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藝
摘要:永仁彝族服飾是彝族人民經過歷代的創(chuàng)造,吸收和發(fā)展,形成了獨特的圖案紋樣、色彩搭配、制作工藝等。作為彝族的族花,馬纓花是最美麗最吉祥的代表,本文通過分析馬纓花紋樣在彝族服飾中的應用挖掘彝族服飾風格和特色,探討其對打造彝族服飾文化品牌的意義。
關鍵詞:馬纓花;彝族服飾;永仁彝族
中圖分類號:TS94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6-0137-01
一、永仁彝族婦女服飾特點
居住在我國西南地區(qū)的彝族是西南地區(qū)各民族中較重要的少數民族之一,有其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態(tài)、獨特的性格氣質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歷史上,由于彝族支系眾多,居住分散,各地服飾區(qū)別明顯,樣式各異,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展示出彝族服飾多姿多彩的特點。
永仁縣是楚雄州北部的一個彝族山區(qū)縣,在永仁彝族,有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賽裝節(jié),在這一天,從六七歲的小女孩到七、八十歲的老太太,紛紛穿上自己最心愛,最漂亮的繡花衣裳,成群結隊趕來,參加隆重快樂的賽裝節(jié),顯示自己精巧的手藝和才智,學習別人的經驗。她們互相欣賞交流,比賽誰的服裝最美,誰的手藝最高。可見,在彝族,服飾已經超出了本身帶來的功能,反映了彝族人民的審美意識,體現了彝族人民的性格美,凝聚了彝族人民的聰明才智,是彝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
彝族是個愛美的民族,生活在奇花異草的世界中,所以人們將眾多的花卉抽象化,形成特殊的圖案運用在服飾上。在花卉圖案中有山茶花、玫瑰花、火草花、器粟花等等,其中以馬纓花最為常見。永仁彝族的婦女服飾以其絢麗的色彩而著稱,在用色方面有的大膽炙熱、對比強烈、層次豐富無不與自然風光相聯。永仁彝族女裝最具特色的是橫戴式的繡花雞冠帽,圓領或立領的大右襟上衣,寬長褲,系圍腰,腳穿繡花鞋。該服飾上至頭飾、下至鞋品,花飾繁多,全身都是挑、刺花紋圖案,多裝飾在上衣胸前,盤肩等特定部位,工藝以鑲補,平繡為普遍,色彩十分艷麗,是名符其實的“錦繡服飾”。
二、馬纓花紋樣在永仁彝族服飾中的藝術體現及象征意義
“馬纓花,即馬纓杜鵑,別名密筒花、紅山茶、杜鴿、蒼山杜鵑等。生長于云貴高原海拔200-3100米的灌木叢中或松林下?!笔且妥宓淖寤?,在永仁聚居區(qū)隨處可見。彝族將馬纓花作為圖騰,視為花神同時也是彝族自然崇拜的表現,認為馬纓花是最美麗最吉祥的代表。
因此,馬纓花刺繡圖案是永仁彝族婦女服飾中最普遍的圖案之一,彝族的服裝采集了馬纓花的形狀與色澤,通過對賽裝節(jié)實地考察中發(fā)現,永仁彝族婦女服飾在頭飾的頭帕兩頭都繡有對紅色的馬纓花,胸前和背后都繡有大大的馬纓花,不僅如此,還在圍腰、背牌腰帶、飄帶、挎包、甚至是鞋子上面也繡滿了馬纓花。雖然有些圖案己經隨著世間有所變異甚至是增加了新的元素,但是馬纓花刺繡圖案在衣服婦女的服飾上的主體地位依然不變。
三、馬纓花紋樣在彝族服飾文化傳播中的意義
郭沫若曾說過:“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服飾不僅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物質文化產品,包含著深遠的社會歷史文化內涵。
民族服飾作為民族文化的物質承載者,記錄著一個民族的歷史和發(fā)展,是一個民族歷史、社會、經濟、宗教、生活和地理環(huán)境綜合反映,也是民族文化的顯性特征。彝族人民用服飾紋樣承載歷史,用自己的思想、文化表達自己的美好向往與祈福,這些本較為簡單的紋樣也經由彝族人民的手而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對于彝族人民來說,紋樣、色彩的運用通過感官刺激達到了某種情感傳遞的意義,如彝族的賽裝節(jié),服飾色彩的視覺刺激直接成為為了男女之間情感的聯系,此時服飾上的各種圖像符號則由物到人,被賦予了“神話”過程,即服飾圖像越好看,色彩越豐富,那么穿著這件衣服的姑娘則手更巧,人更美?!耙妥鍖︸R纓花的摯愛,與人類的創(chuàng)世起源的洪水文化一脈相承。如此道來,才明白了馬纓花在彝族的文化心理是何等的重要。正如馬克思在《摩爾根<古代社會>摘要》闡述的那樣:‘原始人認為自己的氏族起源于某一動物、植物或自然物的那樣,并以之為圖騰,圖騰是神話了的祖先,是氏族的保護者。馬纓花作為自然圖騰,不僅成了彝族生活審美的重心,更蘊涵濃縮了彝族的審美情趣與精神內涵,審美理想與審美追求。”
時代在發(fā)展,民族在進步,彝族服飾和其他民族的服飾一樣正處在發(fā)展、變革之中,同時富有巨大的生命力,不僅在歷史上對彝族人民的繁衍發(fā)展發(fā)揮了巨大作用,而且今后還會以其獨特的民族傳統(tǒng),打造彝族服飾民族民間文化品牌,讓彝族服飾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在世界服飾的百花園中顯示出其永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