以及一些突發(fā)因素,與上級或者同事之間進行討論,制定出許多的代替方案,以備不時之需。與此同時,在自己的采訪過程中,需要不斷與采訪對象進行深刻的交流,不僅僅從自己采訪者的視角出發(fā),也需要考慮到被采訪者的視角,不斷完善自己的采訪計劃。在采訪過程中,不要老是被傳統(tǒng)的視角束縛住,可以從新穎的角度出發(fā),做出深度、價值、思想三者完美結合的新聞出來。同時,也可圍繞著一個主題,找出并運用各種不同的視角,做出令人震撼的感覺。隨著現(xiàn)代拍攝技術的升級,除了常用的攝像機之外,現(xiàn)在的手機像素也是非常高清的,也可以運用單反進行攝像,如果經費允許的話,甚至可以引進航拍進行拍攝,來提高節(jié)目本身的視覺效果。
作為第一手信息的認證、采集以及后期編輯制作的新聞采編人員是必須具有敏銳的政治觸覺,如果一個對國家政策、國內國際大事絲毫沒有興趣的人,是不可能從眾多的事件中找到新聞所需要的那個點的。政治敏感性是建立在新聞采編人員的高度的國家關注度和社會責任感之上的。時刻關注國家領導層面所制定的新的政策法規(guī),關注國家和國際發(fā)生的各種大事件,是培養(yǎng)和提升一個新聞采編人員的政治敏感性的前提和基礎??h級廣播電視臺的新聞采編人員在關注以上兩點重要的事情之外,也需要關注當?shù)氐膮^(qū)委區(qū)政府、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重點及其變化、本區(qū)域的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變化、當?shù)厝罕婈P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從這幾方面選擇出群眾最為關心的點,進行認證、采集、后期制作,做出百姓喜聞樂見的電視節(jié)目。
社會責任感是一個新聞采編人員必須具有的心理和情感,這也是一個新聞工作者最基本的要素,一個連社會責任感都不具有的人,是不會對任何事件產生興趣,更別談新聞敏感性了。新聞采編人員的社會責任感是來源于對社會、對國家、對普通群眾的關愛以及責任?!拌F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就是強調了新聞人的責任以及擔當。作為新聞采編人員,要時時刻刻地關注民生民情,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fā),才能從日常生活中發(fā)掘出百姓關注的點。才能制作出百姓喜聞樂見的電視節(jié)目。
一個合格的縣級電視臺的新聞采編人員,更需要站在時代發(fā)展的浪頭上,不能僅僅局限于一個方面,要做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僅要關注農村的改革進展和發(fā)展趨勢,還要深入了解農村的基層情況以及農民的生產生活。在了解過國家政策的基礎上,更要與當?shù)氐膶嵤┣闆r、發(fā)展政策、人文現(xiàn)象等等進行結合,并且挖掘出其中新聞點、熱點,做到透過現(xiàn)象熟知本質,這樣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不斷深入的過程,要做到算無遺策,深層分析,把自己看到的時間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從中找出新聞價值最大的熱點。因為并不是每一個事件都有被報道稱新聞的價值,在廣泛搜集的過程要更加善于分析。大浪淘沙,找到自己所需的東西。
作為縣級廣播電視臺的新聞采編人員,在這個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中,對于新聞采編工作來說,既有機遇也有挑戰(zhàn),本文通過對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采編人員如何提升自身的新聞敏感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議,希望可以對提升自身的新聞敏感度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