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香
(即墨區(qū)南泉衛(wèi)生院,山東 青島 266231)
陰道炎是指陰道黏膜下結締組織炎癥,屬于常見的門診婦科疾病,在各個年齡階段女性群體均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會導致患者出現白帶增多、陰道粘連、性交疼痛等癥狀[1]。而考慮到疾病位置及癥狀表現過度隱私,導致患者很容易因為害羞不愿意表達,甚至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不利于醫(yī)護人員診斷和治療,因此需重視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服務。為此,本次研究對心理護理干預在門診婦科陰道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探討,報道如下。
選擇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本院門診接收的陰道炎患者98例作為資料,隨機分組各49例,均經臨床及實驗室檢查確診。對照組患者年齡在21~4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52±3.14)歲,病程0.2~3年,平均病程(1.08±0.24)年;觀察組患者年齡在21~4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14±3.02)歲,病程0.2~3年,平均病程(1.10±0.25)年;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1 對照組
做好健康指導、衛(wèi)生管理、藥物指導、飲食干預等常規(guī)護理服務。
1.2.2 觀察組
結合上述常規(guī)護理服務加強心理護理干預,如下:①心理分析,患者入院后需在評估患者病情的同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尤其在診斷期間需加強患者隱私的保護,促使其感受到尊重,可結合心理狀態(tài)調查問卷及患者臨床資料評估心理狀態(tài)[2]。②心理護理,結合心理狀態(tài)分析開展相應的護理干預,如焦躁不安患者應保持耐心的狀態(tài)與其溝通交流,保持語言溫和,親切微小,緩解其情緒;若患者緊張抑郁需注重主動與其交流,幫助其建立治療信心,如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針對憂慮多疑的患者應由醫(yī)師主動與其交談,詳細介紹疾病發(fā)生原因及相關注意事項,確保其配合治療[3]。③健康教育,做好對患者的系統(tǒng)性健康教育,如告知陰道炎誘發(fā)因素及護理配合事項等,尤其告知如何進行個人衛(wèi)生護理,結合其日常習慣,做好防范指導,確保改善其依從性及衛(wèi)生習慣。
評價兩組遵醫(yī)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和不依從;評價兩組治療效果:顯效為癥狀消失;有效為癥狀改善;無效為癥狀無明顯變化。治療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數據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處理與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率表示,x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P<0.05為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分析表1可知,觀察組遵醫(yī)依從性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遵醫(yī)依從性分析
分析表2可知,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5.92%顯著高于對照組79.59%,P<0.05。
表2 兩組治療效果分析
門診婦科陰道炎患者在診治中常伴隨焦慮、害羞、抑郁、慌亂等情緒,導致無法完全依從醫(yī)護人員的指導,繼而出現治療效果不佳,起效慢等情況,甚至導致復發(fā)[4]。當前多采用藥物治療方式進行疾病控制,但為確保治療有效,還需從患者衛(wèi)生方面、生活方面及心理狀態(tài)加以改善,尤其患者心理狀態(tài)不佳對治療效果影響較大,必須結合患者心理特征及心理狀態(tài)開展心理護理干預。首先應重視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結合分析結果開展針對性心理疏導和排解,同時開展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認知,建立治療信心。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遵醫(yī)依從性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5.92%顯著高于對照組79.59%,P<0.05,表明加強心理護理干預對提高患者遵醫(yī)依從性效果較好,利于提高治療效果,促使癥狀盡快消失,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將心理護理干預應用在門診婦科陰道炎護理中對促使患者提高遵醫(yī)依從性和治療效果有明顯的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