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月華,沈雪琴*
(江蘇盛澤醫(yī)院產科,江蘇 吳江 215200)
世界衛(wèi)生組織于2007年將“患者交接”列為“患者安全”前三位問題之一,認為溝通不暢的交接會導致嚴重的服務連續(xù)性中斷、治療不及時造成對患者的潛在傷害[1]。交接制度的執(zhí)行是保障醫(yī)療護理連續(xù)性的主要措施,交接過程中的缺陷會影響護理安全,為了讓接班者快速掌握產婦病情,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fā)生,提高護理質量,保障護理安全,為產婦的治療提供依據[2]。查閱文獻[3-4]根據我科的實際情況及??铺攸c,設計一張病房與產房的交接單,標準化的交接單可以減少因醫(yī)護之間的信息的溝通不暢而產生的護理缺陷,保證醫(yī)療安全。我科自2018年5月采用交接單后,通過前后對比,交接質量、護士對病情的掌握明顯提高現(xiàn)匯報如下:
產科現(xiàn)有床位45張,護士16人,均為女性,年齡25-38歲,本科學歷,能級:N3護士5名,N2護士10名,N1護士1名。2018年1-3月通過隨機抽樣選取100例待產的孕婦為對照組,將2018年5-7月通過隨機抽樣選取100例待產的孕婦為試驗組。納入標準:住院期間自然分娩的產婦;剔除標準:瘢痕子宮孕婦;急診入院醫(yī)生未完善病史病例即刻入產房分娩的孕婦;入產房進行CST檢查后有規(guī)律宮縮未返回病分娩的孕婦。對照組的100例產婦平均年齡18-43歲,平均(26.95±5.29)歲,平均孕次(1.86±0.77)次;文化程度:初中28例,中專41例,高中以上31 例。試驗組平均年齡17-42歲(26.57±5.50) 歲; 平均孕次(1.69±0.66)次;文化程度:小學1例,初中25例,中專40例,高中以上3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2018年1-3月追蹤病房與產房交接現(xiàn)狀,采用傳統(tǒng)交接模式,主要是口頭交接,交接時病房護士與助產士共同查看孕婦腕帶、病歷核對名字,護士交接病情,宮縮情況、用藥、出血情況等,由于交接內容多而雜,容易思路不清,多人多次交接,更易導致交接班重點不明確。
1.2.2 試驗組
制定病房與產房交接單,使用交接單進行交接,產前部分由病房護士填寫;產后部分由助產士填寫。
1.2.2.1 設計產科病房與產房交接單 結合產科的專科特點及我科的實際情況將交接單分成產前、產后、入產房未分娩回病房三個部分(表1)。
表1 病房與產房交接記錄單
1.2.2.2 對科內護士進行集中培訓 解釋交接單條目的內容和填寫方法,對有疑議的內容進行解釋及討論,統(tǒng)一使用范圍 ,并進行現(xiàn)場演示使用交接單交接過程,通過培訓使科內的每一位護士都會掌握。
1.2.2.3 交接方式 交接前護士根據病情,按照交接單上內容逐項填寫后陪同孕婦入產房,完成交接后雙方簽名。產后內容由助產士在產房內填寫,完成交接后雙方簽名,病房護士取回交接單,留檔。
2017年底組建由護士長為首的督查小組。小組由質控員總帶教、護理骨干組成,采用統(tǒng)一的病房與產房交接督查表進行督查。(1)對照組共進行100次的交接,發(fā)現(xiàn)內容交接不清或遺漏,按照督查表上扣除相應的分值。交接督查表單總分100分,≥90分為合格,<90分不合格表明交接存在問題。(2)使用全院統(tǒng)一的護士對患者病情掌握情況表了解責任護士交接后對患者病情的知曉情況,表單總分100分,≥85分為合格,<85分為不合格。研究組也采用相應的方法進行評價。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x2檢驗。
表2 兩組患者交接合格率比較
表3 產科護士對兩組患者病情知曉情況比較
這其中會歷經幾次醫(yī)護人員的多次的轉運及交接,根據比較,傳統(tǒng)的交接方式易發(fā)生交接不清、不細、遺漏、口誤、短時記憶容易遺忘等,延誤治療等護理缺陷及風險,使用護理交接單,按內容逐項交接,條理清晰,信息傳遞有序,可以更有目的性地去關注孕產婦的情況[5]。
高齡孕產婦的增加,妊娠合并相關疾病等逐年增加,又由于我科新項目B族鏈球菌檢測項目的開展,孕產婦需要的治療交接內容增多,通過應用《產科病房與產房交接護理記錄單》將口頭交接變?yōu)闀娼唤?,避免了因交接不清相互推諉情況的發(fā)生,病房及產房護士對雙方的滿意度明顯提高。責任護士對病人病情的知曉率明顯提高。因此在護理工作中具有實用價值,護理交接單的應用在提高護理質量、保障護理安全方面取得顯著的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