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 徐艷斐 孫先越
【摘 要】 目的:分析老年護理教學過程中重視臨終關懷的教育,對教學改革進行探討。方法:選取2017年度25名護理專業(yè)??茖W生,設計自身前后對照試驗,對學生開展為期3個月的老年護理與臨終關懷教學,對比教育前后學生教學效果。結果:通過系統(tǒng)性教學,本組學生死亡態(tài)度量表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待死亡自然接受、死亡逃避、死亡恐懼評分均明顯改善,與教育前相比差異顯著(P<0.05);臨終關懷教育后,學生對老年護理臨終關懷的個人憂慮及專業(yè)憂慮評分均明顯降低,與教育前相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護理專科生開展系統(tǒng)性的老年護理臨終關懷教育,能夠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死亡觀,使其克服對死亡的負面心理,進而為未來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 老年護理;臨終關懷;教學改革;死亡逃避
【中圖分類號】
R4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161-01
引言
提供臨終關懷,主要目的在于為陪伴患者走完最后一段路程,為其提供姑息性照護,使患者能夠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及精神上的支持。護理專業(yè)學生在面對死亡時,若不能以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死亡,則無法對老年患者開展更為優(yōu)質的服務,對臨終關懷護理工作的執(zhí)行帶來一定制約。因此,對護理專業(yè)學生臨終關懷教學方法進行轉變,促進教學改革,具有現(xiàn)實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學年25名護理??茖W生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老年護理與臨終關懷教學成果進行觀察。所選學生均順利完成老年護理與臨終關懷教育,滿足研究條件與標準,且所有學生均對研究內容、實施要點及注意事項知情同意。本組學生中,男性1名,女性24名,年齡20-25歲,平均年齡(22.41±3.59)歲。排除標準:(1)排除對研究內容不知情者;(2)不能順利完成本次教育者。
1.2 教育方法
對本組學生開展系統(tǒng)性的老年護理與臨終關懷教育,具體操作方法如下:(1)課程設置。臨終關懷部分理論知識共8個學時,為期1個月,分為臨終護理教育、死亡教育、人性化關懷護理等。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如視頻教學、討論教學、情境教學等。實踐部分共12個學時,時間為2個月。利用“校企共建”,及時組織學生深入到老年臨床護理工作中。(2)結合式教育。為學生開展教育時,將死亡教育與臨終關懷相融合,詳細介紹臨終管理程序及標準化病房建設需要,指導疼痛護理、口腔護理、壓瘡護理、舒適化護理等。明確死亡教育重點,包括居喪照護、悲傷輔導、尸體料理等,針對安樂死患者,及時交代相應倫理問題。(3)豐富教育形式。及時組織本組學生,參觀老年患者病房,構建生命與生存意義展覽教室,為學生閱讀提供便利,并使其明確生命的真正意義;觀看臨終關懷護理相關視頻,激發(fā)學生共鳴心理;教學過程中,可要求學生預立遺囑,使其對死亡有更深刻的認識。邀請有失去至親的學生,講述自己的故事,分享當時心理情況。
1.3 觀察指標
采用死亡態(tài)度量表,對學生對待死亡自然接受、死亡逃避、死亡恐懼、逃離接受、趨近接受進行評分,共32個條目,計分標準1-5分,以平均分判定學生死亡態(tài)度,得分越高說明該維度傾向越明顯[1]。與此同時,對比教育前后本組學生個人對老年護理中臨終關懷的憂慮態(tài)度,取分范圍1-6分,分數(shù)越高憂慮程度越高[2]。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采用spss18.0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值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死亡態(tài)度評分對比
通過系統(tǒng)性教學,本組學生死亡態(tài)度量表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待死亡自然接受、死亡逃避、死亡恐懼評分均明顯改善,與教育前相比差異顯著(P<0.05),其他項目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 臨終關懷意愿比較
臨終關懷教育后,學生對老年護理臨終關懷的個人憂慮、專業(yè)憂慮評分均明顯降低,與教育前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本組學生教育前后臨終關懷意愿評分比較(x±s)
調查項目教育前(n=25)教育后(n=25)t值P值
個人憂慮態(tài)度40.23±5.6334.21±3.587.6320.000
專業(yè)憂慮態(tài)度56.89±6.0349.28±4.118.5240.000
3 討論
護理人員是臨終關懷執(zhí)行過程中最為直接的參與者,其面對死亡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到護理工作質量[1]。因此需要對其臨終關懷教育方法進行不斷完善,促進教學改革,為未來從事相關職業(yè)夯實基礎。
本研究結果顯示,系統(tǒng)性教教育后,本組學生對待死亡自然接受、死亡逃避、死亡恐懼評分均明顯改善(P<0.05),說明開展臨終關懷教育,能夠促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心態(tài),使其能夠自然接受死亡,降低對死亡恐懼感和逃避感。與此同時,臨終關懷教育后,學生對老年護理臨終關懷的個人憂慮及專業(yè)憂慮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說明臨終關懷教育能夠緩解老年護理專業(yè)學生的憂慮程度,提高臨床護理工作主動性。
綜上所述,對護理??茖W生老年護理教學中開展系統(tǒng)性的臨終關懷教育,能夠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死亡觀,克服面對死亡所產(chǎn)生的復興情緒,為其未來老年護理工作崗位實踐提供必要幫助。
參考文獻
[1] 顏峰,楊洪菊,王秀秀,等.泰安市綜合醫(yī)院腫瘤醫(yī)護人員臨終關懷認知行為現(xiàn)狀調查[J].全科護理,2018,16(30):3814-3816.
[2] 趙影,李吉明.對敘事醫(yī)學視角下臨終護理項目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8,32(02):231-233.
[3] 王汕珊,王燕,李新帝,等.連續(xù)性實踐教學模式在老年護理專業(yè)學生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32):4013-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