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捍衛(wèi)與反思:伯恩施坦早期思想探微

      2019-04-27 01:43練建玲
      青年與社會 2019年9期
      關(guān)鍵詞:修正主義

      摘 要:《新時代》時期,以“馬克思主義者”自居的伯恩施坦一方面自覺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捍衛(wèi),另一方面,則開始反思馬克思及其思想在現(xiàn)實中的遭遇。在對拉薩爾主義進行批判的同時,伯恩施坦注意到了拉薩爾對普選權(quán)重要性的強調(diào)。在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對十七世紀英國大革命進行研究的同時,也促使其開始對馬克思恩格斯思想進行反思。

      關(guān)鍵詞:伯恩施坦;民主社會主義;修正主義

      一直以來,伯恩施坦《社會主義問題》系列文章的發(fā)表被視為其從馬克思主義走向修正主義的標(biāo)志。事實上,在該系列文章發(fā)表之前,一直以馬克思主義者自居的伯恩施坦在極力捍衛(wèi)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同時,開始慢慢反思馬克思及其思想在當(dāng)時的英國特別是德國現(xiàn)實中的遭遇。

      一、對拉薩爾主義的批判與反思

      費迪南·拉薩爾作為全德工人聯(lián)合會創(chuàng)始人和德國工人運動的開創(chuàng)者,一直以來深受社會民主黨大多數(shù)成員的愛戴,這種狀況并未因拉薩爾派與愛森納赫派的合并及《反社會黨人法》的實施與廢除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盡管社會民主黨在1891年的《愛爾福特綱領(lǐng)》中正式將馬克思主義視為黨的理論基礎(chǔ),但是由于拉薩爾及拉薩爾主義在工人中所具有的影響力,德國社會民主黨對拉薩爾的評價仍然是充滿矛盾的。同樣,伯恩施坦對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工人領(lǐng)袖的態(tài)度也是矛盾的:一方面,從馬克思主義立場出發(fā)批判拉薩爾的“國家社會主義”理論及其個人色彩對德國社會民主黨造成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他則高度贊揚拉薩爾對民主政治特別是普選權(quán)的重視。

      伯恩施坦對拉薩爾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對“國家社會主義”以及“鐵的工資規(guī)律”的批判。拉薩爾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下,工人階級的貧困是由所謂的“鐵的工資規(guī)律”造成的。這個規(guī)律指的是工人的平均工資始終停留在一國人民為維持生存和繁殖后代所必需的生活水平上,實際的工資不能長期高于或低于必要生活費,而是只能永遠圍繞著它做回轉(zhuǎn)運動。因此,解放工人階級的唯一道路,就是要廢除“鐵的工資規(guī)律”,依靠國家?guī)椭l(fā)展工人合作社,使工人獲得全部勞動所得,而這些只有通過普遍的、直接的選舉才能實現(xiàn)。早在《社會民主黨人報》時期,作為馬克思主義者的伯恩施坦就已經(jīng)開始對這種為俾斯麥政府的政策提供論證的“國家社會主義”理論展開批判,特別指出所謂的“國家社會主義”概念忽略了國家的階級性,“階級國家中的國家社會主義簡單是自相矛盾,是一個彌天大謊?!逼浯?,對于拉薩爾的“鐵的工資規(guī)律”,伯恩施坦則在1890年至1891年的《新時代》上發(fā)表題為《工資鐵律的問題》的六篇連載文章,從嚴格的馬克思主義立場出發(fā)對其進行嚴厲批判。他指出,拉薩爾并不是最早提出“工資規(guī)律”的人,而是最早使用“鐵律”一詞的人。“鐵的工資規(guī)律”建立在人口論和工資基金論的基礎(chǔ)上,對于后者伯恩施坦也進行了批判。他指出,馬爾薩斯的人口規(guī)律和工資基金論一樣,都是建立在工場手工業(yè)生產(chǎn)方式基礎(chǔ)上的,而在現(xiàn)今機器大生產(chǎn)時代,這些理論和工資規(guī)律已不再適用于解釋現(xiàn)今的工資浮動情況,“一切在機器大生產(chǎn)控制下影響工資高低的因素都是彈性的潛力。工資是按照工資鐵律圍繞必要生活資料的高低擺動的,但甚至必要生活資料的概念也是有彈性的?!弊詈?,伯恩施坦得出結(jié)論:要粉碎的不是所謂的“工資規(guī)律”,而是資本勢力對工人的壓迫,“是工人對占有資本的企業(yè)主的依附,一句話,是資本主義經(jīng)濟制度的總主宰?!睆倪@里可以看出,對于當(dāng)時流行于社會民主黨內(nèi)的拉薩爾主義,伯恩施坦立足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對其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就此而言,此時的他依然還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

      1891年,受社會民主黨的委托,伯恩施坦在倫敦著手進行《拉薩爾演說與著作集》的編輯工作。同年他為此書寫了一篇名為《拉薩爾及其在社會民主黨歷史中的意義》的長篇導(dǎo)言。在導(dǎo)言中,伯恩施坦對拉薩爾的生平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和評價。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伯恩施坦對于這位極具個人色彩的工人領(lǐng)袖所作矛盾性評價。在導(dǎo)言中,他在繼續(xù)批判拉薩爾的經(jīng)濟理論和策略的同時,也批判拉薩爾強烈的個人色彩及兩面性對德國社會民主黨造成的影響:“我們已經(jīng)看到,拉薩爾鼓動宣傳具有怎樣的雙重特性,在理論基礎(chǔ)中的雙重性以及在實踐中的雙重性。這種情況在拉薩爾死后依然持續(xù)了很長時間,而且它還變得更糟糕了?!?拉薩爾對社會民主黨的消極影響還在于:“拉薩爾的另一個錯誤在運動中被繼承下來了,由此付出的代價是持久且艱難的斗爭,直到它們被完全克服為止。至于拉薩爾在理論上的錯誤,……在此使人回想起,它是以多么激烈的斗爭為代價,直到在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階級中對工會運動的正確評價走上正軌;大部分社會主義者在‘鐵的工資規(guī)律的指導(dǎo)下為爭取工會而經(jīng)歷了多長時間的斗爭。拉薩爾賦予運動的個人色彩所帶來的后果就是,在他死后運動走上了宗派主義的航道并且很長時間一直陷入其中?!?上面說的“理論上的錯誤”是指拉薩爾的反工會立場,與愛森納赫派相反,拉薩爾派忽略了工會斗爭的重要作用,因此使得工人運動陷入迷途。對于拉薩爾的批評,伯恩施坦最后寫到:“但是還是夠了。否則的話就來造成這樣一種印象,我以前說過的——關(guān)于拉薩爾至今給工人階級所留下來的遺產(chǎn)——將會被削弱,然而這并不是我的本意?!?/p>

      就伯恩施坦在導(dǎo)言中對拉薩爾所作的批評而言,他的確觸及到了拉薩爾的軟肋。正如伯恩施坦所言,拉薩爾派自成立以來在鼓動宣傳方面所帶有的雙重性,特別是表現(xiàn)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的雙重性對德國社會民主黨產(chǎn)生的深遠的影響,以至于后來德國社會民主黨出現(xiàn)的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及其所引發(fā)的爭論,也可以視為是內(nèi)部的一種自我糾正。而拉薩爾派對工會及工會運動的忽略也使得后來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在爭取工會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彎路。另外拉薩爾本人強烈的個人色彩使拉薩爾派帶上了被人詬病的宗派主義的色彩。

      在對拉薩爾進行激烈批評的同時,伯恩施坦也肯定了他的工作,對其表示出極大的贊賞。首先,伯恩施坦肯定了拉薩爾著作的易讀性和宣傳工作的有效性。在談到拉薩爾的著作時,伯恩施坦指出他的《工人綱領(lǐng)》、《公開答復(fù)》以及《工人讀本》等著作為社會主義贏得了眾多的信任者,同時也激勵著成千上萬的工人為爭取工人的權(quán)力而斗爭,“因此在這一方面,拉薩爾的著作并沒有迷失在一堆無用的響亮空話中”。與此同時,伯恩施坦高度評價拉薩爾的鼓動宣傳:“不爭的事實是,在工人階級中,凡是拉薩爾的煽動傳統(tǒng)最強烈的地方,通常那里的組織工作也是做得最好的?!?/p>

      其次,伯恩施坦高度評價拉薩爾對政治民主重要性的強調(diào)。在拉薩爾看來,權(quán)力和法律二者是相互影響的,一方的改變同時會帶來另一方的變化,因此,工人階級只要通過和平且合法的斗爭,取得普選權(quán),這樣才能獲得權(quán)力以改變法律。對于拉薩爾來說,普遍的、平等的和直接的選舉權(quán)就是工人階級最有力的政治武器,他在1863年4月30日寫給洛貝爾圖斯的信中提到:“打算在沒有普選權(quán)、即在沒有實際基礎(chǔ)的情況下實現(xiàn)我們的要求,——我們就會成為哲學(xué)學(xué)派,或者成為宗教教派,然而決不是個政黨?!?對此,伯恩施坦評論道:“拉薩爾并不是徒勞地強調(diào)為普遍的、平等的和直接的選舉權(quán)而斗爭的旗幟?!毡榈摹⑵降鹊摹⒅苯拥暮兔孛艿倪x舉權(quán)至少成為北德意志帝國,后來成為整個德意志帝國的憲法賦予的權(quán)利。的確,運用選舉權(quán)作為武器取得勝利的時間還沒有到。但是為了取得勝利,工人階級必須首先學(xué)會斗爭?!?/p>

      正是由于負責(zé)拉薩爾全集的編輯工作,使得伯恩施坦有機會仔細閱讀這位工人領(lǐng)袖的絕大部分著作,由此也使其注意到拉薩爾思想中的精華之處。拉薩爾關(guān)于政治民主和普選權(quán)的強調(diào),在伯恩施坦后來的思想中都得到了極大的體現(xiàn),特別是對普選權(quán)的強調(diào)。

      二、對十七世紀英國大革命的研究

      流亡倫敦期間的伯恩施坦對十七世紀英國大革命的歷史充滿興趣。1895年他參與由考茨基召集并由林德曼、拉法格、梅林以及普列漢諾夫等人共同合著的《社會主義史的單獨描述》系列叢書的寫作,其中他執(zhí)筆的部分被命名為《十七世紀英國革命中共產(chǎn)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在與考茨基的通信中,伯恩施坦曾與后者詳細討論過該系列叢書的寫作計劃,同時二者的通信也記錄了該書的寫作過程。與當(dāng)年的馬克思一樣,流亡倫敦的伯恩施坦成了大英博物館的???,該書正是他研究英國大革命的成果。該書于1895年出版后得到大部分英國和德國歷史學(xué)家的一致好評,后來的馬克斯·韋伯曾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多次提及伯恩施坦,并高度稱贊其關(guān)于英國大革命的研究。

      在書中,伯恩施坦對英國大革命中平等派運動及其領(lǐng)導(dǎo)人約翰·李爾本和杰勒德·溫斯坦萊給予了極大的關(guān)注和同情。高度稱贊私有制、主張民主改革的非社會主義者李爾本首先得到了伯恩施坦的高度評價。在1893年2月25日寫給考茨基的信中,伯恩施坦第一次提及李爾本,他甚至建議考茨基將李爾本列入社會主義者的行列。他說到:“我還在等著你的關(guān)于傳記的決定,因為我想起來,我們不應(yīng)該把約翰·李爾本,平等派的領(lǐng)袖,放入到這個系列中嗎?我們對他了解得太少了,而他卻是比其他所提到的社會主義者有趣得多的人物?!?在1893年10月20日的信中,伯恩施坦告訴考茨基,他將著手關(guān)于社會主義者的寫作,首先先寫李爾本,其次才是其他人。在同年11月4日的信中,伯恩施坦向考茨基匯報自己正在進行關(guān)于李爾本的寫作。同時在信中伯恩施坦第一次談到對英國大革命和李爾本的評價。他寫到:“‘‘平等派具有比我原先估計的還要高得多的價值。他們是十七世紀的憲章運動者。值得注意的是,十九世紀的憲章運動幾乎沒有增加新的要求,而且,后者的最終結(jié)果與前者極為相似?!痹诓魇┨箍磥?,李爾本的重要性雖然不能跟克倫威爾相提并論,但他的一些著作的確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他代表了他那個時代的城市民主主義者的精神?!?隨后,伯恩施坦意識到應(yīng)該將平等派的運動放到英國大革命中去理解。同時他也遭遇了寫作困難,不僅需要到大英博物館去找尋更多的相關(guān)材料,而且隨著研究的深入,新的觀察點不斷產(chǎn)生,同時需要加以強調(diào)的地方也逐漸發(fā)生偏向。1893年底,伯恩施坦將初稿寄給考茨基。在1894年4月27日的信,伯恩施坦告知考茨基他打算將初稿推翻重寫:“我必須把它重新改寫,以前我認為是本質(zhì)的東西,現(xiàn)在完全相反了。為了理解這一時期以及它的斗爭,人們必須研究這個宗教運動,因為所有的政治和社會理念都采取了宗教的 式?!?曾經(jīng)作為伯恩施坦研究出發(fā)點的李爾本,對于此時的他來說已經(jīng)失去了意義,因此他決定將這部分縮短。

      另外,伯恩施坦的研究使得曾被歷史遺忘的溫斯坦萊和其所領(lǐng)導(dǎo)的真正平等派再次被挖掘出來。對于溫斯坦萊,伯恩施坦則在書中大量引用其著作《自由法》,而這部著作在當(dāng)時關(guān)于民主或者社會主義的歷史著作中都未曾提及。伯恩施坦在書中評論到:“作為一個小黨派的鼓動者和未發(fā)展的階級的辯護人,……溫斯坦萊并沒有意識到應(yīng)該讓歷史學(xué)者對其保持興趣?!?/p>

      最后,作為馬克思主義者的伯恩施坦對平等派和真正平等派作出評論:平等派是工人階級和市民階級利益的代表,而真正平等派則相反,是無產(chǎn)階級的代表。

      1893年12月23日伯恩施坦在給考茨基的信中提到,對英國革命的研究再次證明了社會民主黨按照黨的流行口號在理解社會歷史方面做得太少了。按照這個模式,“資產(chǎn)階級”或者“人民”應(yīng)當(dāng)被處決。事實上并不是非此即彼的。

      他在1895年3月30日寫給考茨基的信里指出:“通常當(dāng)人們對歷史研究越多就會變得越笨。很多我們今天仍然引以為豪的聰明智慧,其實早已過時了。我們經(jīng)常說的那些話,是兩百年前的話;我們以極大的狂妄所說的那些東西,被稱為‘科學(xué)社會主義?!?對此,學(xué)者卡斯滕評論到:“這應(yīng)當(dāng)是伯恩施坦畢生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同時它也表明了,早在1895年伯恩施坦就已對某些社會主義理論持批評態(tài)度。他看到資產(chǎn)階級和無產(chǎn)階級在現(xiàn)實中分裂為許多相互敵對的派別,因此歷史學(xué)家的任務(wù)就是看到這一點并對這些不同的派別進行分析?!?/p>

      晚年的伯恩施坦在回憶起他對英國大革命的研究時,曾說到:“我認為,我論述英國大革命中的社會主義傾向和民主主義派別(這是迄今尚未單獨加以研究過的題目)的著作卻敢說是具有特別價值的,它是在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中對于那一時期各種文獻的巨大寶藏精心研究的成果,……這是我仍舊要首先帶著一種愉悅心情來回顧的著作之一。它是出自我筆下的用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觀研究歷史事件的唯一較大的嘗試?!?/p>

      可以說,當(dāng)時作為馬克思主義者的伯恩施坦,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對十七世紀英國大革命的歷史進行研究,也正是此次研究使得伯恩施坦開始真正反思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這對于一直以“馬克思主義者”自居的他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挑戰(zhàn)。

      三、結(jié)語

      作為馬克思主義者的伯恩施坦,在積極捍衛(wèi)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同時,也一直在反思該理論在當(dāng)時現(xiàn)實特別是英國和德國現(xiàn)實中的遭遇。在對拉薩爾主義進行批判的同時,伯恩施坦關(guān)注到拉薩爾對普選權(quán)的強調(diào),后來在其修正主義思想中也能找到對普選權(quán)重要性的強調(diào)。通過對十七世紀英國大革命的研究,伯恩施坦逐漸意識到社會民主黨應(yīng)當(dāng)重新認識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正是這一系列的因素,導(dǎo)致后來伯恩施坦從馬克思主義走向修正主義的“脫毛”過程。

      參考文獻

      [1] 殷敘彝編.伯恩施坦讀本[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8年,第6頁,1.

      [2] 馬元德,嚴雋旭譯.伯恩施坦:社會主義的歷史和理論[M].北京:東方出版社,1989年.

      [3] Eduard Bernstein:Ferdinand Lassalle eine Würdigung des Lehrers und K?mpfers,Berlin:Cassirer 1919.

      [4] 伯恩施坦著,鄭異凡等譯,斐迪南·拉薩爾及其對工人階級的意義:為紀念他逝世四十周年而作[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64年.

      [5] Schelz-Brandenburg,Till.hrsg.Eduard Bernsteins Briefwechsel mit Karl Kautsky:(1891-1895)- Frankfurt [u.a.]:Campus-Verl.,2011.

      [6] Bernstein,Eduard.Kommunistische und Demokratisch-sozialistische Strmungen w?hrend der englischen Revolution des 17.Jahrhunderts,Stuttgart 1895.

      [7] Carsten,F(xiàn)rancis Ludwig.Eduard Bernstein:1850- 1932;eine politische Biographie-München:Beck,1993.

      [8] 愛德華·伯恩施坦,史集譯.一個社會主義者的發(fā)展過程[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62年.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xué)青年項目“伯恩施坦與考茨基思想比較研究——以二者通信(1879-1932)為中心的考察”(16YJC720011)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練建玲(1985- ),女,漢族,廣西柳州人,博士,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xué)馬克思主義學(xué)院,講師,研究方向:實踐哲學(xué),民主社會主義。

      猜你喜歡
      修正主義
      伯恩斯坦修正主義的當(dāng)代意義評述
      伯恩施坦從革命訴求到社會改良的研究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修正主義
      對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重新解讀
      民進黨步向“修正主義”?
      對階級敵人要堅決斗爭
      岳阳县| 铜陵市| 五寨县| 饶河县| 米林县| 隆化县| 凤凰县| 南郑县| 卢氏县| 池州市| 永德县| 内黄县| 遵化市| 称多县| 庆元县| 孙吴县| 从江县| 湖口县| 岫岩| 萨迦县| 太仓市| 酉阳| 且末县| 墨竹工卡县| 安塞县| 台北县| 左云县| 广宗县| 兰西县| 抚远县| 郓城县| 乳源| 峨眉山市| 洛宁县| 登封市| 财经| 石景山区| 肃北| 桂阳县| 抚松县|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