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
北宋名臣張齊賢特別能吃,最初就是憑借驚人的飯量引起趙匡胤的注意,從此走上仕途。
但張齊賢并非“酒囊飯袋”,他很有主見,眼光遠大。雍熙三年(986年),大將曹彬、潘美率軍北伐攻遼,大敗而歸,名將楊業(yè)也戰(zhàn)死在朔州。危急時刻,張齊賢主動請纓,前去接管代州軍務,旗開得勝,打得遼軍落花流水,這在宋軍漫長的攻遼戰(zhàn)役中絕無僅有。所以不過幾年,張齊賢就頻頻升官,最后做了宰相。
然而,頗有本事的張齊賢很是記仇,芝麻大的怨氣都不放過。
張齊賢有次在行香所(舉行禮佛儀式的地方)對副宰相溫仲舒說了一些粗俗的話,御史中丞張詠認為他有失朝臣風度,于是上表彈劾,張齊賢從此恨上張詠。
張詠的親家王禹俑是個詩人,也跟著寫文章譏諷張齊賢,張齊賢隨便找了個罪名,把他貶到地方上去了。張齊賢還想借機把張詠一起搞掉,就向趙匡胤打小報告,“張詠肚里沒貨,根本不會寫文章,他送的那些奏折明顯是由王禹俑代筆的!”
張詠聽說后,忙跑到趙匡胤面前辯白,“我雖愚笨,但一直苦心鉆研學術,怎么可能連奏折都不會寫?張齊賢這是存心誣蔑!”趙匡胤講究實據(jù),當即命張詠呈上平日的作品,還沒看完就下令賜坐,又吩咐黃門太監(jiān)把自己常用的一把紅綃金龍扇賞給張詠驅暑,這等于間接打了張齊賢的臉,張齊賢只好作罷。
張齊賢身居高位多年,過去為他服務的仆役都得到了提拔,唯有一個叫王富生的人始終沒撈到好處。王富生很是委屈,找了個機會向張齊賢哭訴,張齊賢臉色一沉,說:“如果不說清楚,你還真要怪我一輩子呢!當年在江南的一次宴會上,我瞧見你偷了幾只銀杯,這件事在我心里藏了三十多年。如今我有任免百官之權,自然要提拔德才兼?zhèn)渲?,至于像你這樣的小偷,還是留在我的身邊打雜吧,免得禍害百姓?!?/p>
張齊賢退休后回到洛陽,終于不再操心費神,在唐代宰相裴度留下的午橋莊過起神仙日子,每天靜聽松濤、閑撥琴瑟,與一幫文友飲酒作詩,自得其樂。73歲那年,張齊賢病逝于洛陽,這位“以吃成名”的宰相臨終時還喝了滿滿一碗?yú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