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內蒙古烏蘭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蝴蝶調查

      2019-04-15 01:46李長軍
      安徽農學通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食性內蒙古蝴蝶

      李長軍

      摘? 要:內蒙古烏蘭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大興安嶺南部山地東南坡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錯過渡帶,具有森林、灌叢、草原、濕地等多樣生態(tài)系統(tǒng),孕育了種類繁多的蝴蝶。在保護區(qū)內,共采集到7科66屬102種蝴蝶,其中:紅老豹蛺蝶(Argyronome ruslana)、烏艷灰蝶(Favonius yuasai)和深山珠弄蝶(Erynnis montanus)為內蒙古昆蟲分布新記錄種。在保護區(qū)102種蝴蝶中,古北種52種,廣布種50種;在廣布種中,東洋界亦有分布的47種;在化性已知的57種蝴蝶中,1年1代的39種;在越冬蟲態(tài)已知的46種蝴蝶中,以幼蟲越冬的22種;在食性已知的48種蝴蝶中,取食木本植物的22種,危害喬木、小喬木樹種的17種。

      關鍵詞:蝴蝶;內蒙古;新記錄;區(qū)系成分;化性;越冬蟲態(tài);食性

      中圖分類號 Q968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4-0098-04

      內蒙古烏蘭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以下簡稱保護區(qū))是華北落葉松(Larix pricepis-ruprechtii)分布的北緣,西遼河支流烏力吉木倫河的源頭,具有大興安嶺南部山地東南坡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錯過渡帶生態(tài)系統(tǒng)。

      蝴蝶,即鱗翅目(Lepidoptera)蝶類昆蟲,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1988—1989年,赤峰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站、赤峰市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曾在該保護區(qū)內石棚溝林場進行蝴蝶采集。2016年巴林左旗林業(yè)局組織開展了林業(yè)有害生物普查,蝴蝶是主要調查對象之一。本文對保護區(qū)蝴蝶進行了初步統(tǒng)計,為保護區(qū)蝶類的研究提供參考。

      1 保護區(qū)概況

      內蒙古烏蘭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北部,距巴林左旗政府所在地林東鎮(zhèn)90km。北部與錫林郭勒盟接壤,東部與阿魯科爾沁旗相鄰,西部與巴林右旗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18°45′~119°17′,北緯44°08′~44°47′,分屬烏蘭壩林場和石棚溝林場轄區(qū)。

      氣候屬中溫帶半濕潤寒冷氣候,冬季漫長而寒冷,降水量少;夏季短促而炎熱,降水集中;秋季氣溫下降快,霜凍來臨早。年均氣溫3℃,≥10℃積溫2200℃,無霜期100d左右,年均降水量450mm[1]。

      保護區(qū)地處大興安嶺東南山麓,地勢自東北至西南方向由高而低,海拔高度在800~1820m。地形以中低型山地為主,以古勒格勒罕山、平頂山、白音得力格山、白音罕山為主架,構成了保護區(qū)的綠色天然屏障,具有森林、灌叢、草原、濕地等多樣生態(tài)系統(tǒng)。該區(qū)屬森林草原交錯帶,植被以森林為主,主要樹種為白樺(Betula platyphylla)、蒙古櫟(Quercus mongolica)、華北落葉松等[1]。境內有野生植物80余科600余種[1]。

      2 研究方法

      采取線路調查法,用捕蟲網捕獲沿途發(fā)現的蝴蝶,掐胸致死后放于牛皮紙信封內,記錄采集時間、地點、采集人等信息,帶回實驗室制作標本,標本保存于巴林左旗林業(yè)局昆蟲標本室或赤峰市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昆蟲標本室。

      比對蝴蝶分類專著[2-4]鑒定種類和內蒙古蝶類研究論文[5-14],確定內蒙古新記錄種;依據《東北蝶類志》[4]進行區(qū)系劃分、化性和寄主植物統(tǒng)計。用Microsoft Excel 2003軟件整理和統(tǒng)計數據。

      3 結果與分析

      3.1 種屬分布 根據鑒定結果,保護區(qū)共有7科66屬蝴蝶102種,名錄見表1。其中:鳳蝶科(Papilionidae)1屬3種,絹蝶科(Parnassiidae)1屬1種,粉蝶科(Pieridae)6屬9種,眼蝶科(Satyridae)17屬20種,蛺蝶科(Nymphalidae)17屬34種,灰蝶科(Lycaenidae)16屬24種,弄蝶科(Hesperiidae)8屬11種。在種屬水平上,蛺蝶科、灰蝶科和眼蝶科位居前3位。紅老豹蛺蝶(Argyronome ruslana)、烏艷灰蝶(Favonius yuasai)和深山珠弄蝶(Erynnis montanus)為內蒙古昆蟲分布新記錄種。

      3.2 區(qū)系成分 根據昆蟲區(qū)系成分分析,保護區(qū)共有古北種52種(表1),廣布種50種;在廣布種中,古北界與東洋界共有種47種,與新北界共有種4種,與非洲界共有種1種。在保護區(qū)內,蝴蝶主要來自于古北界,同時與東洋界聯(lián)系緊密。

      3.3 化性 在化性已知的57種蝴蝶中,保護區(qū)1年1代的共有39種,1年2代或多代的18種。在越冬蟲態(tài)已知的46種蝴蝶中,以卵越冬的有8種,幼蟲越冬的22種,蛹越冬的9種,成蟲越冬的7種。

      3.4 食性 在食性已知的48種蝴蝶中,保護區(qū)只有1種,即霾灰蝶(黑星琉璃小灰蝶Maculinea arion)具有雜食性,有5種植食性昆蟲中,既可取食木本植物,又可取食草本植物;取食木本植物的共有22種,其中:1年1代的8種,1年2代或多代的6種,化性未知的8種。在22種寄生木本植物的蝴蝶中,危害喬木、小喬木的有17種,危害灌木的5種。其中:柑橘鳳蝶(Papilio xuthus)和綠帶翠鳳蝶(Papilio maackii)危害黃檗(黃波羅Phellodendron amurense),絹粉蝶(Aporia crataegi)和重環(huán)蛺蝶(Neptis alwina)危害李(Prunus salicina)、杏(Armeniaca vulgaris),柳紫閃蛺蝶(Apatura ilia)、紅線蛺蝶(Limenitis populi)和黃緣蛺蝶(Ngmphalis antiopa)危害楊(Populus spp.)、柳(Salix spp.),擬斑脈蛺蝶(Hestina japonica)、青灰蝶(Antigius attilia)、烏艷灰蝶、艷灰蝶(Favonius orientalis)、黃灰蝶(Japonica lutea)和深山珠弄蝶危害殼斗科(Fagaceae)櫟屬植物(Quercus spp.),白矩朱蛺蝶(樺蛺蝶Nymphalis vau-album)危害樺樹(Betula spp.)、榆樹(Ulmus spp.),誠灑灰蝶(Satyrium w-album)、黃鉤蛺蝶(Polygonia c-aureum)危害榆樹,線灰蝶(Thecla betulae)危害薔薇科(Rosaceae)植物,伊諾小豹蛺蝶(Brenthis ino)、折線蛺蝶(Limenitis sydyi)、花弄蝶(Pyrgus maculatus)危害繡線菊屬植物(Spiraea spp.);刺痣灑灰蝶(Satyrium spini)、琉璃灰蝶(Celastrina argiola)危害鼠李科(Rhamnaceae)植物。詳見表2。

      4 結論與討論

      蝴蝶是保護區(q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內蒙古烏蘭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豐富的植物資源、多樣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孕育了種類繁多的蝴蝶。保護區(qū)境內有野生植物80余科600余種,為蝴蝶生存繁衍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森林、灌叢、草原、濕地等生態(tài)系統(tǒng),為蝴蝶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保護區(qū)內蝴蝶達7科66屬102種,古北種占51.0%,與東洋界共有的廣布種占46.1%,這說明保護區(qū)具有的獨特生態(tài)價值和科研價值。本文的研究結果為保護區(qū)今后蝶類調查、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本底資料。

      蝴蝶種類多樣性是保護區(qū)多樣性研究的重要課題。保護區(qū)內不同種類的蝴蝶,在食性、化性、越冬態(tài)等方面,往往存在差異,這說明蝴蝶在進化中具有完美適應機制,也說明不同種類的蝴蝶占據不同的生態(tài)位,減弱了與其他種類蝴蝶間的種間競爭。保護區(qū)內部分蝴蝶生物學特性、寄主植物尚不清楚,需要繼續(xù)深入研究;部分蝴蝶非常美麗,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如:絹蝶、蛺蝶和弄蝶,可作為觀賞昆蟲進行開發(fā)利用。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內蒙古烏蘭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BS/OL].https://baike.baidu.com/item/內蒙古烏蘭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2018-12-31].

      [2]周堯.中國蝴蝶分類與鑒定[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3]周堯.中國蝶類志(修訂本)[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4]王直誠.東北蝶類志[M].吉林: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5]胡金貴,李曄,翟鵬輝.中國紅眼蝶屬1新記錄種記述(鱗翅目:蛺蝶科:眼蝶亞科)[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6,44(11):104-106.

      [6]孟煥文,伊衛(wèi)東,李莉,等.內蒙古蝶類資源調查[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1(4):42-45.

      [7]白守寧,閆春麗.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蝶類調查[J].中國森林病蟲,2007(1):43-44.

      [8]白桂芬,徐振軍,郭成,等.內蒙古黑里河自然保護區(qū)蝴蝶種類初報[J].四川動物,2007(3):595-596.

      [9]郭成,袁樹先,白桂芬,等.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蝶類資源調查及區(qū)系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39(22):13263-13265.

      [10]戈昕宇,滕悅,洪雪萌,等.賽罕烏拉國家自然保護區(qū)蝶類調查及區(qū)系分析[J].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8(5):557-569.

      [11]錢宏革,王旭娜,呂秀華,等.內蒙古烏拉山地區(qū)蝴蝶群落多樣性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2018,47(6):517-521.

      [12]戈昕宇,洪雪萌,馬方舟,等.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qū)蝶類群落多樣性[J].生態(tài)學雜志,2018,37(8):2376-2383.

      [13]王旭娜,錢宏革,白曉拴.包頭市九峰山蝴蝶群落多樣性[J].生態(tài)學雜志,2018,37(7):2040-2044.

      [14]洪雪萌,戈昕宇,李俊蘭.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qū)蝶類多樣性及其影響因素[J].生物多樣性,2018,26(6):590-600.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食性內蒙古蝴蝶
      淺析小龍蝦的食性、養(yǎng)殖生產中水生植物的選擇及作用
      在內蒙古,奶有一百種吃法
      這是美麗的內蒙古
      淀粉基可食性包裝膜的制備及應用研究進展
      可愛的內蒙古
      愛在內蒙古
      捉蝴蝶
      褐藻膠提取及制備可食性膜工藝研究
      大麥醇溶蛋白/納米TiO2可食性膜的制備與性質
      捉蝴蝶
      平和县| 岱山县| 英吉沙县| 澎湖县| 武定县| 长乐市| 巫溪县| 鄱阳县| 三门峡市| 嘉善县| 阿拉善左旗| 牙克石市| 龙里县| 榕江县| 巨野县| 简阳市| 宁乡县| 铜梁县| 资兴市| 云霄县| 阜康市| 汉川市| 区。| 喜德县| 亚东县| 康马县| 石嘴山市| 维西| 昆山市| 织金县| 香格里拉县| 德钦县| 济源市| 汝州市| 栾川县| 鄯善县| 类乌齐县| 蚌埠市| 九龙县| 旅游| 西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