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軍
摘 要: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提高國民素質,使學生養(yǎng)成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自然的優(yōu)良品質。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價值觀教育,是實現(xiàn)這些目的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初中語文教學蘊含豐富的情感價值觀內容。另一方面,由于教學改革的深入和現(xiàn)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挖掘語文學科中的情感價值觀內涵,引導學生樹立情感價值觀理念,已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
關鍵詞:初中語文;素質教育;情感價值觀
語文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語言,更是我們的母語,從會說話開始我們就在接觸語文。而語文在我國的歷史卻是悠久的,從我們的祖先運用智慧創(chuàng)造文字開始,它就存在我們的歷史上并不斷發(fā)展傳承延續(xù)至今。語文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積累是我們所不能想象的,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它不容被忽視,它對學生的教化作用也不能被忘記。
一、通過語文學科進行價值觀培養(yǎng)的原因
語文用于培養(yǎng)人的正確價值觀在歷史上古已有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至圣先師孔夫子就是通過它來傳達自己“仁”的思想,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爭是隨處可見的,而孔子就想通過對人們的教化來傳達一種他的思想和價值觀,用此來引導人們學會“仁”,而放棄戰(zhàn)爭??鬃訛榇酥苡瘟袊?,說服各國君王,向大家傳達正確的價值觀,表達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雖然孔子沒能阻止戰(zhàn)爭,但是他的這種通過教化來引導人們的思想?yún)s從會被遺忘。
今天的我們更應該看到語文在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上的作用,特別是在初中這個承上啟下的階段,對待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更應該引導他們認識什么才是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讓他們形成是非判斷的能力。在這一點上,初中語文教師在教授學生時不該只看重一些刻板的知識,而應該看到語文的價值所在。語文教材的運用也不只是為了教學生學習一些基本的語文技能,而應該看到通過每一篇不同的課文所傳達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初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認識這些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從而逐漸形成一種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
二、情感價值觀培養(yǎng)的方法
1.通過情景再現(xiàn)的教學實踐進行培養(yǎng)。
教學手段的不斷改革和進步、不斷普及和提升,使得圖像展示、聲音和視頻等技術手段被大量運用,這就彌補了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缺陷,讓學生身臨其境。例如,教學《蘇州園林》一文時,在課上播放蘇州園林的圖片及音像資料,讓學生有身臨界其境的感覺,從而得到關于蘇州園林的全面的、明確的知識,感悟設計者的匠心,引發(fā)了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2.通過與文本對話進行培養(yǎng)。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和價值取向的影響是深廣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對話氛圍,讓學生品味作者字里行間所滲透的情感,學生在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地思考,獲得思想啟迪,得到情感熏陶,從而發(fā)自內心地與作者的心靈碰撞和共鳴。
魯迅的小說《祝?!?,揭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國農(nóng)村封建思想對人性的戕害,祥林嫂則是被封建禮教逼上絕路的主角。正如作家丁玲所說:“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里趕,是一樣使她精神上痛苦?!遍喿x時,需指導學生準確把握人物對話后隱藏的潛臺詞,從而更深層次理解作者對國民心理的深刻剖析,對中國文化思想的深入反省,進而感受到作者以筆為武器,要從精神上喚醒沉睡中愚弱麻木的國民的思想情懷。
3.通過作業(yè)和課后實踐進行培養(yǎng)。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課文只是個例子,其實課文也是個引子,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習的需要,多布置一些饒有趣味的綜合實踐作業(yè)。如學習童年趣事這一單元內容,讓學生回去后聽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講一件他們自己童年的趣事,第二天在課堂上復述,讓學生感受不同年代生活的差異與童年的美好;學習保護動物這一主題單元,讓每位學生寫一篇想象作文《我愿變作》,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動物的樂與悲。通過這些活動,語文學習變得妙趣橫生,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4.加強教師自身建設。
初中學生富有強烈的好奇心,模仿能力強,可塑性也很強。他們對教師有著特別的信任和崇拜,教師的人格、言行、品德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對他們的影響巨大且深刻。因此,教師在樹立自身形象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同時,必須慎重地以自己的品行修養(yǎng)感染熏陶學生,不說不恰當?shù)脑?,不做不恰當?shù)氖拢龑麄冴P注自然與社會、關注生活與時代,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
5.重視語文的熏陶作用。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對于不同文本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這是語文教育重要特點,也是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遵循的原則,重過程,重細節(jié),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滲透到課堂和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這樣,才能讓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特點更加明確,才能使語文學科作為國語教育起到其最大的心靈和人格塑造的雙重作用。
三、結語
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在現(xiàn)代社會中,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培訓中都會有培養(yǎng)學生情感價值觀這一項。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不僅可以帶動學生快速思考,讓他們感受情感的美好和不足,從而得到啟發(fā),學會思考,培養(yǎng)情感價值觀,而且可促進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曉成.初中語文教學中核心價值觀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141.
[2]王曉麗.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探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33):330-331.
[3]關貴林.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學周刊,2018(22):58-59.
[4]王思瑤.初中小說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