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陶淵明《桃花源記》小考
      ——兼論與“洞窟探訪故事”之對比

      2019-04-18 08:13:28門脅廣文李寅生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9年2期
      關鍵詞:桃花源記洞窟仙境

      門脅廣文 著,李寅生 譯

      (1.日本大東文化大學 文學部,日本 東京 175-8571;2.廣西大學 文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關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至今仍有諸多不同的理解。筆者曾于1999年和2002年發(fā)表了兩篇相關論文①詳見拙作:《陶淵明〈桃花源記〉小考—迄今的理解和其中的問題》(《大東文化大學?漢學會志》三八,1999年3月)、《陶淵明〈桃花源記〉小考—迄今的理解和其中的問題?再論述》(《大東文化大學?漢學會志》四一,2002年3月)。,在整理現(xiàn)有諸多論點的基礎上,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筆者又從文化學層面對《桃花源記》進行了深入研究②詳見拙作:《陶淵明〈桃花源記〉小考—在“世俗”和“超俗”之間》,《中國讀書人的政治和文學—林田慎之助古稀紀念文集》創(chuàng)文社,2002年9月版。。

      《桃花源記》一方面描寫了與為逃避政治混亂而隱居“避世山野”的歷史事實相關的內(nèi)容,另一方面也的確與當時民間流傳的“民間故事”有關。此外,一海知義先生的“虛構”之說也具有相當?shù)恼f服力。

      但是,自從三浦國雄先生在兩篇論文③詳見三浦國雄:《洞天福地小論》(《東方宗教》六一,1998年版)、《洞庭湖和洞庭山》(《月刊百科》二五〇,1983年)。中提出“洞天思想”“洞窟探訪故事”,以及1991年內(nèi)山知也先生④詳見內(nèi)山知也:《〈桃花源記〉的構造和洞天思想》,《大東文化大學?漢學會志》三〇,1991年。論述過之后,便成了離開了“洞天思想”“洞窟探訪故事”幾乎就無法解讀《桃花源記》的局面。筆者認為,在三浦和內(nèi)山兩位先生的論證中,指出《桃花源記》中有“洞天”或“洞窟”這一要素,開拓了根據(jù)文章前后脈絡來解讀《桃花源記》的思路。

      三浦先生以論述“洞天思想”為主要目的,雖言及《桃花源記》的部分甚少,但是他第一次提出了《桃花源記》是“洞天故事脫胎換骨”的觀點⑤羅路夫?斯坦《盆栽和宇宙》(SERIKA書房1985年版)中略有提示,但是第一次明確提出這個觀點的是三浦先生。。三浦先生的論文發(fā)表八年后,內(nèi)山先生對《桃花源記》與“洞天思想”或“洞窟探訪故事”的關系進行了正式的論述。內(nèi)山先生認為:“桃花源”是存在于洞穴中的世界,這個洞穴世界是東晉時代“洞天”思想的反映及變形,《桃花源記》是借用“洞窟探訪”故事群的主題創(chuàng)作的小說。

      內(nèi)山先生的論述有幾個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在于以下三點:首先,內(nèi)山先生的論述中只是用了“洞窟”這個共同點,他把《桃花源記》和“洞窟探訪故事”群捆綁起來。也就是說并沒有注意到《桃花源記》和“洞窟探訪故事”群的差異。其次,《桃花源記》不僅收錄于《搜神后記》中,也被收錄在《陶淵明集》中,內(nèi)山先生對這一事實的考察不夠充分。雖然與《搜神后記》開頭的“洞窟探訪故事”群做了比較研究,但是完全沒有與《陶淵明集》中的其他作品進行比較。最后,關于《桃花源記》主題這一問題,內(nèi)山先生本人對此的解答也有自相矛盾之處。這三個問題都有待于進一步探究。

      本文將就《桃花源記》和“洞窟探訪故事”群的“同一性”和“差異性”進行探討。

      對“仙境故事”的特征,小川環(huán)樹先生的《中國的樂園表象》[1]作了概括:其一,通常仙境的所在都被設定在山林深處,但是也有人漂流到海上的荒島的故事;其二,在許多故事中,在到達仙境之前必須通過一段洞穴;其三,得到仙藥或者吃其他食物;其四,在仙境遇見美女后結為夫婦;其五,到達仙境的人一般都被授予法術或者得到有形的贈品;其六,到達仙境的人往往會懷念家鄉(xiāng),或被高層次的人勸歸;其七,很多故事都強調(diào)仙境內(nèi)時間的流逝速度;其八,回到人間后還能不能再度回到仙境?大多數(shù)的情況是回到人間后再次尋找仙境卻無所得。

      在這些特征中,《桃花源記》符合第一、第二以及第八點,而其他的五點都不符合。也就是說,比較“洞窟探訪故事”群,《桃花源記》所敘說的故事只有到達洞窟的過程,從洞口到洞內(nèi)的情況,以及最后出洞的過程是相同的。關鍵的洞內(nèi)的事情似乎沒有一個相同點。

      嚴格來說,小川先生研究的是“仙境故事”,而非“洞窟探訪故事”?!跋删彻适隆钡姆懂牳鼜V泛,“洞窟探訪故事”屬于其中之一。為了明確《桃花源記》的特征,必須詳細探討它與其他的“洞窟探訪故事”的“同一性”和“差異性”。筆者根據(jù)《桃花源記》與小川標準的五點不同,從七個層面探討二者的差異性。

      一、異界的出場人物及其服飾

      在《桃花源記》中,關于“漁人”進入“桃花源”后最初見到的人物是“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2],有“老人”和“小孩”。在“洞窟探訪故事”中,也常有“老人”和“小孩”出場。但“洞窟探訪故事”中的“老人”和“小孩”卻不是黃發(fā)、垂髫的普通人,而是“仙人”或者“神童”。劉敬叔《異苑》卷五撰記:

      昔有人乘馬山行,遙望岫里有二老翁相對樗蒲,遂下馬造焉。以策柱地而觀之,自謂俄頃,視其馬鞭,摧然已爛。顧瞻其馬,鞍骸枯朽。既還至家,無復親屬,一慟而絕。[3]48

      這里的“二老翁”絕非普通的老人,而是存在于不同世界、不同時空中的人,也就是“仙人”?!队详栯s俎》前集卷之二中收錄了類似的故事:

      衛(wèi)國縣西南有瓜穴,冬夏常出水,望之如練,時有瓜葉出焉。相傳苻秦時有李班者,頗好道術,入穴中行可三百步,廓然有宮宇,床榻上有經(jīng)書。見二人對坐,須發(fā)皓白。班前拜于床下,一人顧曰:“卿可還,無宜久住?!卑噢o出。至穴口,有瓜數(shù)個,欲取,乃化為石。尋故道得還。至家,家人云:“班去來已經(jīng)四十年矣。”[4]10-11

      文中瓜穴中須發(fā)皓白的“二人”,無疑也是神仙中人。但在《桃花源記》中出場的“老人”則是在田園中“怡然自得”的沒有任何異常的農(nóng)家“老人”。另外,《桃花源記》中與“老人”一起“怡然自得”的“垂髫”也只是農(nóng)家的“小孩”。而“洞窟探訪故事”中的“孩子”當然不是農(nóng)家的“小孩”,而是具有超能力的、不可思議的“神娃”。《述異記》上卷和《水經(jīng)注》卷四十同時收錄的《石室山》故事中就有這樣的“神娃”。

      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zhì)伐木至,見童子數(shù)人棋而歌。質(zhì)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zhì)。如棗核。質(zhì)含之不覺饑。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zhì)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時人。[5]10

      食“棗核”之類的東西而不感到饑餓,有超能力的不是“童子”而是“棗核”,可是即使如此,找到這種神奇食物贈與人的事情的確不是普通農(nóng)民的“小孩”能做到的事情。這樣看來,這里出現(xiàn)的“童子”是“神童”,也就是“仙人”的“童子”。

      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老人”“小孩”都被認為是一種特殊而神圣的存在,這已成為共識。關于這一點,大室干雄先生、鐮田東二先生及中野美代子女士有詳細的論述①大室干雄:《圍棋的民間傳說學》,SERIKA書房1977年版;鐮田東二:《翁童論》,新曜社1988年版;中野美代子:《仙境和色情文學》,青土社1989年版。。

      除了“老人”“小孩”之外,也有“仙女”或“神女”作為“洞窟”里住的另一種人物登場?!队拿麂洝分兴龅膭⒊?、阮肇的故事很有代表性:

      漢明帝永平五年,剡縣劉晨、阮肇共入天臺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經(jīng)十余日,糧食乏盡,饑餒殆死。遙望山上,有一桃樹,大有子實;而絕巖邃澗,永無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數(shù)枚,而饑止體充。復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見蕪菁葉從山腹出,甚鮮新,復一杯流出,有胡麻飯摻。相謂曰:“此知去人徑不遠?!北愎矝]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邊有二女子,姿質(zhì)妙絕,見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劉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來?!背?、肇既不識之,緣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舊,乃相見忻喜。問:“來何晚邪?”因邀還家。其家銅瓦屋,南壁及東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絳羅帳,帳角懸鈴,金銀交錯,床頭各有十侍婢,便敕云:“劉、阮二郎經(jīng)涉山阻,向雖得瓊實,猶尚虛弊,可速作食?!笔澈轱垺⑸窖蚋?、牛肉,甚甘美。食畢行酒,有一群女來,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賀汝婿來?!本聘首鳂罚瑒⑷钚啦澜徊?。至暮,令各就一帳宿,女往就之,言聲清婉,令人忘憂。至十日后欲求還去,女云:“君已來是,宿福所牽,何復欲還邪?”遂停半年。氣候草木是春時,百鳥啼鳴,更懷悲思,求歸甚苦。女曰:“罪牽君,當可如何?”遂呼前來女子,有三四十人,集會奏樂,共送劉阮,指示還路。既出,親舊零落,邑屋改異,無復相識。問訊得七世孫,傳聞上世入山,迷不得歸。至晉太元八年,忽復去,不知何所。[6]1-2

      劉晨、阮肇與這兩個“資質(zhì)妙絕”的女子生活了半年,從生活的場景可以看出,她們過的當然不是普通農(nóng)婦的生活。中野美代子女士把這種生活場景比喻為“妓樓”②中野美代子:《仙境和色情文學》,青土社1989年版。,筆者也基本贊同這個觀點。但從表面來看,這只是以故事的形式記述的“仙女”之館,故在這里我們還是按照原意理解為“仙女”之館。

      《桃花源記》中出現(xiàn)的“男女”是普通的農(nóng)民,沒有“仙女”“神女”登場。更重要的是在“洞窟探訪故事”中,洞窟內(nèi)的居民里沒有普通農(nóng)民出現(xiàn)。上述內(nèi)容可用表1來總結:

      表1 “洞窟探訪故事”和《桃花源記》出場人物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桃花源”中居住的人和“洞窟探訪故事”中居住在“洞窟”中的居民是完全沒有共同點的。更確切地說,不僅沒有共同點,甚至可以說是相互排斥的。

      住在“桃花源”中的農(nóng)民和“洞窟探訪故事”中的“洞窟”里的人有一個很大的區(qū)別,那就是他們穿的服裝。“洞窟探訪故事”中的人物所穿的衣服有一個特征—奇異。

      任昉《述異記》中的“洞窟探訪故事”記載了一位身著“通身黃衣”的奇異人物:

      南康樗都縣西,沿江有石室,名夢口穴。嘗有船人,遇一人,通身黃衣,擔兩籠黃瓜,求寄載過,至岸下,此人唾盤上,徑下崖,直入石穴中。船主初甚忿之,見其人入石,始知異。視盤上唾,悉是金矣。[5]8

      《搜神記》卷十一撰述的故事中,出現(xiàn)了由青鳥、蟬變身的身著青衣的童子:

      顏含,字弘都。次嫂樊氏,因疾失明,醫(yī)人疏方,須蚺蛇膽,而尋求備至,無由得之。含憂嘆累時。賞畫獨坐,忽有一青衣童子,年可十三四,持一青蘘授含。含開視,乃蛇膽也。童子逡巡出戶,化成青鳥飛去。得膽,藥成,嫂病即愈。[7]101

      還有一些故事,雖然不是“洞窟內(nèi)的居民”,但有身穿“赭衣”也就是“紅色衣服”的童子。

      晉義熙五年,彭城劉澄常見鬼。及為左衛(wèi)司馬,與將軍巢營廨宇相接。澄夜相就坐語,見一小兒,赭衣,手把赤幟,團團似芙蓉花。數(shù)日,巢大遭火。[6]127

      那么,在“桃花源”中居住的人穿的是什么服裝呢?有關的記述非常少,只有前文引用過的“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眾所周知,關于這里用來比喻“男女衣著”的“外人”一詞是有爭論的。但筆者認為,像引起這個爭論的一海先生的論證①詳見一海知義:《外人考—〈桃花源記〉瑣記》,《漢文教室》四五,1959年。以及內(nèi)山先生的論證②詳見內(nèi)山知也:《〈桃花源記〉的構造和洞天思想》,《大東文化大學?漢學會志》三〇,1991年。所主張的一樣,這里的“外人”必須解釋為“桃花源”以外的人③《桃花源記》中三次出現(xiàn)“外人”一詞。其中有關第一次出現(xiàn)的“外人”該如何解釋?自從一海先生的論文發(fā)表以來爭論不斷。而現(xiàn)階段也沒有得出最終結論。筆者認為,解決此問題的關鍵在于有關“洞窟探訪故事”中居民的“衣服”的記載。筆者有關這方面的論述《陶淵明〈桃花源記〉小考—關于“外人”》一文正在執(zhí)筆中。在著眼于論述“洞窟探訪故事”的居民身著“衣服”的論文中,坂口三樹先生寫了一篇《桃花源記“外人”贅說》(《漢文教室》一八〇,1995年)。但是坂口先生只取了“洞窟探訪故事”的“袁相?根碩”的故事分析,沒有將《桃花源記》置于“洞窟探訪故事”群中進行研究,所以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

      如果像一海先生和內(nèi)山先生所論述的那樣,“外人”解釋為“桃花源”以外的人,那么這些人物的服裝應該和“漁人”或“農(nóng)民”的著裝相同。至少這些人物的服裝不具備異界人物穿著“青衣”“黃衣”或“紅衣”的特征。

      二、食物

      小川先生提出的“仙境故事”的第三個特征是“得到仙藥或者吃其他食物”?!搬愿呱健惫适戮途哂羞@樣的特征。

      嵩高山北有大穴,莫測其深。百姓歲時游觀。晉初,嘗有一人誤墮穴中。同輩冀其不死,投食于穴中。墜者得之,為尋穴而行。計可十余日,忽然見明。又有草屋,中有二人對坐圍棋。局下有一杯白飲。墜者告以饑渴,棋者曰:“可飲此?!彼祜嬛瑲饬κ?。棋者曰:“汝欲停此否?”墜者不愿停。棋者曰:“從此西行,有天井,其中多蛟龍。但投身入井,自當出。若餓,取井中物食?!眽嬚呷缪裕肽暝S,乃出蜀中。歸洛下,問張華,華曰:“此仙館大夫,所飲者玉漿也,所食者,龍穴石髓也?!盵8]2

      這是《搜神后記》的第一個“洞窟探訪故事”。落入洞窟的人看到兩個正在下圍棋的人,正看著突然覺得肚子餓了,便告知下圍棋者,其中一個人便給了他“白飲”。從洞窟出來之前,被告知“若餓,取井中物食”,隨后他便照做了。回去后問張華才知道,這些食物是“瓊漿”和“龍穴石髓”。

      無論是上面故事中的“棗核”一樣的東西,還是“桃的果實”,抑或是“仙藥”,都具有“神圣”的性質(zhì),絕非一般普通的食物。

      《桃花源記》出現(xiàn)的食物卻是“設酒殺雞作食”,對農(nóng)民來說,這是招待客人或者慶祝喜事的時候才會吃的食物,桃花源的食物不是具有特殊“力量”的“神圣”的食物。

      三、勸歸和懷鄉(xiāng)

      根據(jù)小川先生的觀點,探訪樂園的故事都有勸歸并懷鄉(xiāng)的特征。探園的人不僅自己懷鄉(xiāng),樂園的人們還催促外來者回鄉(xiāng)。劉晨、阮肇的故事有“至十日后,欲求還去”,只是這個時候遇到“仙女”而未能回鄉(xiāng)。后來過了半年再次產(chǎn)生回鄉(xiāng)的念頭,卻“求歸甚苦”。這顯然是“懷鄉(xiāng)”的表現(xiàn)。

      此外,還有外來人雖想留下卻因為命運而不能留下的情節(jié)。如《幽明錄》中有以下的故事,故事從主人公掉入“洛下”的“洞穴”說起。

      漢時,洛下有一洞穴,其深不測。有一婦人欲殺夫,謂夫曰:“未嘗見此穴?!狈蜃阅嬉曋裂?,婦遂推下,經(jīng)多時至底。婦于后擲飯物,如欲祭之。此人當時顛墜恍忽,良久乃蘇,得飯食之,氣力稍強。周皇覓路,仍得一穴,便匍匐從就,崎嶇反側,行數(shù)十里,穴小寬,亦有微明,遂得寬平廣遠之地。步行百余里,覺所踐如塵,而聞粳米香,啖之,芬美過之,于以充饑,即裹以為糧,緣穴行而食此物。既盡,復過如泥者,味似向塵,又赍以去。所歷幽遠,里數(shù)難詳,就明廣而食所赍盡。便入一都,郛郭修整,宮館壯麗,臺樹房宇,悉以金魄為飾,雖無日月,而明逾三光;人皆長三丈,被羽衣,奏奇樂,非世間所聞。便告請求哀,長人語令前去,從命前進。凡過如此者九處。最后所至,苦告饑餒。長人入,指中庭一大柏樹近百圍,下有一羊,令跪捋羊須。初得一珠,長人取之,次捋亦取。后捋令啖食,即得療饑。請問九處之名,求停不去。答曰:“君命不得停,還問張華,當悉此閑?!贝巳吮銖碗S穴而行,遂得出交郡。往還六七年間,即歸洛。問華,以所得二物視之。華云:“如塵者,是黃河龍涎;似泥者,是昆山下泥。九處地仙名九館大夫,羊為癡龍。其初一珠,食之與天地等壽,次者延年,后者充饑而已。”[6]23-24

      “請問九處之名,求停不去。答曰:‘君命不得停?!币痪渚褪窍肓粝露桓嬷坏昧?,故而被催促回鄉(xiāng)的情節(jié)。

      而《桃花源記》只有“停數(shù)日,辭去”一句,被催促回鄉(xiāng)或是懷念家鄉(xiāng)的情節(jié)都沒有出現(xiàn)。關于這些內(nèi)容在《桃花源記》中是只字未提的。

      四、贈品

      小川先生的《中國的樂園表象》中第五個特征是到達仙境的人一般都被授予法術或者有形的贈品。在袁相、根碩的故事中有此情節(jié)。

      會稽剡縣民袁相、根碩二人獵,經(jīng)深山重嶺甚多,見一群山羊六七頭,逐之。經(jīng)一石橋,甚狹而峻。羊去,根等亦隨渡,向絕崖。崖正赤壁立,名曰赤城。上有水流下,廣狹如疋布。剡人謂之瀑布。羊徑有山穴如門,豁然而過。既入,內(nèi)甚平敞,草木皆香。有一小屋,二女子住其中,年皆十五六,容色甚美,著青衣。一名瑩珠,一名潔玉。見二人至,欣然云:“早望汝來?!彼鞛槭壹?。忽二女出行,云:“復有得婿者,往慶之。”曳履于絕巖上行,瑯瑯然。二人思歸,潛去。歸路二女已知,追還。乃謂曰:“自可去。”乃以一腕囊與根等,語曰:“慎勿開也。”于是乃歸。后出行,家人開視其囊,囊如蓮花,一重去,復一重,至五,盡;中有小青鳥,飛去。根還,知此,悵然而已。后根于田中耕,家依常餉之,見在田中不動;就視,但有殼如蟬蛻也。[8]2-3

      在“乃以一腕囊與根等”的情節(jié)中,“腕囊”應該指的是手提袋。雖然二女子對根碩說“慎勿開也”,可在他外出時,他的妻子(家人)打開了這個袋子。里面有一只青鳥,打開后就飛走了。袁相和根碩遇到的美麗女子穿的是“青衣”,那么這只青鳥應該是這個女子的化身了??偟膩碚f,袁相和根碩是帶著仙女所給的禮物回鄉(xiāng)的。

      可是,在《桃花源記》中既沒有“漁人”被授予“法術”的情節(jié),也沒有得到“贈品”。最后得到的只有“不足為外人道”這句委婉的“禁令”。

      五、時間的流逝

      “洞窟探訪故事”的一個最大的特征就是“洞窟”內(nèi)的時間流逝與“洞窟”外相比異常迅速。前文“石室山(王質(zhì))”的故事中有“質(zhì)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時人”[5]10之語,《異苑》卷五的“樗浦仙人”故事中也有“自謂俄頃,視其馬鞭,摧然已爛。顧瞻其馬,鞍骸枯朽。既還至家,無復親屬”[3]48的描述。葛洪的《神仙傳》卷六撰述的“呂恭”的故事中不僅提到“洞窟”中時間的速度與外面相比異常之快,而且還明確記述了快速的程度。

      呂恭,字文敬,少好服食。將一奴一婢,于太行山中采藥。忽見三人在谷中,問恭曰:“子好長生乎,乃勤苦艱險如是耶?”恭曰:“實好長生,而不遇良方,故采服此藥,冀有微益耳?!币蝗嗽唬骸拔倚諈?,字文起?!贝我蝗嗽唬骸拔倚諏O,字文陽?!贝我蝗嗽唬骸拔倚胀?,字文上。”三人皆太清太和府仙人也?!皶r來采藥,當以成新學者。公既與我同姓,又字得吾半支,此是公命當應長生也。若能隨我采藥,語公不死之方?!惫Ъ窗菰唬骸坝行业糜鱿扇耍职等嘧?,不足教授耳。若見采收,是更生之愿也。”即隨仙人去二日,乃授恭秘方一首,因遣恭去曰:“可視鄉(xiāng)里。”恭即拜辭,三人語恭曰:“公來二日,人間已二百年矣。”恭歸家,但見空宅,子孫無復一人也。乃見鄉(xiāng)里數(shù)世后人趙輔者,問呂恭家人皆何所在。輔曰:“君從何來?乃問此久遠人也。吾昔聞先人說云,昔有呂恭者,持奴婢入太行山采藥,遂不復還,以為虎狼所食,已二百余年矣。恭有數(shù)世子孫呂習者,居在城東十數(shù)里,作道士,民多奉事之。推求易得耳?!惫С休o言,到習家,扣門問訊。奴出,問公從何來?恭曰:“此是我家,我昔隨仙人去,至今一二百余年。”習聞之驚喜,跣出拜曰:“仙人來歸,悲喜不能自勝?!惫蛞陨穹绞诹暥?。習已年八十,服之即還少壯,至二百歲,乃入山中。子孫世世不復老死。[9]

      從“公來二日,人間已二百年矣”內(nèi)容可知,“仙界”里的一天相當于“人間”的百年。故事后面記載了主人公二百年后回到家鄉(xiāng)的情況。前文所引《酉陽雜俎》中“瓜穴”的故事等很多神仙故事的時間流逝速度也如此。

      而在“桃花源”中,時間流逝的速度跟我們所在的“人間”毫無差別。“漁人”進入“桃花源”與離開“桃花源”的時間速度是相同的?!疤一ㄔ础钡臅r間流逝速度和外部世界是完全一樣的。

      六、空間位置

      在有的“洞窟探訪故事”中,空間位置的移動也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如前文《搜神后記》中嵩高山的故事講到“墜者如言,半年許,乃出蜀中”,掉入“嵩高山”以“北”的“大穴”中的男子經(jīng)過了“半年許”才最終到了“蜀”地?!队拿麂洝分心凶拥羧搿奥逑隆钡摹岸囱ā钡墓适轮?,也有難以置信的空間移動,故事講到“此人便復隨穴而行,遂得出交郡。往還六七年間,即歸洛”[6]23-24,他最后是從“交郡”即現(xiàn)在的越南河內(nèi)出來的。也就是說這個“洞窟”從“嵩高山”通到“蜀”,或是從“洛下”通到“交郡”的。關于這點,三浦先生在《洞天福地小論》中提到“地下世界中地脈縱橫相通,各個洞窟也因此相連,進而形成各個獨立的地下王國”①三浦國雄:《洞天福地小論》,見《中國人的方位觀念—洞窟?風水?壺中天》(平凡社選書一二七),平凡社1988年版,第89頁。。

      《桃花源記》中空間位置是怎樣的呢?無需明說便發(fā)現(xiàn)它根本沒有任何特殊之處。“漁人”進出都是在同一空間里。然后“及郡下”,去太守那里詳細講述其遭遇。

      七、內(nèi)部空間

      關于洞窟內(nèi)部空間的特征,雖然小川先生沒有列出,但這是與《桃花源記》的本質(zhì)相關的特征,也是在將《桃花源記》和“洞窟探訪故事”作比較時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

      顯而易見,“桃花源”的內(nèi)部空間是“田園”。內(nèi)山先生指出,“桃花源記”是借用了“洞天”故事群的主題后創(chuàng)作的小說?!端焉窈笥洝分性唷⒏T的故事有“既入內(nèi),甚平敞,草木皆香”的描寫,《幽冥錄》中“洛下洞穴”的故事有“遂得寬平廣遠之地”的描寫,這些大致都與《桃花源記》中的“土地平曠”“有良田美池”內(nèi)容相同?!端焉窈笥洝肪硪挥羞@樣的描寫:

      滎陽人姓何,忘其名,有名聞士也。荊州辟為別駕,不就,隱遁養(yǎng)志。常至田舍,人收獲在場上。忽有一人,長丈余,蕭疏單衣,角巾,來詣之,翩翩舉其兩手,并舞而來。語何云:“君曾見《韶舞》不?此是《韶舞》?!鼻椅枨胰?。何尋逐,徑向一山。山有穴,才容一人。其人命入穴,何亦隨之入。初甚急,前輒閑曠,便失人,見有良田數(shù)十頃。何遂墾作,以為世業(yè)。子孫至今賴之。[8]3

      在這篇故事中,洞窟中有“良田”,子子孫孫都靠這“良田”生存。從這點來看的確與“桃花源”的內(nèi)部世界非常相像。但也有兩點很大的不同。一個是這篇故事中沒有《桃花源記》中背約而不能再返仙境的故事結構。另一個是就“內(nèi)部空間”來講,桃花源是與世隔絕的。雖然如此,僅就“有良田數(shù)十頃。何遂墾作,以為世業(yè)。子孫至今賴之”這點來看的確與“桃花源”很相似,而大多數(shù)的“洞窟探訪故事”群中都沒有類似的內(nèi)部空間。

      “洞窟探訪故事”的“洞窟”內(nèi)部空間都是“仙境”,或者是相當于“仙境”的空間,而不是“桃花源”里普通農(nóng)民和平生活的“田園”。所以,“桃花源”的世界在“洞窟探訪故事”群中是個特殊的世界。

      八、結語

      以上筆者就《桃花源記》和“仙境故事”—“洞窟探訪故事”—的不同點按照《桃花源記》的結構順序分七個方面進行了研討。表2是對以上內(nèi)容的總結,通過這個表可以讓讀者一目了然地理解《桃花源記》和“洞窟探訪故事”的性質(zhì)到底有何不同。

      表2 “洞窟探訪故事”和《桃花源記》的特征比較

      前文談到,內(nèi)山先生認為“《桃花源記》是借用‘洞窟探訪故事’群中的主題而重新構成的小說”。然而,從本篇的研究來看可得到以下結論:進入洞窟之前的過程、從洞窟入口進入洞窟內(nèi)部的情況以及最后出洞的情形的確都是相同的。但是,這只不過是在“洞窟探訪”結構上的一致,并未涉及《桃花源記》的本質(zhì)內(nèi)容。就其本質(zhì)來講,可以說幾乎沒有一處相同點。

      內(nèi)山先生所提出的觀點只是就結構來說的,所謂結構是指入洞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然后出洞,出去之后因為違背了對外人保密的約定而無法再次返回這一完整的過程?!短一ㄔ从洝分挥性谶@個結構上與其他“故事”相同,而《桃花源記》的“桃花源”中富裕的農(nóng)村、與世隔絕的農(nóng)民們、恬靜的生活等情節(jié)在“洞窟探訪故事”群中是完全沒有的。

      前文談到內(nèi)山先生的論述存在三個問題:其一,內(nèi)山先生僅用“洞窟”這一共同點就把《桃花源記》和“洞窟探訪故事”群捆綁起來,完全沒有注意到二者的差異。其二,《桃花源記》不僅是《搜神后記》的一篇,也被收錄在了《陶淵明集》中,這個看似理所當然的事實沒有得以充分的考察。雖然將其與《搜神后記》開頭的“洞窟探訪故事”群進行了比較研究,但沒有比較研究《桃花源記》與《陶淵明集》中的其他作品。其三,關于《桃花源記》表現(xiàn)的主題,內(nèi)山先生有關的言論頗有矛盾之處。

      關于這些問題,筆者在《陶淵明〈桃花源記〉小考—在“世俗”和“超俗”之間》①詳見拙作:《陶淵明〈桃花源記〉小考—在“世俗”和“超俗”之間》,見《中國讀書人的政治和文學—林田慎之助古稀紀念文集》,創(chuàng)文社2002年版。一文中進行了研討。

      猜你喜歡
      桃花源記洞窟仙境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記
      盛夏,享一場浪漫的“仙境”之旅
      金橋(2022年7期)2022-07-22 08:33:12
      茶山仙境
      中國慈善家(2020年6期)2020-09-12 06:42:39
      《桃花源記》
      洞窟驚魂
      洞窟驚魂
      《麥積山石窟初期洞窟調(diào)查與研究》介評
      敦煌學輯刊(2017年2期)2017-11-09 03:02:41
      名家硬筆抒寫《桃花源記》
      中國篆刻(2017年5期)2017-07-18 11:09:30
      漫步在冬日仙境
      中華家教(2017年2期)2017-03-01 16:35:58
      冬日仙境
      金秀| 广安市| 井冈山市| 松潘县| 萨迦县| 贵州省| 绥滨县| 都匀市| 和平县| 余江县| 台南县| 田东县| 宁城县| 定陶县| 巍山| 清丰县| 家居| 汪清县| 盐津县| 顺昌县| 赤水市| 怀安县| 天门市| 古蔺县| 吐鲁番市| 云和县| 炉霍县| 青铜峡市| 湖口县| 永福县| 富源县| 邵东县| 桂平市| 镇江市| 大庆市| 吴桥县| 鄂尔多斯市| 平乐县| 福建省| 伊春市|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