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最近,云南昆明有個女學生自殺了,原因只有一個——窮??吹竭@個消息,孩子沉默了,我也沉默了。我知道這對孩子觸動很大,因為我和自殺女生的父母一樣,也是窮人。窮人確實有比一般人更深重的痛苦和自卑,只是我沒想到這會讓一個孩子走上絕路。我雖然窮,但是我不想讓貧窮傷害我的孩子。請問,我該怎么辦?
李耀華
答:其實,貧窮不可怕,貧窮的意識才可怕。如果一個人總覺得自己窮,總沉浸在貧窮的意識里,無疑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1.你的貧窮意識會讓孩子形成不良性格,比如自卑、孤獨。他可能這么想:我買不起,他們買得起,我不如他們,我們不是一類人,從而把自己孤立起來。
2.貧窮意識帶來仇富心理。貧窮的思維容易讓人的目光傾斜,用不平衡的視角看待世界。孩子有了貧窮的意識難免偏激,對富人憎恨,對社會和他人不友好,也對自己認識不清。
3.貧窮意識使人喪失氣質和品味。從小被灌輸貧窮思維的孩子即使有了錢,見到昂貴東西就買,但他不會認真地評估產品的價值,甚至購買的昂貴產品貴在何處都不知道。
很多父母會因為貧窮而深感內疚,甚至聽到孩子抱怨自己“就知道精打細算,怎么不知道多掙點”時,也啞口無言。其實,完全沒有必要。
任何社會都沒有絕對的公平,貧窮由很多原因造成,不一定就是因為家長的懶惰和無能。所以,再窮,家長也要在孩子面前直起腰桿生活。莫言回憶母親時說:“母親在辛苦勞作時,嘴里竟然哼唱著小曲!當時,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中,勞作最辛苦的是母親,饑餓最嚴重的也是母親。她一邊捶打野菜一邊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母親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難,不屈不撓地活下去?!焙⒆泳托枰@樣的父母,盡管生活艱難,但我也要踏歌而行。
勇敢一點,坦然面對現實。普通人家的孩子,沒有比讀書更公平的路。成長首先是對現實的認清和接納,奮斗才會有方向,你出身于怎樣的家庭,不會阻礙你成為怎樣的人。在攀比的年齡里,孩子最好的選擇是專注當下,好好讀書,不斷努力。而你要幫助孩子做到這一點。
你不妨給自己一個夢想,也讓孩子擁有夢想,然后你和他一起努力,現在買不起的東西,祝你們日后買得起。如果孩子覺得你不夠富有,就請他努力為自己的下一代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父母能力如此,生活不易,拼盡全力也只能送你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