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玲玲
【摘 要】探討免疫組化在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及其與預后的相關性分析。方法:選取2010年5月到2017年5月涇縣醫(yī)院呼吸內科收治的小細胞肺癌患者并且均取得病理性免疫組化檢查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小細胞肺癌免疫組化結果及預后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小細胞肺癌患者中,Ki-67通常被視為細胞增殖的指標,一般來說,其數(shù)值大小與腫瘤組織增殖速度、腫瘤惡性程度呈正比,與預后呈反比,因此其在實際治療中又常常被認為能夠預見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分期和預后評估。結論:免疫組化結果中Ki-67的數(shù)值高低與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預后有明顯相關性。
【關鍵詞】小細胞肺癌;免疫組化;Ki67
【中圖分類號】 R53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241-02
肺的神經(jīng)內分泌細胞是其相應腫瘤的主要起源,小細胞肺癌(sclc)大概占所有肺癌總數(shù)的15%[1],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肺神經(jīng)類分泌癌[2]。此次研究立足于涇縣醫(yī)院呼吸內科的80例明確診斷的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免疫組化結果,對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組化的特征和之后其臨床及分期的相關性進行了探討,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還分析了作為腫瘤增殖能力指標的Ki-67同腫瘤患者分期及預后之間的關系。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0年5月到2017年5月份,7年時間內,涇縣醫(yī)院總共收治了116例小細胞肺癌患者。在對這些入住呼吸科的患者的病灶部位、大小等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之后,針對其分別選擇了包含纖維支氣管鏡、經(jīng)皮穿刺肺活檢術在內的不同病理獲取方式。其中檢查方式為SYN、CD56、TTF和Ki-67等完善免疫組化的小細胞肺癌患者有80人。
1.2 方法
記錄相關信息:記錄80例患者的年齡、性別、吸煙史、肺部病變所在部位、病理分期、免疫組化結果。當前我國對于小細胞肺癌患者分期的判定標準主要還是依據(jù)的美國退伍軍人肺癌協(xié)會(VALSG)所擬定的“肺部病灶是否位于一側胸腔、能否被包括在單個可耐受的放射視野里”這一標準,分為廣泛期和局限期。
組織標本:使用10%的中性甲醛對取得的病理標本進行固定、脫水、浸蠟、包埋這一系列操作,再依次進行切片、HE染色、顯微鏡觀察等操作,最后對其使用免疫組化,這一步所使用的一抗抗體皆來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然后經(jīng)過SP法步驟,就能夠得到最終的結果。
1.3 結果判定標準
在經(jīng)過免疫組化染色之后,通常情況下,腫瘤細胞的胞漿和細胞核都會呈陽性黃色或棕色顆粒。在確定了免疫組化的結果之后,就還需要建立起相應的陽性和陰性對照,相應的判讀則由兩位具有高年資的醫(yī)生來完成。在對整張切片的陽性細胞數(shù)和著色強度進行綜合分析后,判定其為陽性或陰性,其判定標準一般為:不小于10%的陽性細胞數(shù)和可見棕黃色顆粒的為陽性(+);小于10%的陽性細胞數(shù)和較淡的著色為陰性(-)。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此次研究統(tǒng)一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軟件包處理所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其中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的表示分別為x±s、百分數(shù),這二者各自內部之間的比較方式則分別采用t檢驗、卡方檢驗,最終得出,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病理特征
此次作為研究對象80位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年齡普遍在45歲到85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66.33歲。其中,男、女分別有52人和28人,性別比為1.86∶1。有占總數(shù)61.25%的人有吸煙史,總計49人,男、女各有44人和5人,有吸煙史的男性人數(shù)遠遠多于有吸煙史的女性,其相應的P<0.05,這種差異具有十分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此次研究不同性別的患者中,患者年齡、腫瘤分型、腫瘤分期、腫瘤部位等皆沒有比較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
2.2 免疫組化結果
此次研究的八十位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分別有56人、68人、66人、69人在CK、TTF1、Syn、CD56等方面表現(xiàn)為陽性,其概率分別為而70%、85%、82%、86.2%。Ki67指數(shù)等于或大于60%的患者占到了總數(shù)的70%,總計有56人。其中有34個人為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占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總數(shù)的82.9%;剩下22人則為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占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總數(shù)的56.4%。由此可看出,廣泛期的Ki67指數(shù)等于或大于60%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要遠高于局限期患者比例,二者有著十分顯著的差異(P<0.05)。
3 討論
此次研究中,Ki67指數(shù)等于或大于60%的患者中有34人為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占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總數(shù)的82.9%;剩下22人則為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占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總數(shù)的56.4%。處于廣泛期患者所占的比例明顯高于局限期的患者,二者之間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P<0.05)。因此可知,Ki67指數(shù)等于或大于60%的患者與那些Ki67指數(shù)小于60%的患者相比,有著更快的疾病進展速度和更高的惡性程度,而且其在發(fā)現(xiàn)的時候也多處于廣泛期,相應地,預后方面也就比較差。綜上所述,相較于女性,男性更容易患上小細胞肺癌,而促使小細胞肺癌出現(xiàn)的主要因素就是吸煙,在這些患者中又有絕大部分為中央型廣泛期。而根據(jù)相應的臨床確診小細胞肺癌的完善免疫組化這一方法可知,Ki67指數(shù)等于或大于60%的患者占總數(shù)的比例為70%,其中大部分又處在廣泛期,從這個方面來講,對于診治小細胞肺癌的臨床醫(yī)師來說,Ki67數(shù)值的大小能夠幫助其更好地預見患者的臨床分期及預后的評估,ki-67蛋白表達水平與腫瘤的惡性程度、侵襲轉移發(fā)生的可能性成正相關,與預后成負相關。
參考文獻
[1]王伙剛, 洪波, 林文楚. 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研究進展. 中國藥理學通報. 2017. 33(10): 1333-1337.
[2]曹闊. 肺神經(jīng)內分泌腫瘤42例臨床報道. 見:王洲,主編. 外科學(胸外科).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