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露圓
那一縷芬芳是留在記憶最深處的芬芳。
去年秋天,我奉母親大人之命前去外公家摘柿子。我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有了這棵柿子樹,從我記事起,便看到了它。
去外公家的路很曲折,每次走那條路總有些許去尋找古堡的氣息。外公家的柿子樹在院子里,一到秋季,不管是街坊鄰居還是親戚朋友只要是誰的嘴饞了,都會去那棵柿子樹上摘上三兩個解解饞。柿子樹也很爭氣,每年都會結好多果子,都把枝子壓彎了。想起小時候,因為太小所以只能站在院子里看哥哥姐姐們在它身上來回穿梭著。
外公的身子骨有些走樣但腰桿子直,論爬樹可少不了他,他可不比我們這些個少年遜色。柿子樹好像知道外公要爬它似的,故意把樹枝長成臺階狀。這倒也為外公爬樹降低了些難度?;椟S的夕陽透過樹葉的縫隙照在他那消瘦的身子上。他的本領就是無論如何總能把最大最紅的柿子摘下來。
外公那干癟的雙手緊緊地握住粗壯的樹枝,雙腿盤在枝干上。黃昏雖有幾分柔和但也有些耀眼。黃澄澄的柿子散發(fā)著淡淡的香味,芬芳在昏黃的斜陽中流淌。他摘起柿子來有些吃力,倒有幾分《水滸傳》中英雄好漢嫉惡如仇時齜牙咧嘴的面相。我在下面仰視著,他在上面俯視著。他的身影是那么的高大,又是那么的渺小……
又是一陣秋風吹過,不禁油然而生幾分涼意與悲傷。那個畫面深深地被我藏在記憶的最深處,每逢秋季它便散發(fā)出陣陣芬芳……
(指導老師:袁秋杰)
定格畫面,書寫芬芳
寫親情的文章要想寫好,最關鍵的還是要擷取一幀畫面,避免泛泛而談。本文的亮點正在于此。寫外公,不寫外公對自己的疼愛,不寫外公等候自己的畫面,而是從外公的生活中選取一個富有意思的畫面——外公爬樹摘柿子。這讓這位外公的形象瞬間立了起來。同時,文章中既有對外公爬樹、摘柿子的過程的描摹,又添加個人情緒,情景融合,使“芬芳”主題明晰。小小的畫面,濃濃的情緒,慢慢地牽引起讀者的想象和聯想……(肖?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