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芳菲
夢想,抽象,神秘,難以觸摸,無法定義。但正是這看似虛幻的夢想,卻成為冥冥之中引領(lǐng)我們前行的信仰;也正是在追夢的路上,我們長大、成熟,不斷成為更好的人。
所以,我要說——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夢想是要追逐的,總不會一無所獲!
即使是超凡脫俗,看似無欲無求的詩人們,也以忠誠的態(tài)度對待夢想,守護并捍衛(wèi)著自己對世界美好而赤誠的愿望。在詩人筆下,“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山高路遠、鳥絕馬亡”,最悲傷莫過于“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聽到的都是夢破碎的聲音”,可見夢想的重要。球王貝利被問及踢得最好的球是哪一個,他毫不猶豫地說:“下一個。”我們把這叫作野心也好,雄心也罷,總歸是一種夢想,督促著他向自己的方向努力,不斷超越自己,實現(xiàn)一個又一個突破。他每一個完美的進球都是夢想實現(xiàn)的過程,值得人們?yōu)樗麚u旗吶喊。
這就是夢想——沒有界限,摒棄世俗。生命只是因為多了“夢想”二字的參與,便足以收獲充實美好的青春年華和意義不凡的崢嶸歲月。
夢想如此重要,它普遍而深刻地體現(xiàn)在蕓蕓眾生之中。
如果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夢想沒有根植在少年心里,我們是否還能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上看見風(fēng)度翩翩、大將風(fēng)范的周恩來總理,以及千千萬萬像他一樣胸懷大志、報效祖國的先鋒勇士?如果當年沈從文放棄了文學(xué)夢想,他還會不會在夾縫中生存并涅槃,最終蜚聲文壇?如果不是夢想,誰能想到一個收入微薄的保安,矢志不渝、苦苦追尋,成長為名校老師?如果沒有將愛好積累成夢想,譚超——這個我們眼中的“高級人才”,一個博士生,怎會跨上快遞車,投身于自己從小要“傳遞幸?!钡膲粝胧聵I(yè),成為“學(xué)歷最高的快遞小哥”?可以說,其可能性微乎其微。這一切因為有了夢想而偉大,而值得紀念,甚至被沖刷得熠熠閃光!
就算歷盡滄桑,等不到夢想實現(xiàn)那一刻,也不要擔心,因為追夢的路,本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過程。夢想應(yīng)該貫穿整個人生,永不消散,永不褪色。沒有夢想指引的前行,該是多么單調(diào)枯燥!
所以,讓我們佩妥“夢想”寶劍,勇敢地去闖蕩“江湖”吧!
【山東省茌平縣第一中學(xué)高三實驗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