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珍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劉少奇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劉少奇同志是心系人民、廉潔奉公的光輝榜樣”“今天,我們學習劉少奇同志,就要始終堅守人民立場,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職責”。劉少奇同志的一生,是親民、愛民、憂民、為民的一生。他一舉一動從人民利益出發(fā),一言一行情系人民群眾,把畢生精力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他深愛的祖國和人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在人民心目中矗立起一座人民公仆的豐碑。
重民本——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義無反顧
親民愛民是劉少奇重民本的出發(fā)點,這在他的青少年時代就已經凸顯出來。后來,隨著他接受和信仰馬克思主義,這成為貫穿他一生的人生信條。他不僅經常強調民本思想的培育,更是身體力行,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擺在首位。
1921年,劉少奇在莫斯科求學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自莫斯科回國的劉少奇受黨組織派遣,來到安源煤礦領導開展工人運動。在安源,劉少奇參與領導了震撼全國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并親自擔任與路礦當局談判的全權代表。在劉少奇等人的不懈堅持和努力下,大罷工迫使路礦當局承認了工人所提的大部分條件,取得了勝利。然而,作為安源罷工的主要領導者之一,劉少奇在若干年后回憶起這次斗爭時,卻說道:“還不就是聽工人的,他們叫我怎么辦就怎么辦,就是他們在那里領導我,哪里是我領導他們?!焙喍虜?shù)言,謙虛無華,親切實在。他把一切成績歸之于群眾,自己退到群眾的后面,把自己融入組織之中、群眾之中。
順民心——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
劉少奇常說:“一個好黨員的重要標志在于懂得人民的心?!表槕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劉少奇群眾觀點的核心內容。在劉少奇看來,共產黨員就應該堅持在高度自覺的基礎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關心群眾疾苦,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
在三年困難時期,劉少奇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在了解到人民群眾的困難疾苦之后,他心情十分沉重。為了和人民群眾共渡難關,他訂下了規(guī)定,把自己的糧食定量一減再減,堅持不吃肉,不要特殊照顧。他一再要求工作人員,不準買定量以外的物資,定量之內的也盡量少買。此外還規(guī)定,上學的孩子一律在大食堂用餐。工作人員過意不去,想做工作讓孩子們回來吃,卻被他一口回絕:“國家主席的孩子應該和工農群眾的孩子一樣,不能特殊?!?962年劉少奇帶頭響應精簡機構政策,為精簡工作率先垂范。
察民情——深入人民群眾了解實情
劉少奇非常重視調查研究,多次強調“調查研究是今后改進工作的最根本的方法”,一貫秉持“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這一黨的優(yōu)良作風,經過調查,決定了政策,解決了問題,然后還要檢查。“我們決定的政策是否正確,是否需要補充,還得到群眾中去考驗”。
1961年4月,劉少奇回到家鄉(xiāng)湖南,進行農村調查研究。為了深入群眾了解民情,劉少奇白天帶隊挨家挨戶到社員群眾中摸情況,揭開鍋蓋看看農民吃的是什么,察看油鹽壇子、米缸和衣柜,晚上又召集大隊干部、老農、青年后生、家庭婦女問情況。困了,就打開自帶的背包,囫圇睡上一覺;餓了,大家一起燒飯炒菜,有滋有味品嘗清茶淡飯。他此次在湖南調查共44天,有33天吃住在生產隊,連續(xù)召開20多個座談會,走訪了11個生產隊,撰寫了數(shù)萬字的調查筆記。通過摸實情、察民意,他掌握了大量反映農村真實情況的第一手材料,果斷平反冤假錯案,解散食堂,保留社員的自留地,及時調查農村糧食、分配、住房情況,了解和解決了人民群眾最迫切的一些問題。
厚民生——努力解決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
在劉少奇心中,民生連著民心,民心系著國運。他認為,工業(yè)生產和經濟發(fā)展對于革命的勝利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共產黨要在奪取政權之后繼續(xù)取得廣大老百姓特別是廣大農民的積極擁護,就必須大力發(fā)展經濟,保障老百姓的利益,使老百姓生活需要得到充分滿足。
1957年,在視察株洲市郊的國營三三一廠過程中,劉少奇發(fā)現(xiàn)職工們住房緊張、房屋簡陋,提出能不能采取自建公助的辦法,制定合理的分房制度,改善職工住房條件。經過各種努力,半年后,一批職工宿舍在廠內相繼落成,職工住房緊張問題很快緩解下來,一個普通而又棘手的“房荒”問題,最終迎刃而解。劉少奇在鄭州二七區(qū)煉焦廠視察時,聽說勞動力都走上了工作崗位,他一面稱贊他們生產發(fā)展快,一面考慮到勞動力走上一線之后,許多家務事勢必忙不過來。于是他提醒當?shù)馗刹?,要考慮到群眾工作之余家中修修補補的問題,既要安排好生產,又要安排好生活,既要注意群眾的一般要求,又要注意他們的特殊需要。在他的過問下,二七區(qū)煉焦廠走街串巷的流動服務組很快辦了起來,理發(fā)、洗衣、縫紉、買米、買菜、買煤等服務上門,還安排了專門照料老弱病殘和小孩的人員。
劉少奇“坐在國家主席的位子上,心里總是想著老百姓的小日子”,致力于解決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小問題”,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獻出了無窮的心血與精力。時至今日,他立黨為公、民生至上的執(zhí)政理念和有關民生思考,成為了后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只要我們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我們就能無往而不勝?!?/p>
劉少奇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一切為了人民的崇高思想風范,永遠留存在人民心中!
(摘自《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