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
【摘 要】目的:分析在頸椎病患者臨床治療中,牽引以及按摩保健操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70例頸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所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牽引治療方法,觀察組患者則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同時接受按摩保健操,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經對比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頸椎病患者臨床治療中,牽引與按摩保健操聯(lián)用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頸椎病;按摩保健操;牽引;臨床療效;頸椎病
【中圖分類號】 R71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188-02
頸椎病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頸椎病,主要是指在各種原因下患者椎動脈受到外界壓迫等導致椎—基底動脈的供血出現(xiàn)問題,從而引發(fā)相關的臨床癥狀,頸椎病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xiàn)有頭痛、眩暈等[1-2]。這類患者的發(fā)病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內容:患者的頸椎節(jié)段穩(wěn)定性不足、患者頸椎受到機械性壓迫、患者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患者椎動脈血管存在問題等[3]。我院在頸椎病患者治療中應用按摩保健操與牽引結合方式,收到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12月一年內收治的72例頸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符合頸椎病診斷標準,所選患者的納入標準為:符合我國第二屆全國頸椎病專題座談會制定的CAS標準、一般資料完整、自愿入組。所選患者的排除標準為:其它類型頸椎疾病患者、先天性脊椎畸形患者、其它神經官能疾病綜合癥患者、顱腦腫瘤患者、皮膚破損患者、精神功能障礙患者、意識紊亂患者、辦研究治療方案不耐受患者。將所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5例患者。對照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35—57歲;觀察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齡34—60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對比后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牽引治療,主要方法為:患者行仰臥位,醫(yī)生于患者的頭部前方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下頜部位,另一只手托住患者的頸部,身體與患者的頭部緊貼,之后對患者的頭部進行牽引,牽引時間應至少持續(xù)30s,間歇休息10s,牽引應重復5次。在進行手法牽引的過程中,醫(yī)生需用托住患者頸部的手的食指、中指、拇指按照從下至上、從左至右的方向對患者的頸椎進行施力,還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灶來調整牽引的具體角度與施力力度。醫(yī)生在實施牽引的過程中,不得旋轉患者的頭部,最后按揉患者雙側肌肉群?;颊咝枰刻旖邮?次,連續(xù)接受一個月手法牽引為宜。
觀察組患者需要在上述治療基礎上接受按摩保健操治療,按摩保健操主要包括頸部運動、肩胸背部運動、頸部助力運動以及健肢助力運動等,患者每周需要進行5次保健操訓練,每次時間為20—50min,患者治療周期同樣為一個月[4]。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效果可分為無效、顯效、痊愈,總有效=顯效+痊愈。無效: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病情甚至出現(xiàn)加重;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出現(xiàn)大幅好轉,但仍存在輕微的疼痛感;痊愈: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陽性體征消失,頸椎無任何痛感,可以自如活動并不受限制[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均經由SPSS19.0軟件包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n,%),利用X2對其加以檢驗,若兩組患者數(shù)據(jù)經對比后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從上表1中所顯示的數(shù)據(jù)可看出,接受兩種方案聯(lián)合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遠好于對照組,相關數(shù)據(jù)對比后差異存在明顯意義。
3 討論
頸椎病是臨床當中的常見病與多發(fā)病,且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患有頸椎病的患者數(shù)量出現(xiàn)了不斷增多,患者的年齡也出現(xiàn)了年輕化發(fā)展趨勢。如果頸椎病患者若是未能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就會進一步嚴重,給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帶來雙重影響。在此背景下,針對頸椎病患者選擇更為科學的治療方案十分關鍵。
在頸椎病患者臨床治療中,治療方法一般為手術治療與非手術治療,在非手術治療方法中,頸椎牽引相對較為有效?;颊呓邮艽朔N方案治療后,可以使頸椎的椎間孔、椎間隙得到有效增大,減輕椎動脈所受壓迫,使患者的血管痙攣等有所緩解,進而使患者病情有所好轉。但是,患者單純接受牽引,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韌帶變性、軟組織疼痛等,因此治療效果有時難以令人滿意。我院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同時讓患者接受按摩保健操的治療,患者在進行練習的時候,將一系列的動態(tài)變化力傳導至患者頸椎的椎體與椎間盤處,在這些力的作用之下,患者頸椎的椎體、椎間盤以及相關的間隙組織等可以形成微小的振動。這樣一來,患者頸椎處所受壓迫可以得到及時的解除,椎動脈可以得到有效的伸展,頸椎痙攣得到明顯的緩解,頸椎所受應力明顯減少,患者的頸椎后血液循環(huán)得到明顯加強。更為關鍵的是,同時接受按摩保健操與牽引治療的頸椎病患者,其治療安全性也會較好,患者基本不會出現(xiàn)不適反應等,這對于患者的治療而言也存在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牽引治療,而觀察組患者則在牽引治療的基礎上同時接受按摩保健操的治療。在對比相關數(shù)據(jù)后可看出,同時接受兩種方法治療的患者整體療效遠好于單純接受牽引治療的患者,相關數(shù)據(jù)對比后差異存在明顯意義。從這一研究結果可看出,將按摩保健操與牽引進行聯(lián)合應用,對于頸椎病患者而言存在較強的應用優(yōu)勢。
4 結語
在頸椎病患者臨床治療中,仰臥位手法牽引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可以確?;颊叩呐R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治療中大范圍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徐霞.綜合康復治療頸椎病的臨床有效性分析與研究[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8,39(07):116-117.
[2]陳文英,羅建,代生成,雷雪,楊希,魏禮紅,魏啟華,李麗.中醫(yī)傳統(tǒng)按摩保健操對頸椎病常規(guī)推拿治療的臨床增效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7,8(02):42-43.
[3]黃先壽.用按摩、牽引及針灸療法對頸椎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17):23-24.
[4]袁秀林.牽引及按摩保健操對頸椎病治療的臨床增效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