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嶠
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然而,縱觀平常的閱讀教學,很大程度上存在低效甚至無效的現象,極大的弱化了語文教學的效益。小學語文作為學生親近語文,走進語文世界的起始,如何做好引導,最大限度的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濃厚的熱情?用“心”閱讀,用“心”品味,這樣才能真正走進文本,把握文本的意涵。
關鍵詞:語文閱讀? 用“心”?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3-0107-01
閱讀是讀者與文本、作者、語境進行對話的過程,更是讀者帶著主觀投射進行二次理解深化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多給學生自我揣摩和深入構思的時空,不僅能激活學生主動閱讀激情,利于他們在深入探討研讀的過程中豐富感思,更利于其在主動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形成多元化感觸,從中積淀深厚知識底蘊和文化內涵。多給學生策略指導和方法引導,不僅能利于其從中發(fā)現精彩,更利于其在深受啟發(fā)的過程中產生共鳴增強其閱讀的內生動力,切實提升其語用綜合能力水準。
1? ?留心問題,聚焦中心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能夠在深入揣摩作者用心和深入反思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思維靈感。留心問題,能夠讓學生突破自身的理解局限,能夠讓學生在有的放矢的研讀中找到更多的運用切入點和基點。多建議學生留心問題,定能使得他們在調整認知感觸的過程中形成豐富是深刻感知。
留心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生閱讀理解不斷深化的過程。如,在《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閱讀指導中,結合《魯濱遜漂流記》中魯濱遜所經歷的趣事,不妨建議學生多閱讀質疑,讓學生從相應的問題中篩選出有價值信息。許多同學在語篇閱讀中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有的同學說,楊紅櫻的爺爺為何要將此書傳給她的爸爸,而爸爸為何又要將此書傳給自己?有的同學說,作者為何喜歡《魯濱遜漂流記》中魯濱遜,難道作者想同魯濱遜一樣出去冒險嗎?有的同學說,魯濱遜在孤島上能同星期五一起協(xié)作戰(zhàn)勝困難,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發(fā)?等等。這些疑問,不僅表明了學生在閱讀中更加注重融入語篇中,更加注重從語篇中摘錄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讓閱讀成為學生學習思考的必然途徑。
創(chuàng)設一定的導學案,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整體理解進行深入交流,利于其在主動融入語篇的閱讀過程中收獲更多的豐富理解。結合學生的自我理解不同,歡迎他們多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疑問,鼓勵他們在不斷調整認知方法中進行深入構思,多提出自己的疑問。
2? ?誠心互動,集思廣益
互動交流是學生獲得豐富語言知識和深化理解感知的重要途徑,能讓學生在集思廣益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破解難題的方法。誠心互動,能夠讓學生在各抒己見的過程中形成多元化的感觸,利于其在博采眾長中提升自身的閱讀技能和運用技巧。
誠心互動,能夠讓學生在緊扣核心要點中形成獨特而深厚的認知。如,在《鄭成功》閱讀教學中,圍繞“鄭成功是如何收服臺灣”的主題,可建議學生進行同桌交流,要求學生能夠從語篇中筆記圈劃出其中的內容,幫助他們形成多樣化的理解。在學生了解鄭成功的豐功偉績后,可建議學生就“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絕不允許侵略者橫行霸道。我們一定要收復祖國的寶島臺灣!”運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交流,鼓勵他們從文本的相應提示中找到表達運用的切入點,幫助他們產生豐富的思維靈感。很多同學在小組討論中,能夠從鄭成功的語言、動作、肖像等方面描述中進行深入闡述,從自己的閱讀理解發(fā)現中找出相應的表達話題,幫助他們深化理解記憶。
放手給學生自由探知的機會,讓他們在主動閱讀和深入交流中碰撞出思維靈感,定能夠給學生更多的啟發(fā)和深思。多給學生更多的提示引導,鼓勵他們在相互交流中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引導他們在相互交流和彼此爭辯中挖掘有價值信息,定能夠讓閱讀理解更有深度和廣度,提升語用技能。
3? ?盡心展示,各顯神通
閱讀是理解文本和接受同化過程,更是學以致用和豐富認知思維情感的過程。給學生搭建展示閱讀積累的平臺,引導他們在盡心展示和主動交流中多展示自我才華,定能使得閱讀更有生機活力。這種動態(tài)化的生成,能夠給學生更多脫穎而出的機會。
學生越是盡心展示,越能調動他們學習創(chuàng)造激情和內生動力。如,在《鞋匠的兒子》教學中,針對林肯先生與議員之間的對話,不妨請學生運用情景再現的形式來展示林肯與議員的對話,鼓勵學生在身臨其境的過程中找出更多的表達運用切入點。以此為突破口,多給學生更多的自我發(fā)展創(chuàng)新機會,要求學生圍繞……我(林肯)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tǒng),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進行有感情朗讀和表達,幫助他們在深入實際的模擬中找到更多的表達運用切入點和生成點。很多同學在運用中能夠結合各自的理解,主動融入其中進行深入交流,能夠在深入互動交流中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掛點,形成多元化的感知和精彩性的表述。
從閱讀的重點入手,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和多樣表達,鼓勵他們在深入嘗試和主動探知的基礎上開闊視野,定能使得課堂教學更有活力。在學生交流中,多給他們提出相應的意見和觀點,讓他們能夠主動登上講臺盡情展示自我才華,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幫助他們增強學習信心動力。
總而言之,語文閱讀需要用心,需要在仔細考量的過程中把握重點,需要學生在入心閱讀和深入感知的基礎上多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需要他們在主動融入語境的過程中找出不一般,讓他們在產生共鳴的基礎上接受精神的洗禮和熏陶,幫助他們獲得豐富語言感知,讓語文學習成為他們主動探知與積淀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袁春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陜西教育,2010(12):35.
[2] 張潔.閱讀的三重境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語文天地,2014(30):48.
[3] 席秀梅.凸顯三重維度,讓文本解讀為閱讀教學奠基[J].小學教學參考,2014(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