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蘇
有一位執(zhí)著的文學青年,高考落榜后就夜以繼日地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他一篇篇地投稿,又一篇篇地被退回。一氣之下,他跑到新疆去找靈感和機會,可去了很多地方,都沒有人愿意收留他。
餓了5天的他,身體透支得厲害,精神也到了崩潰的邊緣。無奈之下,他回到家,服下一瓶毒藥。被搶救過來之后,親人們責怪他不懂事,父母還發(fā)誓今后再不認他。面對這一切,他沉痛地說:“一個不幸的人選擇了文學,而文學又給了我更多的不幸?!?/p>
要說這也是一個有目標、有抱負的青年,對自己喜歡的事很有毅力,可為什么他最終落到這樣的境地呢?博弈是講究成本的,為某件事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這是一條走不通的路時,該怎么辦?此時,最理智的做法,不是用堅持換奇跡,而是停下來想一想,觀察一下,問問自己:這個方向?qū)??是不是該轉(zhuǎn)個彎?
一直以來,我們都被教導“堅持就是勝利”,但對于某些事情,堅持未必有結(jié)果,半途而廢也不總是壞事。學會審時度勢,看清問題的實質(zhì),放棄錯誤的堅持,就是贏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