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慶文 鐘霞 王蕾 高念
草莓死棵現(xiàn)象非常普遍,輕則損失10%左右,嚴重的達到30%~40%,生產(chǎn)中重復(fù)多次補苗,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費,讓草莓種植戶苦不堪言。筆者根據(jù)多年的調(diào)研情況和實踐經(jīng)驗,總結(jié)歸納出以下幾點預(yù)防措施,可降低草莓死棵風險,達到一栽全苗的目的。
一、土壤處理
土壤處理一般在7月進行,這段時間正是大棚閑置期,利用高溫悶棚的方法對土壤進行處理。具體方法是:
1. 棚室清理
將上茬作物徹底清理干凈,包括棚內(nèi)雜草。
2. 一次悶棚
清園后關(guān)閉通風口,檢查修補好棚膜破損處,然后密閉棚室,用百菌清煙霧劑和異丙威煙霧劑進行熏蒸。具體用法是:用45%百菌清煙劑750克/畝,約15個(50克/個);15%異丙威煙劑750~1 000克/畝,用15~20個(50克/個),從棚的最里邊倒著向外點燃,然后關(guān)閉棚口,悶棚7天。這樣可以有效殺滅土壤表面或棚室內(nèi)棚架、棚體上的病原菌和蟲卵。
3. 施肥澆水,二次悶棚
每畝地施入商品有機肥1 000千克,也可以施入腐熟糞肥4 000千克、餅肥80千克,然后進行旋耕,旋耕后要澆1次大水。澆完水蓋上地膜(這里使用的地膜可以是舊的,但不能破損,而且要有一定的厚度,有條件的最好使用新膜,以提升地溫,提高悶棚的效果),緊接著密閉棚室,進行二次悶棚,悶棚時間25天。
4. 補充生物菌肥
1個月后,打開棚室,揭開地膜,對處理過的土壤進行旋耕,徹底釋放高溫發(fā)酵過程中產(chǎn)生的有害氣體。補充生物菌肥,實現(xiàn)有益菌群的占位效應(yīng),可以減少病害發(fā)生。有益菌可以使用自己擴繁的EM菌或酵素菌,成本低,效果好,每畝地需要400~500千克(必須足量,否則達不到效果,有益菌的補充要遵循一次大量的原則),然后起壟,準備定植。
二、選苗
1. 選用脫毒苗
優(yōu)先選用脫毒三代以上的草莓苗,產(chǎn)量高、抗病性強。
2. 選用健壯苗
健壯的草莓苗必須符合三個條件:葉片數(shù)達到6~10片(葉片數(shù)量決定以后花朵的數(shù)量,葉片數(shù)量越多,花朵數(shù)相應(yīng)也多,草莓產(chǎn)量就會越高);莖稈粗度不低于1.5厘米(莖稈越粗產(chǎn)量越高);單株重不低于30克(單株草莓苗子越重產(chǎn)量越高)。
3. 剔除病蟲苗
待定植的草莓苗不能有病蟲害,尤其是不能有炭疽病病征,否則定植后會造成嚴重死苗現(xiàn)象,所以必須剔除病蟲苗。
三、秧苗處理
1. 置于陰涼處
買回來的秧苗要第一時間打開包裝,取出放在陰涼處,因為在運輸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熱,打開包裝后避免秧苗繼續(xù)發(fā)熱。需要注意的是,秧苗不能平放在地面上,要立著放,一把一把緊靠著擺放在一起,以免出現(xiàn)莖稈彎曲,給定植帶來困難。
2. 剪根系、去老葉
①剪去部分根系。定植前將秧苗根系剪掉一部分,一般留10厘米長為宜。因為根系太長不利于栽苗,降低栽植速度,而且根系太長,用工具埋土容易埋得過深,一旦將草莓心葉埋住就容易造成大面積死棵。
②老葉去掉一部分。過多的葉片會消耗大量營養(yǎng),不利于根系生長,影響成活率。去掉老葉時要注意三點:一是只去掉葉片,保留葉柄。這樣對秧苗造成的傷口小,并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二是要根據(jù)秧苗大小和葉片數(shù)量多少去除。如果只有10片葉,可以去掉3~4片葉;如果只有8片葉,可以去掉2~3片葉。以此類推,不能一次性去掉太多,建議保留5~7片直立葉片。三是去葉片要遵循一個原則,即:只去掉橫著的葉片,直立的葉片無論多少都要保留。
3. 蘸根
準備一個池子,往池子里注入約3厘米深的水,同時加入以下藥劑:阿米妙收(由20%嘧菌酯和12.5%苯醚甲環(huán)唑混配而成的懸浮劑)1 500倍液,亮盾(62.5克/升精甲·咯菌腈懸浮種衣劑)1 500倍液,阿克泰(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7 000倍液,不要使用激素類生根劑蘸根。將剪好根、去老葉的草莓苗在藥液中直立浸泡8小時,第二天一早就開始移栽,可大大提高成活率,減少死棵現(xiàn)象發(fā)生,同時還能有效預(yù)防定植后薊馬、飛虱等害蟲的危害,藥效可達30天之久。
四、起壟
采用起壟機起壟,起壟時要保證土壤具有一定的含水量,如果土壤太干,起的壟不夠硬實,苗子定植后經(jīng)常澆水,壟面會隨水塌陷,不利于根系生長。一般壟高20~30厘米,壟底寬70厘米,壟面50厘米、壟溝寬30厘米,壟面上鋪設(shè)一條滴灌帶。這樣不僅利于草莓根系生長、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供應(yīng),而且通風透光良好,草莓果實品質(zhì)好,利于采摘。
五、定植
1. 澆水造墑
定植前3天澆水,水一定要澆透。
2. 噴灑除草劑
澆水造墑后接著噴灑除草劑。每畝用330克/升二甲戊靈乳油150倍液(100毫升對水15千克),加上60%丁草胺乳油300倍液(50毫升對水15千克)一起噴霧,噴完除草劑3天后進行定植。
3. 定植方法
栽苗時要求弓背朝外(朝向壟溝方向),秧苗盡量靠近壟背的中間栽植,不要栽得太靠近壟邊,保證秧苗根系有充足的水分和營養(yǎng),有效防止水分和肥料流到壟溝而造成浪費,這樣栽植可以充分發(fā)揮滴灌水肥一體化的效果。
六、定植后的管理
1. 水分管理
定植后前7天,要保證秧苗充足的水分,每天澆水1~2次,以促進緩苗。草莓緩苗比較慢,定植后3天開始有白尖出現(xiàn),7天才有新根長出,所以8天開始減少澆水,可以間隔1天澆1次水,然后間隔2天澆1次水,間隔3天澆1次水……以此類推,但也要因地制宜,根據(jù)當天的溫度和光照條件靈活確定,總體要求是定植后20天內(nèi)保持壟面濕潤。
2. 光照管理
定植后前3天必須進行遮陽,可以用遮陽網(wǎng),也可以用棉被。
3. 病害預(yù)防
定植后3天要噴淋1次殺菌劑,預(yù)防炭疽病發(fā)生。可以使用凱潤(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噴完藥40分鐘后再噴水,也可以噴水后等葉片上的水稍微干了再打藥,以免降低藥劑使用效果。定植后草莓新葉開始生長,由于田間濕度大,根系吸收能力很差,容易造成營養(yǎng)不足,秧苗抗性低,加之定植前進行了剪根、去葉處理,有傷口出現(xiàn),容易感染病菌。因此,定植后10天可使用噻唑鋅、春雷·王銅或琥膠肥酸銅等噴灑1次,預(yù)防細菌性病害發(fā)生。
4. 施肥
定植后到緩苗期間,不可使用化肥,但可以沖施一些有機營養(yǎng)物質(zhì),如氨基酸、甲殼素、海藻酸、菌液、糖等,促進根系生長。
(作者聯(lián)系地址: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qū)建設(shè)東路323號 農(nóng)業(yè)局院內(nèi) ? 郵編:2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