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 要:北美文化起源于清教文化,是隨著清教徒而傳入到北美的。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學者認為清教文化是美國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清教思想對早期的美國文學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美國文學是美國清教主義遺產(chǎn)的文學表達,清教思想促進了美國本土象征主義的發(fā)展以及對早期美國文學的寫作手法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關鍵詞:清教主義;美國文化;美國文學;文學表達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6--01
1.引言
清教徒是一群嚴肅、虔誠的人,他們提倡高度的宗教和道德原則。他們帶著一套價值觀、生活哲學和觀點來到美國,這些價值觀和觀點在新世界生根,并成為眾所周知的美國清教主義。著名歷史學家巴斯說:“如果你對美國清教主義一無所知的話,你就不可能真正地了解美國文化。
2.清教徒的由來以及清教思想
2.1清教徒的由來
清教徒不僅僅是一種派別,更加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傾向,一種價值觀,它是對信徒群體信仰的一種統(tǒng)稱。清教徒是最為虔敬、生活最為圣潔的新教徒,認為每個個體可以直接與上帝交流。他們主張簡單、實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抵達美國后,為了生存,清教徒們展開了與自然界的艱苦斗爭,他們的性格也經(jīng)歷了顯著的改變。邊境一步一步向西拓展,他們變得更務實,當然,他們也必須如此。邊疆的嚴酷塑造了這些美國清教徒堅韌的性格,他們要時刻準備面對將會出現(xiàn)的種種不幸與挫折。
2.2清教思想
美國清教主義從一開始就是一種精神運動,它不僅僅是一種信仰,而且還是一種極端民主與共和的理論。清教徒在自己的祖國遭受迫害,對英國嚴酷的社會現(xiàn)實不滿而移民到美國。他們希冀按自己的意欲信仰上帝。于是,他們致力于建立一個烏托邦式的重視倫理和精神生活的社會模式。他們崇尚真正的自由——這種真正的自由涵蓋了廣泛的道德的含義。他們把一切破壞和蔑視這種自由信念的行為一概斥責為對權(quán)威的褻瀆。因此,他們認為自己是一群稱之為美國人的新人,命定要建立一個新的世界,為人類建造一座“山上的光輝的城市”。
3.清教主義對早期美國文學的影響
3.1美國文學是美國清教主義遺產(chǎn)的文學表達。
美國文學很大程度上是美國清教徒遺產(chǎn)的最虔誠的理想主義的文學表達。清教徒們向往著在完美秩序下生活,以不屈不撓的勇氣工作,建立一個新的伊甸園,在那里,他們可以按照自己所認同的方式生活。懷著這樣一種使命感,清教徒們甚至以一種極其樂觀的態(tài)度看待生活中的最不幸之事。這些都適時地為美國文學做好了鋪墊,如果中國學生在學習美國文學時讀到眾多的美國作家文字中迸發(fā)出樂觀精神-愛默生將美國人視為亞當?shù)闹厣?,尤其是在他?chuàng)作的早期,說他們像紐曼(Newman)一樣,既純真又直率-是不應該太驚訝的。同樣,如果他后期的文學作品中有一絲受挫折或者絕望,也不應該覺得奇怪,因為通常幸??熳叩奖M頭時就會迎來悲傷。當夢想無法實現(xiàn),當“鍍金年代”(Gilded Age)取代了人們滿心期望的黃金年代,除了悲傷,人們還會有別的什么感覺嗎?不管以哪種表現(xiàn)方式,美國文學都是受清教的影響開始發(fā)展,沿襲了清教徒傳統(tǒng)的美國作家也已稱為最侃侃而談的文學繼承人。
3.2清教思想促進了美國本土象征主義的發(fā)展
不僅如此,美國清教徒借助一種典型美國式的文學象征符號表現(xiàn)其感知。清教主義學說和文學實踐為美國本土的象征主義的發(fā)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對于虔誠的清教徒來講,所感知的世界僅僅只是上帝的一個象征。因為這一象征適時地成為了美國作家及其人民一道成長起來的智力傳統(tǒng)的一部分。如果喬納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1703-1758)把自然、甚或圣經(jīng)看作是“完完全全比喻的”;如果愛默生的《論自然》就像“持續(xù)不斷的獨白”-再一次引用菲德爾森的話-在這一對白中,象征主義的起源一遍又一遍的出現(xiàn);如果像霍桑、麥爾維爾、豪威爾斯以及其他的許多作家那樣已經(jīng)把作為寫作技巧的象征意義演變成普通的實踐,那么象征主義完全符合以上特征??傊@一特有的方式是美國作家成長的特征。
3.3清教思想對早期美國文學寫作手法的影響
談到表現(xiàn)手法,人們會自然地想到清教徒寫作方式的最顯著特征-簡潔。十七世紀早期美國清教徒的形象通常是:禁酒主義、神情疲憊、頭發(fā)稀疏、戴著黑色的尖頂帽。這種形象極大地歪曲了史實,人們稍加思索就不會相信。事情的真相也許是,清教徒不管是飲酒還是穿著,都用盡彩虹的七種色調(diào)(正如佩里·米勒所說),他們建立學校,鼓勵學習,崇尚讀書,使他們最初定居的新英格蘭和東海岸成為文化的中心。提到寫作,他們那的風格是清新的、簡單的、直接的;修飾手法是直白的、誠實的,也不無高貴的,這種高貴受到了圣經(jīng)的直接影響。所有這些都在美國的寫真風格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4.結(jié)論
總體上來說,美國的清教主義留給了美國人民一筆健康的文化遺產(chǎn)。作為美國人生活的支配性元素,美國清教主義不再僅僅是一種教義,它更成為一種思維狀態(tài),成為美國人所能呼吸到的民族文化的空氣的一部分。在此,我們可以相當肯定地說,如果對美國的清教主義沒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我們不可能真正理解美國文化和美國文學。
參考文獻:
[1][美] 霍頓,愛德華茲.美國文學思想背景[M].房煒,孟昭慶,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39.
[2]張沖.新編美國文學史:第1卷[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