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彤 郭雙宏
原文再現(xiàn)
我和同伴緊張地看著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對向?qū)дf:“你得想想辦法??!”向?qū)s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p>
(選自伯羅蒙塞爾《自然之道》)
這是一只幼龜探頭偵察卻被一只嘲鶇咬啄時,向?qū)辜钡淖髡呒捌渫檎f的話,向?qū)У难韵轮馐?,這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是太平洋綠龜防護(hù)天敵、自我保護(hù)的手段。同時也用向?qū)У脑掽c明了課文的主題: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規(guī)律。這段話中“我和同伴”與“向?qū)А钡纳駪B(tài)以及對話,一張一弛,恰到好處地使用了前后對比的寫法:當(dāng)我們面對小海龜遭到嘲鶇咬啄這樣揪心的一幕時,“我”和同伴的焦急、緊張、難過、不平、氣憤和生物學(xué)向?qū)У哪弧⑷魺o其事形成了強(qiáng)烈的對比。
對比是寫作中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法。它通常將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列舉出來,加以對照,突出矛盾雙方最本質(zhì)的特征,使形象更加鮮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如何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的特點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所寫人物的特點是什么,文中的“我”與同伴,看到這一幕是緊張、焦急的,體現(xiàn)出我們心疼幼小的海龜,對此情景我們只有直觀的思考。而向?qū)恰叭魺o其事”的,因為他見怪不怪,也了解其中的道理。在對話中,人物的特點明晰明了,因此只有了解人物特點,并且能用準(zhǔn)確的語言,才能把人物的特點直接描述出來,如“焦急地”“若無其事地”;其次,留心生活,善于觀察,認(rèn)真分析,善于思考,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要對人物做事過程中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jìn)行細(xì)致描寫;最后,要選擇具有和所寫人物的特點相對的、特點鮮明的對比物,并且能將對比物的神態(tài)特點加以描繪,以突出或反襯出所寫人物的特點。
我來填空
我摔倒了,坐在樓梯上“哇哇”直叫。正在這時,我的好朋友文蓀琳出現(xiàn)了,她奮不顧身地跑過來,__________對我說:“你沒事吧?”我__________說:“我在下樓的時候摔了一跤,這可疼死我了!”文蓀琳__________問:“那你現(xiàn)在還疼嗎?”我哭著說:“當(dāng)然疼了!”聽我說完,文蓀琳立刻伸出雙手,輕輕地摸了摸我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