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燕
(宜興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宜興 214200)
急性胰腺炎屬于消化內(nèi)科急癥,病情較輕者主要表現(xiàn)以胰腺水腫為主,通常有良好的預后;病情較重者會出現(xiàn)感染、ARDS、胰腺出血壞死等不良后果,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因此除了需要采取積極的臨床治療外,還應配合科學的護理措施,以保障整體療效,達到改善預后的目的?,F(xiàn)就本院2015年6月到2017年2月接收的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不同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展開探析,表述如下。
84例樣本均診斷為急性胰腺炎,納入起始時間在2015年6月,結(jié)束時間在2017年2月,隨機分為兩組各42例,前一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均值(40.84±4.93)歲。后一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均值(40.95±4.34)歲。兩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比較后相當,符合研究對比指征(P>0.05)。
參照組:僅提供常規(guī)護理,內(nèi)容包括疾病宣教、生活護理、心理干預和用藥干預等。
試驗組:提供個性化健康教育,護理方法為:(1)疾病健康教育:結(jié)合患者的病情程度、受教育水平、心理狀態(tài)等開展個體化的宣教,明確患者的實際需求,以易懂通俗的語言告知患者患病原因、臨床癥狀、治療措施、注意事項以及預后等情況,并將治療成功的病例介紹給患者,使患者的康復信心增強,進而積極配合護理工作;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為患者及時答疑解惑,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2)飲食健康教育:大部分患者對疾病知識缺乏了解,不清楚飲食同樣是誘發(fā)疾病的重要因素,對此,護理人員可通過集中授課的形式向患者宣教合理飲食的重要性,結(jié)合患者的機體差異制定出不同的膳食方案。禁食期間可采取腸外營養(yǎng)干預,當腹痛完全緩解、腹部壓痛消失、腸鳴音恢復正常,淀粉酶下降后可從少量低脂、低糖流質(zhì)(水、米湯、藕粉)開始,逐漸增加濃度和容量,直至恢復正常飲食,進食流質(zhì)期間注意補充維生素和電解質(zhì)。(3)護理操作健康教育:開展各項護理服務前,向患者耐心講解護理操作的必要性,盡快爭取患者的配合和理解;行藥物干預時,需詳細告知患者用藥方式、治療效果、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嚴格遵醫(yī)囑指導用藥,并對患者用藥表現(xiàn)加強觀察;同時還需囑咐按時按量服藥對疾病恢復的作用,使患者正確合理用藥,早日恢復。
評價兩組護理效果,參照《中國急性胰腺炎診療指南》中的相關標準進行,其中護理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生化理化指標正常為痊愈;治療后癥狀改善明顯,生化理化指標接近正常為好轉(zhuǎn);治療后病情無明顯改善或加重,生化理化指標未出現(xiàn)變化為無效。
(1)調(diào)查兩組相關知識知曉情況,主要包括患者與家屬對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生、進展、診療措施、注意事項和預后等知識的知曉程度,按總分100分作為標準,其中評分不低于60分為知曉。(2)調(diào)查兩組自我管理情況,調(diào)查指標包括遵醫(yī)行為、自我監(jiān)測以及定期復查。
對獲取的各組數(shù)據(jù)利用SPSS22.0實施分析,[n(%)]表示計數(shù)結(jié)果,X2檢驗,P<0.05提示形成統(tǒng)計學差異。
兩組護理總療效比較有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形成(P<0.05),見表1。
表1 2組護理效果對比(%)
兩組知識知曉率、自我管理能力對比差異明顯,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據(jù)資料顯示,胰腺炎是因膽囊結(jié)石、膽總管結(jié)石[2]與有關膽道疾病等使膽胰管受阻引起的。因胰腺炎病情進展迅速,因此盡快采取干預措施意義重大,其對解除膽道梗阻[3-4],阻止病情進展有重要作用。個性化健康教育的護理特點表現(xiàn)在具有針對性,能夠結(jié)合患者的需要開展護理工作,還可彌補及優(yōu)化常規(guī)護理的不足之處,使護理操作更全面與細致[5];另外,此種護理模式能使患者明確自身的健康狀況,進而提高自我效能。研究對納入的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實施了不同的護理干預,結(jié)果表明參照組護理總療效81.0%,相關知識知曉率83.3%及自我管理能力與試驗組對比均有較大的差距,P<0.05,說明個性化健康教育在臨床中的運用可行性高,不僅能鞏固療效,還可使患者提高自護能力,改善預后。
表2 2組自我管理能力、疾病知識知曉率比較(%)
總之,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個性化健康教育行之有效,建議深入運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