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和而不同:論王符的經濟本末論與《管子》之關系

      2019-04-02 11:03李曉敏
      西部學刊 2019年2期
      關鍵詞:管子

      李曉敏

      摘要:王符的經濟本末論思想,歷來為學人贊譽。深入探尋其思想歷史淵源,發(fā)現(xiàn)王符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管子》一書思想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為:《管子》和王符都以“農業(yè)為本,工商兼重”為基本富民政策,都將經濟發(fā)展中的“淫巧”“奸偽”現(xiàn)象視為“末”,主張對其堅決禁止。王符經濟本末論的形成,正是受到《管子》“和而不同”哲學思維的影響。王符的這一思想,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諧發(fā)展頗具啟示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管子》:王符:經濟本末論

      中圖分類號:1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9)03-0026-05

      王符,字節(jié)信,安定臨涇(今甘肅鎮(zhèn)原)人,東漢著名思想家、政論家,歷來以代表作《潛夫論》著稱于世。在這部文集中,王符對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哲學、倫理、軍事等各個方面都有精辟的論述,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政見。周中孚在《鄭堂讀書記》中評日:“(王符)雖以耿介忤時,發(fā)憤著書,然明達治體,所敷陳多切中漢末弊政,非迂儒矯激務為高論比也。”尤其在經濟思想方面,王符提出的本末論,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劉文英先生就曾言:“王符對‘本末的重新劃分,比較全面地估計了農、工、商三個部門在整個封建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揭示了造成工商業(yè)畸形發(fā)展的經濟根源,是他對漢代經濟思想的一個重要貢獻?!标P于此問題,時人前賢探討已經很多,筆者不想再狗尾續(xù)貂,更希望探尋一下王符這種經濟思想的歷史淵源。筆者發(fā)現(xiàn),《潛夫論》一書,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管子》的影響,甚至有些句段,明顯就是化用《管子》成句而來。如《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由《管子.明法解》:“明主者兼聽獨斷”化用而來。再以《潛夫論.忠貴》“是故明主不敢以私愛,忠臣不敢以誣能”和《管子·法法》:“明君不以祿爵私所愛,忠臣不誣能以干爵祿。”《潛夫論.浮侈》:“一夫不耕,天下必受其饑者;一婦不織,天下必受其寒者”。和《管子.揆度》云:“農有常業(yè),女有常事。一農不耕,民有為之饑者;一女不織,民有受其寒者”相較,更是看出王符直接以《管子》的成句入文。這就啟發(fā)筆者進一步思考王符經濟思想同《管子》經濟思想的關系。筆者認為,《管子》一書對王符經濟本末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試探討如下,敬請方家指正。

      一、農業(yè)為本,工商兼重一一對“本”的重視和認識

      本與末,實際上是中國經濟思想史上一對常見的范疇。中國古代社會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長期以農耕為主,農桑即成為社會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所以,在先秦的思想家看來,發(fā)展農業(yè)就是立國之本,傳統(tǒng)經濟思想中的“本”指的就是農業(yè)。如《茍子。君道》曰:“知務本禁末之為多材也?!薄渡叹龝?壹言》曰:“能事本禁末則富”《韓非子·五蠹》日:“夫明王治國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趨本務而外末作?!边@里的“本”,皆指的是農業(yè),正與所謂“末”的觀念相對,而“末”在他們看來就是《韓非子》所說的“商工游食之民”?!爸乇疽帜本妥兂闪酥袊洕l(fā)展史上的一大傳統(tǒng),中國的工商業(yè)也長期因為這種觀念而受到打壓,一直到漢代的賈誼、晁錯仍是這樣。賈誼就曾言:“今毆民而歸之農田,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南晦,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标隋e雖然沒有使用本末的觀念來談此問題,但他堅持的仍是“重農抑商”的觀念。他說:“地有遺力,民有余利,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于農也。”賈誼和晁錯的這種看法,可以說是代表了漢代社會的一種主導觀念。

      在《管子》和《潛夫論》的論述中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對“本”的認識卻頗與上述觀點不同。他們不僅提倡農業(yè)為本,而且還主張工商兼重,并沒有籠統(tǒng)地將工商業(yè)視為“末”而進行抑制。

      先看兩者的以農為本。《管子》一書十分重視農業(yè),開篇首句便是:“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倍遥捌渲匾曓r業(yè)的理論是始終一貫的?!鳖愃频恼撌?,我們可以找到很多:

      《牧民》:“務五谷則食足,養(yǎng)桑麻、育六畜則民富。”

      《山權數(shù)》篇云:“谷者,民之司命也。”

      《治國》:“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先王知眾民、強兵、廣地、富國之必生于粟也,故禁奇巧,而利農事?!?/p>

      《五輔》:“庶人耕農樹藝,則財足用。”明王之務,在于強本事,去無用,然后民可使富?!?/p>

      《立政》:“桑麻植于野,五谷宜于地,六畜育于家,瓜瓠、葷菜、百果備具,國之富也?!?/p>

      《揆度》:“農有常業(yè),女有常事。一農不耕,民有為之饑者;一女不織,民有受其寒者。”

      可見,《管子》的作者深刻認識到了農桑的重要性,將農業(yè)放在治國之道的根本位置上來予以強調。在他看來,為國之計,首在富民,富民之本,重在農桑。只有循天時、用地利,大力發(fā)展農桑、畜牧,增加和擴大人民的衣食和其他生活資料的來源,才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重中之重。

      同樣,農業(yè)也是王符經濟思想的基礎。他在《潛夫論·務本》的開篇即言:“夫為國者,以富民為本,以正學為口?!奔热桓幻裨谄浣洕枷胫惺侨绱酥匾?,那怎樣才能實現(xiàn)富民的目標呢?《潛夫論.敘錄》:“民為國基,谷為民命”。、這和《管子》“谷者,民之司命也”的表述如出一轍。這句話簡短而明確地將農業(yè)放在了發(fā)展經濟最突出的地位。類似的表述又見《潛夫論·務本》曰:

      夫富國者,以農桑為本,以游業(yè)為末。

      夫用天之道,分地之利,六畜生于時,百物聚于野,此富國之本也。……故力田所以富國也。……今民去農桑,赴游業(yè),披采眾利,聚之一門,雖于私家有富,然公計愈貧矣。

      可見,在王符看來,國家要安定、要發(fā)展,最基礎的工作是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只有通過發(fā)展農業(yè)使人民富足,才能進一步“富乃可教”,最后實現(xiàn)人民知禮、國家富強的目標。

      再來看工商兼重?!豆茏印烦浞终J識到了商業(yè)對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和影響,對商人勞動的價值給予肯定,如《管子。小匡》:“羽旎不求而至,竹箭有余于國,奇怪時來,珍異物聚”,并且認為“無市則民乏”?!豆茏印返淖髡哒J識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社會分工已經變成一種必然趨勢,人們不可能將自己生活所需的一切物品都自行生產,物物交換將變成人們滿足生產生活需要的唯一途徑。商業(yè)的產生正源于此,商人的作用就在于商品流通。這對于滿足人們的需要是必須的,也是有益的。《管子》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是客觀的,所以其作者并沒有將工商業(yè)一概視為“末”而予以打擊,而是承認其產生和存在的合理性。

      王符同樣認識到了工商業(yè)在社會生活和經濟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做到了理性看待工商業(yè)的發(fā)展。他的認識是:“夫富民者,以農桑為本,以游業(yè)為末;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以巧飾為末;商賈者,以通貨為本,以鬻奇為末。”王符也主張在發(fā)展農業(yè)的同時,要兼重工商。他的這種經濟思想,修正了漢代社會由賈誼、晁錯等人一直宣揚并奉行的“重農抑商”的錯誤思想,對農、工、商的社會地位和實際作用給予了重新評估和肯定。對此,王步貴先生稱頌道:“(王符的)這種估計和肯定實際上是對輕工商的淺陋觀點進行了深刻的批判,顯示了王符經濟思想的理論火花和獨到見解,為當時一般思想家的認識水平和理解高度所不及。”

      總之,王符經濟思想中的“本”不僅包含了傳統(tǒng)認識中的農業(yè),還包含了對社會發(fā)展有益的工商業(yè)成分。而這種認識,與《管子》思想遙相呼應,可謂是一脈相承。也正是因為受到了《管子》思想的啟發(fā),才能讓王符對漢代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本”,認識得如此切實、理性。

      二、明督工商,打擊淫巧一一對“末”的界定和限制

      我們再來看看“末”的問題。胡顯中先生曾言:“在中國經濟發(fā)展史上,以本、末代替農業(yè)、非農產業(yè)關系者,始于商鞅、繼則韓非?!比缟纤?,先秦及漢代的思想家,基本上對經濟發(fā)展中的“末”的認識就是工商業(yè)。他們是主張將工商業(yè)一概禁止的。那么,既然《管子》和王符對“本”的認識承認了工商業(yè)的合理地位。那他們所謂的“末”指的又是什么呢?試先看《管子》論“末”:

      《立政》:“工事無刻鏤,女事無文章,國之富也?!?/p>

      《法法》:“先王制軒冕,所以著貴賤,不求其關;設爵祿所以守其服,不求其觀也?!薄懊骶谱趶R,足以設賓祀,不求其關;為宮室臺榭,足以避燥濕寒暑,不求其大;為雕紋刻鏤,足以辨貴賤,不求其觀。故農夫不失其時,百工不失其功,商無廢利,民無游日,財無砥墆。故曰:儉其道乎!”

      《五輔》:“明王之務,在于強本事,去無用,然后民可使富?!窆ひ郧梢樱癫蛔阌趥溆谜?,其悅在玩好。農以勞矣,而天下饑者,其悅在珍怪,方丈陳于前。女以巧矣,而天下寒者,其悅在文繡。是故博帶梨,大袂裂,文繡染,刻鏤削,雕琢平,……古之良工不勞其智巧以為玩好,是故無用之物,守法者不生。”

      由上面的引文不難看出,《管子》的作者所認為的“末”,確實不是一般意義上泛指的工商業(yè),其具體含義即是專指那些生產和銷售所謂的“雕紋刻鏤”“美衣錦繡”等物的行業(yè)。他們認為,這些“文巧”“玩好”“奇珍”之物,都不是一般人生活中的必需品,皆是對社會發(fā)展無用之物。這些行業(yè)非但無利,而且還有害。如果大量的人員從事這些“末”業(yè),其造成的必然后果是社會勞動力的流失,進而將會嚴重制約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導致糧食供給不足。最終的結果將是民饑國貧,所以政府必須對其進行堅決禁止。在他們看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主要是以貨物流通以及提供生產器具為宗旨,而這些“文巧”之物已經違背了這一宗旨,因此,將其視為“末”。

      那么,我們再考察下王符的經濟思想中“末”的具體所指?!稘摲蛘摗毡尽罚?/p>

      夫富民者,以農桑為本,以游業(yè)為末;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以巧飾為末;商賈者,以通貨為本,以鬻奇為末:三者守本離末則民富,離本守末則民貧,貧則阮而忘善,富則樂而可教。

      夫用天之道,分地之利,六畜生于時,百物聚于野,此富國之本也。游業(yè)末事,以收民利,此貧邦之原也。忠信謹慎,此德義之基也。虛無譎詭,此亂道之根也。故力田所以富國也。今民去農桑,赴游業(yè),披采眾利,聚之一門,雖于私家有富,然公計愈貧矣。百工者,所使備器也。器以便事為善,以膠固為上。今工好造雕琢之器,巧偽飭之,以欺民取賄,雖于奸工有利,而國界愈病矣。商賈者,所以通物也,物以任用為要,以堅牢為資。今商競鬻無用之貨、淫侈之幣,以惑民取產,雖于淫商有得,然國計愈失矣。此三者,外雖有勤力富家之私名,然內有損民貧國之公實。故為政者,明督工商,勿使淫偽,困辱游業(yè),勿使擅利,寬假本農,而寵遂學士,則民富國平矣。

      王符的意思很明確,他同樣是認識到了手工業(yè)的職能在于“備器”,這些必要的器具應該是人民生產必需的,所以王符為之制定的標準是“膠固”“便事”,也就是要既方便操作,同時又結實耐用。但是有些“奸工”所制造的卻是“雕琢之器,巧偽飭之”,這就是王符不能容忍的了。同樣,他也認為商業(yè)具有“通物”的社會功能,對于商品的社會流通,滿足人們生產生活需要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如果“競鬻無用之貨、淫侈之幣,以惑民取產”,那最終的后果只能是“雖于淫商有得,然國計愈失矣?!庇纱丝梢?,王符所指的“末”,同樣是那些在他看來沒有實用價值的“雕琢”“淫侈”之器。對于這樣的工商業(yè),他提出的主張是:“故為政者,明督工商,勿使淫偽,困辱游業(yè),勿使擅利,寬假本農,而寵遂學士,則民富國平矣?!?/p>

      《管子》和王符經濟思想對“末”的理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其局限性,可能對商品工藝的發(fā)展還缺乏必要的認識,但對當時社會抵制統(tǒng)治階級的奢侈無度,促進封建帝國的強盛倒不失為可行的見解。

      從以上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如果說王符“農業(yè)為本”的思想可能來自于中國古代社會的文化傳統(tǒng)的話,那其經濟思想中的“本末觀”的認識就顯得較為切實而理性,而這正和《管子》的經濟思想遙相呼應。兩者皆對農、工、商三者的地位和作用有較為客觀的認識和判斷,一方面承認工商業(yè)的合理地位,一方面又致力于打擊那些畸形發(fā)展的工商業(yè)及奸偽、淫巧之徒。因此,可以說,王符的經濟本末論正來自于《管子》想的影響。對于這些“末”,王符主張的是“明督工商,勿使淫偽,困辱游業(yè),勿使擅利”,而《管子》也一再呼吁“文巧不禁則民乃淫?!?/p>

      三、和而不同一一對本末關系的和諧處理

      《管子》和王符對社會經濟發(fā)展中農、工、商三者之間的地位及相互關系都有較為科學的認識,這都為他們在中國經濟思想史上奠定了崇高的地位。這種認識,至少在他們自己看來可謂是一種各行業(yè)和諧發(fā)展的關系。因此,要進一步探尋的是,兩者能夠在當時的農耕社會中做出如此理性判斷,其背后的形上學思想基礎是什么?也就是希望探尋他們處理這種農、工、商關系時的思維模式,以期為我們現(xiàn)在的經濟發(fā)展提供有益的啟示。

      要理解何以《管子》和王符都能認識到農、工、商三者之間相輔相成、和諧發(fā)展的關系?!豆茏印ぶ婧稀酚腥缦乱欢?,頗值得關注:

      天不一時,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是以著業(yè)不得不多分,名位不得不殊方。明者察于事,故不官于物,而旁通于道。道也者,通乎無上,詳乎無窮,運乎諸生。是故辯于一言,察于一治、攻于一事者,可以曲說,而不可以廣舉。圣人由此知言之不可兼也,故博為之治,而計其意;知事之不可兼也,故各為之說,而況其功。歲有春秋冬夏,月有上下中旬,日有朝暮,夜有昏晨,半星辰序,各有其司。故日:天不一時。山陵岑巖,淵泉閎流,泉逾溪而不盡,薄承溪而不滿,高下肥磽,物有所宜。故日:地不一利。鄉(xiāng)有俗,國有法,食飲不同味,衣服異采,世用器械,規(guī)矩繩準,稱量數(shù)度,品有所成。故曰:人不一事。此各事之儀,其詳不可盡也。

      從這段文字的論述可以發(fā)現(xiàn),《管子》的作者已經表現(xiàn)出很深邃的哲學智慧。面對事、業(yè)、名、位的分化,以及“鄉(xiāng)俗”“國法”等規(guī)范的不同,《管子》的作者能深刻地認識到:社會上這些分化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必然的,不得不如此的,但同時又似乎存在某種足以統(tǒng)攝貫穿其間的東西。而作者所探尋的,就是這種能夠起到統(tǒng)攝作用的東西,即“道”。這種“道”具有“通乎無上,詳乎無窮,運乎諸生”的功能??梢哉f,這位作者既承認了社會發(fā)展帶來的事物分化的不同,又努力追求其間的普遍法則,即能夠讓這些“不同”和諧存在的規(guī)則。這種探尋,是他們對外在的自然“天”“地”進行認真體察的結果。他們發(fā)現(xiàn),日月山川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變化,但皆能和諧地共存。對這些現(xiàn)象進行總結歸納,他們得出的結論即是“和而不同”。于是,再將這樣的哲學思考運用到對社會分工的認識上,他們便得出了“人不一事”的結論,即社會分工所導致的“不同”是必然的,關鍵是各種行業(yè)的發(fā)展要“和”。

      正是在這樣的一種哲學思想的引導下,《管子》的作者深刻認識到隨著歷史的進步,社會分工的重要性。他們摒棄了中國傳統(tǒng)上的重農抑商思想,對工商業(yè)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因此,《管子·小匡》曰:“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這里的“石民”之“石”,“顏師古云:‘石,言堅固如石也。”同樣的,王符也看到了社會分工的必然性,所以能在“重農抑商”風氣頗盛的漢代社會提出新的經濟本末論思想,可謂空谷足音。其認識問題的思維模式,正是受到了《管子》思想的影響。

      然而,《管子》和王符在“和而不同”思想的指引下,又在他們的經濟思想中提出了對“末”的認識,這可能就更多是出于“和”的考慮。如上所論,“和而不同”需要努力探求能夠統(tǒng)攝這些“不同”和諧共處的法則。那么,如果有的事物違背了這種和諧的法則,那就必須堅決予以禁止。他們認為,工商業(yè)中的“奸巧”“淫偽”現(xiàn)象正是對這種和諧關系的一種破壞。這些“末”,會對社會經濟發(fā)展造成危害,所以他們主張對其堅決禁止。我們來看他們的論述:

      《管子·重令》:“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饑餓之色,而工以雕紋刻鏤相稚也,謂之逆;布帛不足,衣服毋度,民必有冬寒之傷,而女以關衣錦繡纂組相稚也,謂之逆?!?/p>

      《管子·治國》:“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農事?!?/p>

      《潛夫論·浮侈》:或裂拆繒彩,裁廣數(shù)分,長各五寸,縫繪佩之?;蚣彶式z而縻,斷截以繞臂。此長無益于吉兇,而空殘滅繒絲,縈悸小民?;蚩讼骶_觳,寸竊八采,以成榆葉、無窮、水波之紋,碎刺縫缺,作為笥囊、裙、衣被,費繒百縑,用功十倍。此等之儔,既不助長農工女,無有益于世,而坐食嘉谷,消費白日,毀敗成功,以完為破,以牢為行,以大為小,以易為難,皆宜禁者也。

      在他們看來,一方面,大量勞動力流失到工商業(yè)中,使得工商業(yè)出現(xiàn)畸形發(fā)展的趨勢。這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直接影響到的就是糧食的產量。正如上引《管子·揆度》所言:“農有常業(yè),女有常事。一農不耕,民有為之饑者;一女不織,民有受其寒者?!碑斏鐣a業(yè)結構出現(xiàn):“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婦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的情況時,社會生產和消費之間的平衡關系將被打破,各個行業(yè)也就自然難以和諧共存了。另一方面,當社會過度沉浸在對“淫巧…‘雕鏤”等奢侈品的追求中,并逐漸形成一種社會風氣之后,必然會導致統(tǒng)治階級的驕奢淫逸,加重人民的負擔,同樣會破壞社會整體產業(yè)結構的和諧發(fā)展,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民貧國危。因此,“不同”是合理的,但是以“和”為前提的。如果這種“不同”破壞了“和”,那就要利用外力對其進行干預,使其重歸于“和”。對于農、工、商等產業(yè)的和諧,自然就是要“明督工商”,對那些專事“淫偽”的工商業(yè)予以堅決的抑制。由此以保證整個國家產業(yè)結構的和諧有序發(fā)展,進而促進民富國強的目標實現(xiàn)。

      我國現(xiàn)在提倡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合理調整產業(yè)結構,促進各行業(yè)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豆茏印泛屯醴洕灸┱撾m然由于時代的原因還存在局限,其對工商業(yè)中“末”的理解也不盡合理。但是,其“和而不同”的哲學思維模式,傳承了古代哲人社會和諧發(fā)展的思想結晶,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和諧發(fā)展仍然可以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有益的啟示。我國作為傳統(tǒng)農業(yè)大國,農業(yè)是立國之本,發(fā)展“三農”是重中之重。但是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國家,盡快發(fā)展工商業(yè),又有其必要性和緊迫性。正因如此,我們要堅持政府部門的監(jiān)管和協(xié)調,統(tǒng)籌兼顧,使各行業(yè)其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從而實現(xiàn)國民經濟持續(xù)、快速、穩(wěn)定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總之,王符的經濟本末論無論在具體內涵還是思維模式上,都明顯受到了《管子》思想的影響。當然,王符恐怕只是部分接受了《管子》的經濟思想,這兩部典籍之間可能還存在其他方面的聯(lián)系,甚至還在某些方面還存在很大分歧?!啊豆茏印芬粫藨?zhàn)國、秦、漢文字總匯,秦漢之際諸家學說尤多匯集于此”,而《潛夫論》也是集各家思想而成的經世濟用的論政典籍。探尋兩者之間的思想聯(lián)系,既有助于我們更好把握《管子》思想的傳承,也有助于深刻地理解王符的經濟本末論。本文的研究只是拋磚引玉,此課題更加深入的探討,只能期待更多學人的關注。

      猜你喜歡
      管子
      巧取乒乓球
      管管相連 連通你我
      Associations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and hepatobiliary-pancreatic cancer: A cohort study
      巧取乒乓球
      《管子》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思路
      《管子》的收入分配思想及啟示
      《管子》經濟思想今析
      《管子》的邊防思想初探
      淺談《管子》的作戰(zhàn)指導思想
      满城县| 阳江市| 东源县| 渭南市| 舒城县| 大冶市| 比如县| 永济市| 阳新县| 吉安县| 牙克石市| 当阳市| 安吉县| 廊坊市| 宁津县| 沁水县| 东乡县| 塘沽区| 兴安盟| 徐汇区| 柳江县| 原平市| 淮南市| 犍为县| 株洲市| 乌审旗| 崇文区| 乌拉特后旗| 六安市| 湘潭市| 论坛| 乡宁县| 灵武市| 墨脱县| 方城县| 德昌县| 高淳县| 准格尔旗| 大关县| 龙游县|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