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本報記者 范凌志
繼“臺灣旅行法”后,美國親臺議員再打“臺灣牌”,拋出“臺灣保證法”草案,意圖強化美臺關系。一些輿論擔心,此舉會使兩岸關系進一步惡化。
據(jù)路透社27日報道,美國國會外交關系委員會民主黨議員梅內(nèi)德斯、馬斯托以及共和黨議員盧比奧和克魯茲等人,26日共同拋出“臺灣保證法”草案。臺灣東森新聞網(wǎng)27日稱,草案有5大重點,包括要求美國總統(tǒng)審查國務院關于美國與臺灣關系的指導方針、指示美國國防部長致力于將臺灣納入雙方和多邊軍事訓練演習、要求現(xiàn)役將官出任駐臺美國國防專員、美國政府繼續(xù)主張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等。草案聲稱,臺灣是美國自由開放“印太戰(zhàn)略”的重要伙伴,美國政府支持臺灣實行“不對稱防衛(wèi)戰(zhàn)略”,并敦促臺灣增加“國防”預算,同時將美國對臺軍售應常態(tài)化,以強化臺灣的自衛(wèi)能力。
梅內(nèi)德斯在一份聲明中稱,在紀念“與臺灣關系法”簽署40周年之際,美國國會必須一致表態(tài)維護臺灣“外交”空間的重要性,深化美國和臺灣的關系,確保臺灣人民對自己的未來擁有發(fā)言權。27日,臺灣“外交部”表示,對美方采取具體行動力挺臺美關系,表達誠摯謝意。
特朗普上臺后,美國通過一系列“挺臺”法案,去年就有“臺灣旅行法”和“亞洲再保證倡議法”,“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也有多處涉及臺灣?!懊绹簟?7日引述臺灣政治大學教授、軍備控制與國際安全專家袁易的話稱,美臺軍演勢必觸及兩岸最根本的紅線,“如果說走到那一步,我估計就會形成新的臺海危機”。他同時表示,目前這些還只是國會的動作,還要觀察美國行政部門的意向。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27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國會在美國對華政策中扮演著非常保守的角色,而總統(tǒng)班底,即行政機構則相對靈活。因此,在一些話題上,國會發(fā)揮著“前置”作用。李海東表示,美國國會內(nèi)部確實存在一些非常頑固的反華分子。而美國國內(nèi)現(xiàn)在有關涉華議題的政治氛圍非常不健康,使得國會里盧比奧之類的對華強硬派彈冠相慶,“他們總感覺有人推波助瀾,所以在反華議題方面更加上躥下跳”。
李海東還表示,國會議員最容易受利益集團、智庫等游說機構的影響,這些利益集團尋找議員時也非常有針對性。這種影響使美國行政機構轉(zhuǎn)變對華政策面臨更多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