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卓琪
中醫(yī)養(yǎng)生講究陰陽調和,春季是陽氣升發(fā)的時節(jié),補充陽氣是應季養(yǎng)生的重中之重。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康復護理中心主任、主任醫(yī)師陳興華表示,現(xiàn)代人久居室內,不經常在室外進行活動,很多老人都有點陽氣不足的現(xiàn)象。有升陽氣需要的老人,不妨以華佗捏脊法來提升人體的陽氣。
陳興華介紹,人的五臟六腑基本上都“掛”在了脊椎上,所以捏脊療法實際上就是以按摩的方式來調理我們的臟腑。我們背部的正中為督脈的循行路線,因督脈為“陽經之?!?,是全身氣血運行的“大樞紐”,能夠總督、統(tǒng)攝一身之陽氣,陽氣的運行、分布無不與之密切有關。脊柱的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以下簡稱“膀胱經”),這是人體循行部位最廣最長的一條經脈,五臟六腑所有的背腧穴,皆分布在膀胱經的第一側線上。
而華佗夾脊穴毗鄰督脈與膀胱經,在12個胸椎和5個腰椎兩側旁開0.5寸處,左右各17個穴位。這些是人體除背腧穴外和經絡臟腑直接互相轉輸流注的腧穴,它依靠于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借助于氣街之經氣的共同通路,起到了包括背腧穴在內其他腧穴不能及的調理作用。
陳興華認為,陽氣充足與否是人體生命力的體現(xiàn)。當臟腑功能下降時,相應的夾脊穴處會出現(xiàn)酸痛不適的感覺,刺激這些部位就可以調節(jié)相應臟腑的功能。因此,通過捏脊療法能夠暢通督脈、夾脊穴以及膀胱經上的背腧穴,從而激活、升發(fā)人體的陽氣,起到增強抵抗力的作用。
“家屬幫助老人進行華佗捏脊法時,要求用力盡量均勻、連貫及循序漸進。起初捏脊,捏起的皮肉少一些,用力輕一些,遍數(shù)少一些。待老人適宜后,捏脊的力道和次數(shù)可逐漸增加?!标惻d華說,“華佗捏脊法適合老人每晚睡前進行,先用雙手拇指及食指夾起尾椎兩旁的皮下組織,食指及中指在前導引,拇指下壓并往前推,一松一緊,由腰部開始往肩頸部有規(guī)律地捏。最好不要中途間斷,以利經氣流通?!?/p>
華佗捏脊法從腰骶部捏到頸部時算作完成一遍,其后再重復第一步。首先,可先沿著夾脊穴的循行路線,由尾椎往上捏脊,每晚由下而上捏3分鐘。接下來,再沿著膀胱經的循行路線,同樣由下而上捏脊3分鐘。遇到肌肉僵硬、阻塞嚴重的情況,被捏者可能會疼痛難忍,此時可稍減輕力度或稍停片刻,但手指不可放開。
而對于陽虛情況嚴重需要加強療效的人群,又或是背部皮膚彈性較差,難以進行捏脊療法的老人,則可通過艾灸療法來進行補充治療。
“以患有肺部基礎病的陽虛老人為例,可在艾灸肺腧穴(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1.5寸處)的基礎上,在其同一水平線上,配合艾灸相關的夾脊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0.5寸處)及身柱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可加強止咳平喘、扶正祛邪、提升陽氣的功效,療效較單一的捏脊療法更佳?!标惻d華說。
(摘自《老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