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
巴洛治療焦慮紊亂癥的方法簡單得出奇,但是它的哲學意義以及臨床效果都不是那么簡單。傳統(tǒng)的治療焦慮癥的方法是教患者學會一些放松技巧,但是巴洛療法卻恰恰相反:讓患者反復面對他最為焦慮的情境,最終適應恐懼而達到治愈目的。巴洛宣稱,他可以在短短5~8天時間里消除某些患者的焦慮癥狀。
在治療焦慮癥方面,巴洛可謂醫(yī)學界的一個異類,外界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來自哈佛醫(yī)學院的醫(yī)學專家伊娃·希爾哈布表示,一般的心理醫(yī)生不會刺激患者,而是教患者如何通過呼吸法等放松技巧來對付壓力。但是,巴洛認為,放松療法會妨礙焦慮癥患者病情的好轉。巴洛讓自己的患者喝上許多咖啡,然后讓患者坐升降椅或者在狹窄的橋上行走,直面自己的恐懼,利用這種所謂的“接種療法”,等于將焦慮緊張這種活性病毒注入患者的機體,直到讓他本身培養(yǎng)起對恐懼的免疫系統(tǒng)為止。
但是,醫(yī)學界的反對者認為“接種療法”很膚淺。加州職業(yè)心理學院教授克里斯托弗表示,巴洛的焦慮癥療法只是表面療法,根本沒有向患者解釋他們焦慮的原因,焦慮意味著什么等重要因素。
巴洛在醫(yī)學界頗受尊重的同時,也被同行指責為對待患者太殘酷,有反對者認為,很少有患者能容忍這種刺激療法。
但是,巴洛的支持者不為這些批評的聲音所動。畢竟,巴洛療法改善焦慮的成功率高達85%。巴洛療法的一位堅定支持者、北卡羅來納大學醫(y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里德·威爾遜認為,放松療法實際上是延緩了康復過程,而不是加快患者對焦慮癥的克服。
巴洛的中心理念是:人們害怕的不是外在的東西,焦慮癥的癥結在于內(nèi)在化的恐懼,之所以出現(xiàn)焦慮感是因為人沒有處理好跟內(nèi)在化恐懼的關系。雖然巴洛目前還沒有掌握足夠的數(shù)據(jù)來保證患者的焦慮癥不會復發(fā),但是,巴洛療法可以說是目前心理學界唯一具有治愈可能性的療法。
業(yè)內(nèi)有人擔心,巴洛這種療法會使人的心臟承受很大壓力。但是,按照巴洛的觀點,患者不只是在承受恐懼,他還懂得去對抗恐懼。醫(yī)師的作用就是引導患者一步步克服恐懼,而不會一下子把他扔進獅群里。
巴洛還持有一個醫(yī)學理念:不只是焦慮癥,所有的精神疾病從根本上來說,問題都不在病痛本身,而在于一個人跟本身病痛的關系。巴洛最近把他的療法延伸到了抑郁癥以及酒精、藥物濫用癥等其他精神疾病方面。巴洛認為,這些精神疾病的病理大都在于患者竭力壓制病態(tài),而在壓制過程中的掙扎只會套緊本已很脆弱的脖子上的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