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許文舟
左右頁圖:奇特旺在尼泊爾語中的意思為“叢林之心”,這是南亞最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一,也是亞洲最好的自然保護(hù)區(qū)之一。騎著大象穿越這顆“叢林之心”,或是走遍塔奴村的街頭,體會當(dāng)?shù)厝说臉闼厣?,都是開啟這場奇特旺探訪記的最佳選擇。
清晨,伴著蟬鳴起床,吃一份樸素的咖喱飯,閑逛在塔奴村的土路上,與騎著大象的“牛仔”不期而遇;午后,乘著小舟漂流在娜普娣河,看犀牛在河里假寐,聽百鳥在林間歌唱,感受蓬勃的生命力;傍晚,在河邊與大象戲水,在密林間探尋黑熊的蹤跡,在火紅的余暉中,欣賞奇特旺的夕光之美;入夜,和當(dāng)?shù)厝艘黄鹛璩?、喝酒談天,尋找失去已久的暢快。這就是奇特旺的一天……
尼泊爾,一個充滿宗教色彩的古老國度,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地,又因境內(nèi)遍布寺廟,被稱作“萬佛之國”“眾神之都”。不過,這個“神比人多”的國度不僅有豐富而瑰麗的宗教遺存,在其西南部地區(qū),還孕育出了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奇特旺。這里的人,勤勞而真實;這里的自然風(fēng)光,純凈而原始;這里還棲息著多種珍稀動物,大到獨角犀牛、孟加拉虎、豹子、鱷魚、野象,小到品種繁多的鳥類、蝴蝶,真可謂“人間仙境”和“動物天堂”。
抵達(dá)奇特旺時,正值烈日高照,在火一般的炙烤下,車輪與柏油路面間黏糊糊的,每走一步,都聽得見火烘糍粑開裂似的細(xì)響。這才進(jìn)入4月,我不敢想象接下來的盛夏會讓人怎樣煎熬。來接站的男人,穿著短袖短褲,陽光將他的手臂打磨得黝黑發(fā)亮。他動作迅捷地幫我卸下行李后,就跳上了敞篷的軍綠色吉普車,并做出一個“請”的手勢。上車后,吉普車行駛不久,就緩緩進(jìn)入村道,不時有穿著艷麗服裝的女人迎面走來,還有大象馱著男人,似要去田間勞作。不知不覺間,已抵達(dá)了住處,接待我的男人名叫“成龍”,顯然他喜歡中國功夫,別看他個頭不超過1.6米,但為了表示他的熱情,抑或是為了展示自己功夫過人,他在伸出手之前,先做了一個空翻,然后帶著成龍大哥式的微笑對我們作揖施禮。隨他走進(jìn)門,映入眼簾的是個家庭式小旅館,簡潔的辦公室里,沒有戴花載譽(yù)的獎狀,也沒有各種協(xié)會定級評優(yōu)的牌匾。
左右頁圖:左圖為塔奴村的“成龍”,別看他個子不高、身材微胖,卻十分喜愛中國功夫,不僅會表演空翻,還會耍劍、玩雙節(jié)棍。右圖為塔奴村的村景,綠色的大樹、黃色的民房,再加上那小車上的紅色車輪,質(zhì)樸之外,還真有幾分撞色的美感。
第二天清晨,陽光早已透過樹蔭的罅縫,伴著聲嘶力竭的蟬叫聲,奇特旺的溫度再次飚升起來。洗漱完畢,發(fā)現(xiàn)成龍的老婆一邊腆著大肚子,一邊麻利地給我們準(zhǔn)備早餐。早餐很簡單,是尼泊爾式的咖喱飯,看起來與其他地方的不盡相同,多了些野菜的莖與葉,倒顯得更加五彩繽紛。
成龍家所在的村子叫“塔奴村”。這里的房子,大都先用木頭搭起來,再用草和泥巴將其覆蓋,粗糙而拙樸。在村子里轉(zhuǎn)了一圈,發(fā)現(xiàn)這里沒有超過兩層的建筑,但每家都有個大到可以當(dāng)足球場的院子,院里栽種著棕櫚、芒果、草果、八角等植物,還有些人家干脆把院子改成菜園,足不出戶便可自給自足,完成一日三餐。戶與戶之間沒有圍墻,最多有個竹籬笆斜插在那里,供牽藤植物攀援。走在路上,總能看見騎著大象的男人往村頭走去,他們戴著牛仔帽,極像美國西部片里的場景。在奇特旺開闊的平原上,像塔奴村一樣的村莊很多,似乎有些原始,卻對接上了我最初的想象和期許,初來乍到的我,便萌生了多待些時日的想法。
成龍信佛,案上香灰沉積,幾本參禪的書早已卷起邊角,成了折不成功的“繡球”。但我更在意他掛在墻上的雙節(jié)棍與劍,那把劍差不多與他等身,也不知是怎樣的高超劍術(shù),才能讓他免去自殘的可能性。其實這位成龍無意苦修,一單接一單的生意和一撥接一撥的游客,才是他所急需的口糧:他家中有4個老人,其中3個都身患各種疾病,還有3個兒子和正在懷第四胎的老婆,所以掙錢才是讓他夢寐以求的事情。大概正是因為這樣,這個四十好幾的男人,每天都要在游客面前表演一番功夫,包括那個帶有危險系數(shù)的空翻。我也曾懷疑,這些不過是他接待中國人的噱頭,但一想到那個實打?qū)嵉目辗钟X得他確實是下了一番功夫練就的。
在奇特旺,騎著大象穿越密林,是最讓人興奮的項目。訓(xùn)練有素的大象,步伐穩(wěn)健,一路馱著我們蹚過小溪,向密林深處走去。一路上,大片大片的綠意撲面而來,婆羅雙樹帶著濕漉漉的水汽,高高的本地象草在風(fēng)中恣意地舞蹈,還有數(shù)不清的木棉花、菩提樹、無花果樹散落在密林的各個角落。鳥兒從頭上飛過,發(fā)出嘰嘰喳喳的聲音;猴子在樹上蕩來蕩去,樹葉窸窸窣窣地落了一地;遠(yuǎn)處的麋鹿在埋頭吃草之余,會做幾組彈跳,盡情展示自己飄逸的身姿;鱷魚則趴在犀牛身上“午休”,收起了兇惡的本性,展示出溫情的一面。對此,成龍打趣道,這是在佛國,換個國度你試試?當(dāng)?shù)厝艘矔r常騎著大象來到密林,但不是為了欣賞大自然的美,而是為了擇菜。成龍說,密林就像是大自然賜予他們的一個天然的菜園子,雖然雨旱不均,但四季都可以采摘到無數(shù)的野果和野菜。
在一些樹干上,我發(fā)現(xiàn)了許多黑熊的體毛與爪印。成龍說,每天清晨,母熊都會帶著孩子來到這里練習(xí)攀爬,因為學(xué)會攀爬才能摘到野果充饑,之后還會練習(xí)從樹上跌到地上,據(jù)說黑熊跌跤是它們減肥的手段。
奇特旺境內(nèi),除了密林就是河流。娜普娣河清澈得讓我有種想要撲進(jìn)去的沖動,但在河里假寐的犀牛與饑腸轆轆的鱷魚,讓我打消了念頭。乘獨木舟在河上漂流,才是與這片土地最親密的接觸方式。當(dāng)?shù)氐男≈塾梢徽久迾渲瞥?,中間安了一列小板凳,待游客們坐好,船工用力一撐,就把這根木頭連同6個人推向激流。一路前行,娜普娣河漸漸展現(xiàn)出一條觀光長廊,沿途,低訴的鴛鴦、竊竊私語的翠鳥、舞姿曼妙的孔雀、歌聲婉轉(zhuǎn)的百靈、羽衣華麗的紅腹錦雞在岸邊來來往往,仿佛在夾道歡迎我們。獨木舟順?biāo)?,在灌木中嬉戲的猴子開始“瞎起哄”,它們露出豐富的表情,表示抗議。
左右頁圖:在奇特旺,騎在寬寬的象背上,走遍生機(jī)勃勃的密林;或是乘坐窄窄的小舟,漂流在清澈的娜普娣河上;或是與大象來個“親密共浴”;又或是日落時分,在河畔的躺椅上,喝一杯咖啡、來一瓶啤酒,都能近距離地感受奇特旺這顆“叢林之心”砰砰跳動的活力。
在娜普娣河邊,可以觀看大象洗澡,靈巧的象鼻吸足水,往后一甩,便開始往自己身上噴水。白天的娜普娣河,被太陽照得暖烘烘的,我忍不住下水,跟當(dāng)?shù)氐哪贻p人來了場游泳比賽,逗得河邊的大象拍打起水面,像是在為我們加油助威。最后,伴著落日的余暉,享受一杯醇香的咖啡,微風(fēng)拂過,一掃白天的燥熱與疲憊。
左右頁圖:聚居在奇特旺周邊的塔奴族人,不僅生性勤勞、善良,他們燦爛的微笑和熱情的舞姿也感染著每一位到訪的游客。
聚居在奇特旺周邊的塔奴族人,是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相傳,塔奴族人曾生活在北印度,后來印度內(nèi)部爆發(fā)種族戰(zhàn)亂,他們才不得不逃到了奇特旺。初到奇特旺,悶熱潮濕的環(huán)境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但生性頑強(qiáng)的塔奴族人還是克服種種困難,生存了下來。如今,奇特旺雖已成了旅游勝地,但塔奴族人依舊保持著樸實的狀態(tài),帶著虔誠的心,勤勞地生活著。
奇特旺人信佛,從不會把長矛刺向野生動物,更不會像有些人那樣,一邊吃著野生動物的肉,還一邊自欺欺人地說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有時候,成群的猴子來到成龍家,“蹂躪”花圃,留下一派狼藉的場景,成龍也沒有任何傷害猴子的舉動。
住在成龍客棧的這些天,總能見到成龍七十多歲的父親,在院子里除草、施肥、除蟲子。剛開始,我以為是成龍安排的,后來一問才明白,奇特旺人崇尚“勤勞具足”,有的老人甚至?xí)趧拥饺松淖詈笠豢?。除了勤勞,?dāng)?shù)厝说臒崆橐哺腥玖宋?。在奇特旺,每晚都會有原住民的歌舞表演。表演場地并不華麗,光線也顯得有些昏暗,但這不妨礙舞者們奔放熱烈的舞步,狩獵舞、孔雀舞、愛情舞、火舞輪番上演,充分展現(xiàn)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情。
離開奇特旺的前夕,為了感謝成龍一家,我與另外6名中國游客一起去菜場采購食材,做了一頓中餐。沒想到這位把名字改為“成龍”的奇特旺人,竟然帶著全家人向我們鞠躬。他還一再讓我給他唱首中文歌,于是我就唱了一首云南民歌,他竟然命令兒子好好記著,說是總有一天,他們要唱著這首民歌去拜訪中國。
這頓飯吃到了深夜,星星仿佛都打起了瞌睡。最后,我們依依不舍地留影道別,雖然帶著醉意,但真誠的心一點不含糊。半醉半醒間,我許下了一個愿望——如果世界上真的有“阿拉丁神燈”,那么請再給我一個機(jī)會,讓我重返奇特旺,再一次擁抱這片神奇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