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書里,“成長”是永恒的主題。很多作家、很多經典反反復復講的,就是這件事。畢竟,對于孩子,還有什么比“成長”更重要也更迫切的呢?
《達爾文女孩》也是講述“成長”的童書,其中的“成長”很是獨特,竟然跟偉大的達爾文聯(lián)系在一起。故事里,在達爾文的經典著作《物種起源》的指引下,主人公十二歲的小卡莉,慢慢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心,找到了通向未來的人生之路。
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故事,小卡莉怎么就得到了“達爾文”的指引?讓我們一起走進美國作家杰奎琳·凱利的作品《達爾文女孩》。
杰奎琳·凱利出生于新西蘭,早年隨父母移居加拿大西部。她在溫哥華島茂密的雨林中長大,所以,可以想象,當她和家人搬到德克薩斯州埃爾帕索沙漠時,她感到非常震驚。大學畢業(yè)后,她當過醫(yī)生,后來又當了幾年律師,但真正使她快樂的是寫作。2009年,她出版處女作《達爾文女孩》,并獲得了2010年紐伯瑞兒童文學獎。
《達爾文女孩》的故事發(fā)生在一百多年前,正是十九世紀的最后幾個月。故事結束時,已經是二十世紀的第一天:1900年1月1日。在這六個多月的時間里,卡莉經歷了一次心靈的蛻變與成長,確定了自己長大后的理想。這聽起來很簡單,仿佛卡莉輕輕松松就做到了,其實不是這樣的。至少在那時候,有這樣“三座大山”壓在她身上:首先,達爾文的“進化論”在當時雖然廣泛傳播,但仍然存在很多爭議;第二,德州老百姓個個篤信上帝,更認為“進化論”是無稽之談,就連圖書館也沒收存這本書;第三,十九世紀末的西方,女性社會地位并不高,就連投票權也沒有,她們的人生道路就是嫁為人婦,進入家庭生活。而就在這個夏天,卡莉對所有這些都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她并不覺得這是自己要走的路,也不想成為這樣的人。
那卡莉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用哥哥哈利的話說,卡莉是個“成長中的自然學者”,她喜歡大自然,喜歡觀察身邊的世界。故事開始時,天氣是一片酷熱,卡莉常?!皳渫ā币宦暰拖碌胶永?。這一段寫得美極了:
在溫柔的水流里仰漂,盡情享受河水的清涼。我就像是河里的一朵云,在水渦中輕輕地翻轉。我看著籠罩在河岸上茂密如天棚的橡樹和高掛在樹上的結網蟲,這一只只仿佛都是我的倒影,正乘著自己的薄紗氣球,在淡藍的天空中飄浮。
卡莉就是這樣熱愛著大自然,一直葆有對自然的好奇和興趣。哥哥哈利送給她一本紅皮筆記本,她馬上就用它開始了專注而且專業(yè)的自然記錄,她觀察到狗的表情,觀察到紅雀來得特別多,還觀察到兩種蚱蜢,一種就是常見的翠綠色小蚱蜢,一種卻是從未見過的,體形很大,顏色是黃色的,她搞不懂這是怎么回事,這種黃色的蚱蜢是從哪里來的。她很想弄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可是沒有人答得出來,甚至大家都不感興趣。
于是,她敲開了爺爺實驗室的門——總是泡在后院的古怪的爺爺登場了,家里從沒人敢打擾他。到了這里,“達爾文女孩”的故事似乎才真正展開。原來,爺爺根本就是藏在家中的一位真正的自然學者,他仰慕達爾文,與達爾文還通過信,達爾文還送給他過一份珍貴的標本。爺爺很欣賞卡莉對自然的熱愛,給了她一本《物種起源》,又帶上她一起到戶外采集標本。漸漸地,卡莉越來越癡迷于大自然的神奇,而且也確信自己希望繼續(xù)讀大學,將來做研究,而不是像身邊的女孩們一樣,學家政、學烹飪、學女工,到了合適的年齡,就找個人家把自己嫁出去。在這六個月里,全家人,包括卡莉的三個哥哥與三個弟弟,他們之間還發(fā)生了很多妙趣橫生的故事,這讓她理清了思緒,意識到自己的人生需要由自己來把握。
故事結束在新世紀的起點。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新的一個世紀來到了,卡莉會贏得自己的人生嗎?我們不知道。但是,看一看卡莉的新年愿望,也許從中你能找到答案:
我希望在我死之前,能看到以下的事物:北極光、哈利·胡迪尼、太平洋或大西洋——任何古代的海洋都好,還有尼亞加拉大瀑布、科尼島、長頸鹿、鴨嘴獸、埃菲爾鐵塔、大峽谷和雪。
這樣一個充滿自然芬芳的成長故事,你是否愿意一起來品味一下呢?
(冷玉斌)
我希望讀者能從新的角度看待世界和自然。我希望女孩和婦女們能夠意識到,她們的曾祖母們曾為爭取投票權而奮斗,公民權利決不能被視為理所當然。
——杰奎琳·凱利
穿插在科學主題之間的是大家庭的日常生活——手足之情、偷聽到的對話、家人間的默契和誤解等等,都通過卡莉幽默詼諧的語句,以及作者生動準確的描寫傳達出來,讓書中的角色有了鮮活的生命。
——《書單》
林肯曾是個孤獨的男孩,他的媽媽沉迷于工作,爸爸在他七歲那年不幸去世,葬在奧克蘭公墓。學校的一次作業(yè)改變了林肯的人生。老師組織大家認領墓地,為墓主寫小傳。在給逝去的人寫小傳的過程中,林肯開始明白生命與死亡的意義,內心逐漸變得堅強、堅定,最終完成了一個男孩的心靈成長史。
這是一部精確描寫青春期心靈困頓的精彩小說,結合了意識流、日本俳句、歌詞、問答和電影分鏡頭,充滿各種交叉點,又有無限的可能性。本書榮獲2006年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是眾多獲獎小說中敘事手法最現(xiàn)代、最獨特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