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快,老年骨折患者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由于老年人機體功能減退,手術時容易出現(xiàn)意外,導致并發(fā)癥多,影響愈合,因此,需要加強術中護理配合。本文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的麻醉護理配合進行了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齡骨科下肢手術患者,共計8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在65~81歲,平均(73.98±4.33)歲;合并癥:高血壓8例,糖尿病6例,慢阻肺3例,貧血3例。實驗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64~82歲,平均(74.23±4.93)歲;合并癥:高血壓7例、貧血4例、慢阻肺2例、糖尿病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本組患者完善的麻醉護理配合措施,內容如下:①加強術前訪視:在手術前,護理人員應主動進入病房,積極與患者以及家屬進行交流,了解病情變化,交流時應注意采用淺顯易懂的語句,加強對其機械能健康教育[1-2]。②加強麻醉的配合度:麻醉前,指導患者正確擺放體位;在穿刺時,應輕輕扶住患者,以防患者出現(xiàn)磕碰和墜床等危險。③加強麻醉期間的觀察:麻醉期間,應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以及血氧飽和度。④完善麻醉后的護理干預:受年齡和體質影響,老年患者在麻醉后其蘇醒時間相對延長,護理人員應更加耐心、細心地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患者清醒后,先給予吸痰,隨后再拔管,拔管后,應立即給予面罩吸氧。
1.3觀察指標 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麻醉師、手術醫(yī)生對護士的麻醉配合評價;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狀況評分。
2.1兩組患者及醫(yī)生的評價 滿意度:實驗組97.50%(39/40),對照組為77.50%(31/40),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0,P=0.018);醫(yī)生評價:實驗組為(96.18±1.22)分,對照組為(87.97±4.34)分,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1.52,P<0.01)。
2.2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對比 與干預前比較,兩組患者焦慮及抑郁評分均有降低(P<0.05),但實驗組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對比分)
高齡患者骨科下肢手術對手術室護士的要求較高,護士不僅需要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同時應具備靈活的應變能力。對于手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情況,應隨時注意觀察,并協(xié)同麻醉師共同處理。本研究完善了麻醉護理配合措施,通過加強術前訪視,加強麻醉配合度訓練,加強麻醉期的觀察以及完善麻醉后護理等干預措施,將護理工作的每一個流程合理安排,提高主動性,加強對多個環(huán)節(jié)的配合度,保證手術順利完成。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醫(yī)生評價以及患者的心理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
總之,對高齡骨科下肢手術患者,完善麻醉配合,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