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棟祥
原文再現(xiàn)
“人呢?戰(zhàn)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剛剛一開火,村子就著火,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p>
(選自《夜鶯的歌聲》)
課堂直播
老師:這段話,是敵人問“你們這里有沒有人”時,小夜鶯的回答。同學(xué)們來說一說,小夜鶯口中的“野獸”指誰?
張明:“野獸”本來指家畜以外的獸類。這里的“野獸”明指真的野獸,戰(zhàn)爭一開始,槍炮轟鳴,野獸都跑出了樹林,跑進了村子,而實際上小孩是把敵人比作“野獸”,人們見敵人來了,“就都跑了”。
李月:這句話是小夜鶯在應(yīng)付敵人盤問時的巧妙回答。小夜鶯是個聰明的孩子,他為了迷惑敵人,憑借自己天真的話語,在敵人不知不覺中,以“野獸”戲弄敵人。
奇奇:小夜鶯笑著謾罵敵人,一方面表現(xiàn)了小夜鶯的機智聰慧,另一方面突顯了小夜鶯對敵人的強烈憎恨之情。這里的“野獸”其實是指德國兵,但他們卻沒有聽出來。
李敏:德國兵覺著小夜鶯只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所以才有“輕蔑地微笑了一下”的表情,也正是由于軍官的這種心態(tài),才相信了小夜鶯的話。
藍風(fēng):乍一聽,純屬小孩兒天真的話語,他還把自己當(dāng)作小動物。德國兵雖然“想著”,但就小夜鶯的言行來判斷,覺得他只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他說的“野獸來了”只不過是轉(zhuǎn)述大人們說的話,因此相信了小夜鶯,并且讓他帶路。
老師:一個“野獸”,有了兩種含義,一種是真正的家畜以外的獸類,一種就是侵略者德國兵。通過討論,我們從中品味到了小夜鶯的機智和對敵人的憎恨。在我們生活語言表達中,人們會利用詞的多義和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兩種含義,需要我們在閱讀或交流中認(rèn)真體會。下面老師安排了小練習(xí),大家來試一試吧!
我來分析
1.中國足球,這些年來是“孔夫子搬家——盡是書”?!氨M是書”的另一層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匪徒們走上這十幾里的大山背,沒想到包馬蹄的破麻袋片全被踏爛掉在路上,露出了他們的馬腳。句中的“馬腳”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