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曉波
黛玉是個好老師。
當然,黛玉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老師,因為按如今教育部的規(guī)定,她既沒有教師資格證,更沒有學(xué)校的正式編制,自然不能持證上崗,但她教香菱作詩的過程,卻給我們當教師的留下了許多有益的啟示。她對香菱的指導(dǎo),與香菱的討論,并鼓勵香菱大膽實踐作詩,還真有一些名師的風(fēng)范。順便補充一句,詩不叫寫,而叫作。詩為作,詞為填,聯(lián)為撰,而文章叫作寫。
黛玉給香菱進行指導(dǎo)并討論之后,讓香菱明白了詩的“三昧”,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語文學(xué)科的性質(zhì),有很大部分是由作文決定的,否則,高考也不會給作文60分。一個人的語文能力,很大部分也是由寫作能力決定的,一篇文章見語文嘛。所以香菱主動要求黛玉給她布置一個題目,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黛玉說:“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謅一首,未謅成;你就來作一首來。十四寒的韻,由你愛用那幾個字去?!摈煊癫贾玫念}目挺普通的,就一司空見慣的“月”字。其實,作詩如同寫作文,作文要得高分,關(guān)鍵不是寫什么,而是怎么寫。我們?nèi)缃竦母呖?,很多語文老師不研究作文怎么寫,語言如何運用,而是熱衷于研究對策,猜測高考命什么題目,估摸也是受了專家名師的影響吧!從市到省,年年要開許多高考研討會,聽過許多專家名師的報告,大多以解釋政策為主。高考今年這樣命題,就解釋如何正面而巧妙地傳遞核心價值;明天政策變了,又解釋如何直觀而策略地體現(xiàn)教育理念……這對于渴望迅速成名的老師,麻煩大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來一些自稱是最先進的教學(xué)理念、教學(xué)方法,你到底是信還是不信呢?是要跟還是不跟呢?其實,不管命題人命個什么樣的作文題目,能寫好一篇文章歸根到底是一個使用語言的能力問題,可惜的是很少有專家名師在這方面用點力。
黛玉指導(dǎo)作詩,還用貶己之方法激勵學(xué)生,把自己的“下水作詩”說成“謅”,而且還“未謅成”,鼓勵香菱大膽去寫。她不給初學(xué)作詩的香菱太多的限制,只規(guī)定韻腳,愛用什么字,全由香菱自己決定。愛爾蘭詩人葉芝說過:學(xué)習(xí)不是填滿水桶,而是點燃火焰。一個好老師,就是在學(xué)生的心中點燃了火焰,引發(fā)了他們思維的大爆炸。對于一個詩學(xué)根基很淺的人來說,最需要沖破規(guī)范,放膽去寫。黛玉的鼓勵對香菱消除畏難情緒,樹立寫作信心起到了很大作用。當然,香菱也不像如今的考生,她沒有背著考試的包袱,心態(tài)輕松,小試牛刀,很快就“謅”出了平生的第一首詩。
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
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
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第一首詩看完,黛玉笑道:“意思卻有,只是措詞不雅。皆因你看的詩少,被他縛住了。把這首丟開,再作一首。只管放開膽子去作。”學(xué)生作詩,老師的點評很關(guān)鍵。黛玉不愧行家,點評精準,指出香菱的癥結(jié)所在:一是“措辭不雅”,二是“被他縛住”;根子還在“看的詩少”,即肚子里貨少,作詩時就會捉襟見肘,饔飧不繼。先說“措辭不雅”。我們都知道文學(xué)是語言的藝術(shù),而最純粹的語言藝術(shù)就是詩詞。詩詞和小說散文都不一樣,它最重要的就是凝練的語言形式。故而,詩詞天然具有潔僻,甭說臟字了,連粗糙俗濫的文字也忍受不了。李漁就說過,詩詞“貴典雅而賤粗俗,宜蘊藉而忌分明?!钡溲偶凑啥f重,優(yōu)美而不粗俗。香菱的處女作雖然較為準確地寫出了月的形狀,但“懸玉鏡”“掛冰盤”“燒銀燭”等皆為套語,即朱光潛先生所言之“套板反應(yīng)”?!白髟娦枰?lián)想,而聯(lián)想起于習(xí)慣,習(xí)慣老是喜歡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就都跟著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濫?!边@首詩在遣詞造句上就跌入俗套。
再說說“被他(題目)縛住”。按理說作詩也好,寫文章也罷,都應(yīng)該扣緊題目而作而寫。人家讓你寫雞,你就不能寫成鴨;人家讓你寫花,你就不能寫成草,但是,寫雞如果只盯著雞,寫花如果只盯著花,也不會寫好。沒有鴨步鵝行的對比,很難突出雞之昂首踱步;沒有蓬蒿蕭艾的襯托,也很難寫出花之芳姿綽約。香菱這首詩就是被題目束縛住了,首句就直接寫月,而后句句不離“月”,而且只是在月的形狀上做文章,結(jié)果顯得呆板,不夠空靈;淺露直白,缺少蘊藉。所以黛玉才指出“被他(月)縛住了”。這其實就是初學(xué)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即緊緊扣題,生怕離題,實多虛少,宕不出去。
香菱初學(xué)詩,曾向黛玉提到自己最喜陸放翁的“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一句時,黛玉就提醒她說,“斷不可學(xué)這樣的詩”“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xué)不出來的”。錢穆先生認為“放翁這兩句詩,對得很工整。其實則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沒有人?!倍懔膺@首詩也是字面堆砌,雖然有“詩人助興”“野客添愁”之語,看似寫詩人和游子看月的感受,卻仍是了無新意的套話,沒有融入詩人自己的情感體驗。寫詩要求放空心靈,出手才能輕靈灑脫;而初學(xué)者常常容易拘謹。因此黛玉再次鼓勵香菱放下包袱,把這首丟開,“只管放開膽子去作”,自由發(fā)揮。在黛玉的鼓勵下,香菱絞盡腦汁作詩,很快就交出了第二首。
非銀非水映窗寒,試看晴空護玉盤。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
只疑殘粉涂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
夢醒西樓人跡絕,余容猶可隔簾看。
對這首詩,黛玉給予了肯定,說難為她能寫成這樣,“只是還不好。這一首過于穿鑿了?!摈煊袢詢烧Z就點準要害,即“過于穿鑿”。這首詩有了靈動感:如“非銀非水映窗寒”“香欲染”“恍若輕霜抹玉欄”“余容猶可隔簾看”等,都試圖把月烘托出來,而不直接寫來,應(yīng)該說已經(jīng)有些詩味,但“殘粉涂金砌”“輕霜抹玉欄”之類的句子,刻意追求所謂“雅”,就顯得牽強、生硬。黛玉的點評言簡意賅,針對性強,讓香菱明白了自己作詩的癥結(jié)所在,一步步將學(xué)生的思維引領(lǐng)到該去的地方。聯(lián)想我們不少老師批閱作文,省力者就寫一“閱”字,半小時就“閱”完50本作文。較為努力者寫幾句套話,諸如“字跡工整”“結(jié)構(gòu)完整”“中心突出”“語言通順”等,皆為隔靴搔癢,了無用處。黛玉要求香菱,“還得另作?!笨梢妼懽魇且患嗖钍拢幢阌辛藢懽鞯母袷教茁?,但是真正寫作者去寫的時候,一是受閱讀廣度、深度的影響,二是寫作需要將心中所想所感落成筆墨。落筆的確是一件苦差事。香菱嘔心瀝血,如癡如醉地作詩,終于交出了第三首詠月詩。
精華欲掩料應(yīng)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yīng)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這首詩不僅是黛玉,眾人看了也都說是好詩:“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北戎皟墒?,這一首主要是“新巧有意趣”。這首詩究竟好在哪里呢?好在它不僅繪色(首聯(lián)),更有了“摹形”(頷聯(lián)),不僅寫了滿月,“一片砧敲”,同時也寫了殘月,“半輪雞唱”。而寫月實是為了寫人,(頸聯(lián)尾聯(lián))這樣就跳出了寫月的框子,將月亮的描寫與一種情感的描繪統(tǒng)一起來。古人云,寫景要顯,抒情要隱。情感就像流動在脈管里的血液,如果流在脈管外那就糟了,成腦溢血了。香菱明寫月的陰晴圓缺,暗寫人的悲歡離合,月是實寫,人為虛寫,虛實相照,情景相生,比之前兩首,作法新奇。尾聯(lián)“博得嫦娥應(yīng)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描繪出一個夜倚欄桿的思婦形象。通過一句反問,直接抒情,說出了“不得團圓”的遺憾和憤懣。而“我”借問嫦娥,既是點明問月,也給人一種命運相似的唏噓感。一般而言,衡量詠物詩的高下,主要看寓意之深淺。沒有寓意的詠物詩,那僅是一個謎語而已。劉熙載在《藝概》中說:“詠物隱然只是詠懷,蓋個中有我也?!钡龅健凹那樯?,寓托宜新”是不容易的,要使詩詞能表達出弦外音詩外味,就更非尋常了。香菱這首詩最大的優(yōu)點,是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與身世,立意就明顯高于前兩首,也符合了黛玉所說的“不以詞害意”。
黛玉指點香菱作詩,循循善誘,看出癥結(jié),及時指導(dǎo),準確點評。如果老師總是在作文本上寫幾句不痛不癢的空話,學(xué)生的一點悟性,一點靈氣,遲早都會泯滅。當然,你也可以說,如今的高考明確表示“文體不限”但“詩歌除外”。竊以為,在各種文體里面,詩歌很可能最考驗一個寫作者的才華了;但詩歌能體現(xiàn)才華,并不等于寫詩的人都有才華,才華是種稀缺資源,不是人人都有的。詩歌不是知識,不是對事物的研究,而是在表現(xiàn)語言的能力。一切語言文學(xué)中,詩歌語言達到了極致,是對語言的一種頂級訓(xùn)練。對中學(xué)生而言,寫舊體詩實際意義不大,但它是一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就像軍訓(xùn)練習(xí)正步走一樣,這和平時走路沒什么關(guān)系,但這是一個人基本素質(zhì)的基礎(chǔ)。作詩就是一種文字游戲,說游戲沒有貶低的成分。我很喜歡詩歌這種文體,因為詩歌最形式主義,最少依賴“內(nèi)容”“情節(jié)”“意義”“道德”的力量,它通過文字的排列組合,通過詞語的銜接與錯位,把文字變成魔術(shù),而魔術(shù)會給人帶來驚喜??柧S諾認為寫小說就是玩塔羅紙牌,78張塔羅紙牌來回組合。詩歌更如此,特別具有游戲感。
當下學(xué)校一片姹紫嫣紅,亦應(yīng)證了最走紅的當是美女老師,網(wǎng)上時常見這類的文字與視頻。黛玉如果活在如今的中學(xué)里,完全可以靠顏值吃飯,偏偏人家靠才華??款佒党燥堉怀砸粋€青春,靠才華吃飯才能吃一輩子。教師的價值從來不是建立在年齡之上的,你可以一天整成陳曉旭,但你不會一年讀成林黛玉。黛玉盡管是個既有顏值又具才華的好老師,竊以為,她并不適合在如今的學(xué)校里教書,應(yīng)當比較適合在校外輔導(dǎo)機構(gòu)為學(xué)霸做一對一的輔導(dǎo)。這不僅僅是因為她沒有教師資格證,首先看她那身子骨,平時走路都“嬌喘微微”“似弱柳扶風(fēng)”,如何經(jīng)得住每天備課、上課、聽課、教研、開會、總結(jié)、教改、寫教案、批作業(yè)、評職稱等的無窮折騰呢?也很難想象黛玉退出語文江湖前供職的普通學(xué)校教高三學(xué)生詩歌鑒賞,在講臺上揮汗如雨弄一身粉筆末的樣子。講臺下難免不遇上幾個永遠都無法叫醒的課堂睡客,林老師恐怕就沒有教香菱作詩那種輕松愉悅的表情了,肯定氣得直翻白眼,讓學(xué)生感到一個冷颼颼的存在耶!
(山西省陽泉市陽泉三中;04500)
★好書推薦
《苔花花開》是湖南省岳陽市教育科學(xué)技術(shù)研究院語文教研員范練娥老師的文集,收錄了范老師自1989年參加工作至今寫作的論文、講稿、觀課筆記、教學(xué)設(shè)計、文本解讀、調(diào)查報告、研究報告、書信、散文、詩歌、小說等,涉及范練娥老師在教育領(lǐng)域尤其是語文教育領(lǐng)域的思考與貢獻,有教育理念、語文教育教學(xué)、教師專業(yè)成長等,全方位展現(xiàn)了范練娥老師的語文教育生涯。同時,由于每一輯均按寫作時間編排,給人貫通感,不經(jīng)意間展示了范練娥老師生命慢慢打開,最終覺醒的過程。
《苔花花開》
團結(jié)出版社
2018年9月出版
定價:5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