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少星
國以才立,業(yè)以才興。2019年1月8日上午舉行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兩名技術工人再次摘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他們是來自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鐵路車輛裝調(diào)工、中車首席技能專家羅昭強,和來自上海航天八院的首席技師王曙群。這兩名技術工人均屬于生產(chǎn)一線的職工,但他們的創(chuàng)新成果卻都屬于各自領域的關鍵技術,并且居于國際領先水平。
其實,這次獲獎的“大國工匠”遠不止上述的兩位技術工人,近年來,全國各地評選出的優(yōu)秀工匠代表如雨后春筍,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耕耘、默默奉獻,用心雕琢每一個工作細節(jié),把苦心鉆研、淡泊名利融入到日常重復繁雜的工作任務中,他們總是在艱苦環(huán)境中磨礪,在基層一線中成長。他們中有“半根鋸尺走天下的拉坯大師”占紹林;有為“私人訂制”通訊天線保駕護航的鉗工夏立;有讓“中國制造”打破外國壟斷,為國爭光的巴渝工匠粟道梅……
他們獲獎的事實再一次印證了要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離不開各行各業(yè)人才的發(fā)展;要進行“四個偉大”工程,離不開“以匠心守初心”的傳承;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在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堅守。
治國經(jīng)邦,人才為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面對“數(shù)千年未有之變局”,當下國家發(fā)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才。因此我們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真誠關心、愛護、成就人才,激勵廣大人才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聰明才智。
(選自“人民網(wǎng)”2019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