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咪 劉寧 西安醫(yī)學院護理學院
信息時代的飛速發(fā)展,極大地便利豐富便利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深了大學生同網絡的緊密聯(lián)系,甚至很多學生已經無法長時間離開網絡或手機。據(jù)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第43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為8.29 億,10-39 歲群體占整體網民的67.8%,其中20-29 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26.8%。網絡語言作為社交語言的流行方式,在其大量涌現(xiàn)和變化的同時,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網絡消極詞匯,更滋生出了許多網絡語言的失范行為,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帶來負面影響。
由于網絡環(huán)境和溝通平臺的開放性和便捷性,在網絡行為當中也沒有任何門檻或區(qū)分,所有人都能參與到網絡活動當中。并且,網絡世界十分隱蔽,它的虛擬性也便于每個網民披上神秘面紗參與其中。正是如此,很多人利用網絡展示平時不敢展示的個性、抒發(fā)不好意思表達的情緒,甚至開始攻擊、謾罵。這給網絡環(huán)境帶來負面影響,對網絡語言的規(guī)范性造成沖擊的同時,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不利。
隨著網絡平臺的不斷延伸和擴大,很多過度加工的語言符號和繁瑣文字已經不能滿足越來越多的交際需要,眾多信息被壓縮成不同形式的詞句、符號,以及各式搞笑詼諧的表情、圖像等,隨即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簡潔、幽默、便于理解和記憶的表達方式。而這種多元、虛擬的網絡語言,創(chuàng)造出了生動有趣,也更容易被理解和傳播的語言,也使得大學生們成為了使用這種網絡語言的主要群體。
大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多重壓力,大部分學生遠離家鄉(xiāng)和親人,很多負面情緒難以直接排解。網絡給了大學生網民們宣泄不良情緒、壓力的適宜場所,所以很多學生使用幽默、怪異、夸張的網絡語言來緩解或者釋放壓力。也是出于這種心理,他們對網絡語言的使用也相對隨意,沒有示范性用語,甚至是曲解。并且,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受西方浪潮與新媒體的沖擊和影響,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缺乏深刻性和信仰堅定性,部分學生也呈現(xiàn)出務實化和功利化的趨向。
虛擬的網絡世界給人們的話語空間和方式帶來了轉變,主流話語權逐步被分解、流變,甚至打破,社會語言格局也由單向的、灌輸式的傳播方式轉變?yōu)槎嘣恼Z言傳播模式?!跋順分髁x”、“自由至上”等西方價值觀通過發(fā)達的網絡世界潛移默化侵蝕著大學生的價值觀自信。在這樣的網絡環(huán)境下,與詼諧多變的網絡語言相比,嚴肅莊重、政治意味明顯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對難以被大學生親近、接受和認同。并且,由于網絡語言的“去中心化”和信息碎片化,尤其是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等網絡惡語的大面積傳播,降低大學生的語言修養(yǎng)、使大學生產生交際障礙的同時,弱化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以致難以內化為主動踐行的自覺行為,消解了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驅動力。
馬克思指出:“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五指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xiàn)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表現(xiàn)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學等的語言中的精神生產也是這樣。”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特定體系和情境當中提出的,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深刻的理論內涵。在如今的網絡背景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更豐富、更健康、更具示范性的網絡語言進行闡揚,在傳播過程中被賦予了更直接反應大學生實際需求和內心情感的溫情內涵,拓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空間和維度,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親和力與感染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出多次重要論述并提出明確要求,“一個民族的文明進步,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壯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來推動,核心價值觀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雹诿鎸W絡語言的失范現(xiàn)象,我們必須充分發(fā)揮網絡平臺和語言的特點與優(yōu)勢,強化網絡語言的示范行為,有針對性地引導大學生不斷強化自身道德修養(yǎng),實現(xiàn)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為原則,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面對網絡語言失范現(xiàn)象帶來的新挑戰(zhàn),一方面,高校輔導員要通過疏導性教育,堅持教育與示范并舉,增強大學生進行價值選擇和判斷的能力,幫助大學生提升自身網絡道德素質和法律法規(guī)常識,對一身網絡行為進行自覺約束,進而提高大學生網絡語言的規(guī)范化水平。另一方面,以網絡平臺為載體,舉辦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線上線下主題活動,鼓勵和教育學生規(guī)范網絡用語,文明有序互動。利用QQ、微信、微博、易班等網絡陣地,對大學生價值觀進行細致的摸底調查,營造健康和諧的網絡語言環(huán)境,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向傳播氛圍。
以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文化自信彰顯民族實力,文化自信的核心和靈魂在于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雹畚覈髮W生文化自信不足,進而帶來核心價值觀自信不足的問題,這是目前各大高校亟待深刻認識和解決的重要課題。網絡語言失范行為的出現(xiàn),削弱了大學生對傳統(tǒng)語言和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過程中,要通過在專題講座、實踐活動、主題班會以及系列知識競賽等活動為載體,以復蘇和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契機,重塑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路徑。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創(chuàng)新核心價值觀話語表達。正如福柯所說:“話語可以理解為一扇窗戶。只要你愿意,就能通過這些窗戶理解事物,‘看見’事物?!雹芙陙?,在網上備受歡迎的《習主席的時間去哪兒了》、南航徐川《我為什么加入中國共產黨》、《你好,馬克思》等視頻文章的大幅轉載,打破了傳統(tǒng)網絡語言和價值觀傳播呆板無趣的壁壘,讓大學生們感到親和力極佳、趣味性滿載、教育性十足。這不僅表達了大學生網民最喜聞樂見的政治訴求,也凸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網絡平臺重塑的活力和生機。因此,要轉變傳統(tǒng)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嚴肅、抽象的語言表達方式,在充分尊重大學生語言表達自由的前提下,合理合法地運用大學生更能接受的、更具親和力的、更具示范性的網絡語言。使之展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絡語言的獨特性和影響力,做到真正蠻細學生需要、貼近學生生活、走進學生內心、引發(fā)學生共鳴,切實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注釋:
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7.
② 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審核UI 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5(02).
③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
④ 袁偉.語言與翻譯的政治[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