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摘要:本文立足單元主題,通過以詩歌、故事、話題、作品為主線,開展課前分享活動,在單元主題的閱讀環(huán)境中,為學生提供閱讀的展示平臺,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其表達和傾聽的能力,進而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讀書是語文學習的第一要務。語文課程的建設應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注重讀書、積累和感悟,注重整體把握和熏陶感染?!痹诮虒W中老師應關(guān)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創(chuàng)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閱讀的良好氛圍。
《農(nóng)村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單元整體教學之讀寫結(jié)合的策略研究》的課題研究中,如何將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分享和展示,進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閱讀興趣,以讀引讀,形成良性的閱讀循環(huán)成為課題研究新的探索。在教學實踐中,通過理論學習、課例研討、總結(jié)反思,我們初步摸索出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單元整體教學之讀寫結(jié)合的基本教學模式:課前分享——小組交流——展示匯報——拓展延伸。本文就課前閱讀分享實踐這一部分,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課前閱讀分享”是立足語文教材單元主題,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重組與構(gòu)建,從整組課文引發(fā)開去,整合出適合學生說話的主題,引導學生在同一主題下進行課前閱讀分享。在單元主題的閱讀環(huán)境中,為學生提供閱讀的展示平臺,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表達和傾聽的能力,進而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以詩歌為主線,開展主題式課前閱讀誦讀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詩歌。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的音韻,富于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jié)構(gòu)形式的美。如在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中的單元主題是:輕叩詩歌的大門。讓學生搜集各種詩歌,在了解詩歌的過程,整合出課前分享的主題是:詩歌與我同行。在課前讓說話者誦讀了一首詩,解說詩意,有的還分享自己喜歡的理由,有的還介紹了的作者生平和寫作意圖。其他學生仔細傾聽,分享者可以復述美文中自己認為最好的語句,或者談談聽后的感受。在誦讀古詩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同時也能了解歷史及古人的一些生活方式和風土人情,增大了知識面。這樣既訓練了口語,也提高學生美的鑒賞能力。
二、以故事為主線,進行主題式課前閱讀推薦
人教版教材中充滿張力的經(jīng)典文學并不在少數(shù),可以說每一篇課文背后都有著雄厚而博大的資源作為支撐。課文中多選擇一些名著節(jié)選,一是因為作品本身是經(jīng)典,二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對名著的興趣,促使學生去閱讀整本名著。立足單元主題,引導學生課前講故事的主題結(jié)合整本名著的故事,例如:在五年級下冊的第五單元中我們學習了《草船借箭》,那就可以圍繞這個主題內(nèi)容來講《三國演義》里的人物故事。從《景陽岡》延伸到《水滸傳》,從《猴王出世》到《西游記》,從《“鳳辣子”初見林黛玉》拓展到《紅樓夢》。在課前講經(jīng)典故事,既激發(fā)了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又鍛煉了講故事的技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與演講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三、以話題為主線,進行主題式課前閱讀交流
立足單元主題,結(jié)合口語交際整合話題進行課前閱讀交流。如五年級下冊的單元主題是感人的故事,而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是講述一件令你感動、使你難忘的事。這樣就可以整合出話題是:一件令你感動的事。在課前討論一個小話題。話題討論是通過對事件表明態(tài)度,陳述觀點,以及對他人發(fā)言的傾聽、辨析,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銳性、深刻性、批判性,以及語言表達的多樣性、邏輯性、能動性。
孩子們討論的話題豐富多彩:有在我生病的時候,媽媽帶我去看病;在下雨天,我的同學送了一把雨傘給我;還有當我在課室嘔吐時,我們的同學幫我清理嘔吐物。在話題討論的過程中,闡明深道理,讓學生建立了正確的世界觀,我們看到了語言與精神同構(gòu)共生。
四、以作品為主線,進行主題式課前閱讀賞析
緊扣作家的作品,引導學生在課前推薦一本好書,借助教材中文本的內(nèi)容,向?qū)W生滲透作家的相關(guān)信息,諸如其作品、經(jīng)歷、思想認知以及創(chuàng)作特色等,為學生架構(gòu)起一個以某一位作家為基點的文學認知系統(tǒng)。在課前推薦一本好書,讓學生介紹書的主要內(nèi)容,作家的信息,講述自己推薦的理由,書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者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借助課前分享作品的形式,給每位學生表達心聲的平臺,引導學生推薦好書,從單元主題作品出發(fā),向同主題的名著名篇延伸,例如:六年級第七單元的主題是人與動物,教師可以適當引導推薦孩子看擅長動物文學的作家作品,如沈石溪的《狼王夢》《第七條獵狗》和加拿大作家西頓的《小戰(zhàn)馬》《紅脖子》。
總之,小舞臺,大能量!堅持做好課前閱讀分享活動,不但可以鍛煉學生聽、說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能力,使學生達到知識和能力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2].李佩玲.《談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下的主題式課外閱讀拓展》[J].《新課程》2015年第10期.
[3].洪榴.《話題微討論--向青草更青處漫溯》[J].《語文世界:小學版》2014年第3期.
[注: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農(nóng)村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單元整體教學之讀寫結(jié)合的策略研究》(編號:2017YQJK027)課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