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漢博教育培訓中心
適合年齡
小學3年級 中學9年級
材料準備
水果、一次性塑料杯、水、筷子、淀粉、碘酒、電子秤
淀粉溶液的配置
淀粉溶液是淀粉溶于水的溶液,常用濃度為0.5%。配制方法如下:在天平上稱取0.5g可溶性淀粉于100mL小燒杯中,用少量水攪勻后,加入100mL沸水,攪勻,達到完全溶解即可。
研究方法
準備幾種不同的水果,用電子秤分別量取10g水果。
把水果切成細碎的小塊,越細越好。
把磨碎的水果(或提取的純果汁)加入一次性塑料杯中,再加入100mL水。
用筷子輕輕攪拌果肉(或果汁)和水的混合物1分鐘。
向該液體中加入5mL淀粉溶液并攪拌。
小心向混合溶液中一滴一滴添加碘酒,記錄添加的滴數,每添加1滴后都要輕輕攪拌溶液。當溶液變成紫色或藍黑色時即停止添加,攪拌30秒顏色不再改變后記錄添加的總滴數,溶液呈現穩(wěn)定的藍色即為終點。反之,則繼續(xù)添加。
重復測量2次(重復步驟1-6),記下每次數據。對3次數據取平均值,記錄下所添加的平均數值。
你選擇的水果中,哪種水果的維生素C含量最高呢?
背景小知識
科學原理:維生素C具有強還原性。在酸性溶液中,它可將碘單質還原為碘離子。碘遇淀粉變藍色,而碘離子遇淀粉溶液不變色。在含有維生素C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就可以用碘溶液滴定被檢測樣品中的維生素C。記錄滴定用去的碘溶液量,再根據已知的每毫升碘溶液可以與多少毫克的維生素C發(fā)生反應,就可以計算出被檢測樣品的維生素C含量。根據下列公式計算水果組織中的維生素C含量(每100g樣品中含維生素C的毫克數):
某種果蔬組織中維生素C含量(mg/100g)
實驗影響因素
樣品溶解后實驗的時間。因為維生素C的還原性很強,在空氣中易被氧化,特別是在堿性介質中更容易被氧化。
果蔬的粉碎程度。
滴定終點的判斷。接近終點時滴定速度不宜過快,每加1滴待充分反應后再觀察溶液顏色,溶液呈現穩(wěn)定的藍紫色即為滴定的終點。
涉及的學科核心概念
不同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不同;
碘遇淀粉會變色;
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易被氧化,能與碘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