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姍 唐漪靈 沈靜
(上海市虹口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0082)
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洗手,洗手的時候用何種產品每個人的選擇不盡相同。隨著時代進步洗手用品不斷更新,人們有更多的選擇清潔自己的雙手的洗手用品。幼托機構是一個特殊機構,現如今家長對幼兒的關注度都很高,那幼托機構內給幼兒使用的手部清潔用品是如何選擇?是否一定要選用新型洗手用品還是用肥皂?是否能讓家長放心?洗手后能否真正清潔幼兒的雙手?現采集上海市虹口區(qū)行政區(qū)域內的幼托機構[1],每家幼托機構的入園處,洗手間洗手用品各一件;[2]隨機選取兩個規(guī)模資質相當的幼托機構分組做洗手液;肥皂洗后手的染菌量比較,做如下調查。
采集上海市虹口區(qū)行政區(qū)域內的幼托機構,每家幼托機構的入園處,洗手間各一件采集二個幼托機構(選取規(guī)模資質相當的)隨機各25名幼兒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后手的染菌量樣品50件。
細菌總數(染菌量)
參考:GB 15982-2012附錄A.6.3使用中消毒劑染菌量檢測方法。
DB31/8-2004托幼機構環(huán)境空氣物體表面衛(wèi)生要求及檢測方法。
1.4.1 入園處,洗手間洗手液;肥皂染菌量
1.4.1.1 用無菌吸管按無菌操作方法吸取使用中洗手液或肥皂液1.0ml,加入9ml中和劑混勻。
1.4.1.2 用無菌吸管吸取上述中和劑混合液1.0ml接種無菌平皿,將冷至40℃~45℃熔化的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每皿傾注15ml~20ml,36℃±1℃恒溫箱培養(yǎng)72h,計數菌落數。
1.4.1.3 消毒劑染菌量(CFU/ml)=平均每皿菌落數×10×稀釋倍數
結果判定:≤100合格;>100不合格。
1.4.2 幼兒用洗手液;肥皂洗手后手染菌量
1.4.2.1 被檢幼兒五指并攏,用一浸濕生理鹽水棉簽在手指面內,從手指溝處到指端來回涂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觸部分棉簽,將棉簽放入含10ml無菌生理鹽水采集管內。
1.4.2.2 將每支采樣管振打80次,用無菌吸管吸取1.0ml樣液放入無菌平皿,將冷至40℃~45℃熔化的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每皿傾注15ml~20ml,每個樣品平行接種兩個平皿,36℃±1℃恒溫箱培養(yǎng)24h,計數菌落數。
1.4.2.3 每只手表面細菌菌落總數(CFU/只手)=平皿上平均細菌菌落數×10
結果判定:≤300合格;>300不合格(參考本市幼托機構手衛(wèi)生要求)
所有培養(yǎng)基均由上海市科瑪嘉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表1 入園處和洗手間洗手用品含菌量比較 [n(%)]
2.1.1 入園處的洗手液合格率為95.2%,肥皂為92.3%,洗手間的洗手液合格率為90.5%,肥皂為69.2%。洗手液總合格率為92.9%,肥皂總合格率為80.8%。
2.1.2 上述結果作卡方檢驗:洗手液和肥皂進行比較χ2=2.260,查表均為0.25>P>1無顯著差異。
從上述結果中可以看出,幼托機構中無論擺放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在使用過程中染菌量無明顯差異,使用都比較安全。洗手液和肥皂洗手的手染菌量分組比較也無明顯差異。
肥皂是人們一直在用的清潔用品,它的使用效果還是十分顯著和安全的。洗手液作為一種更新產,兩者的作用相同,工效無太多差別。與普通肥皂相比,洗手液的優(yōu)勢在于無皮膚過敏和干燥現象發(fā)生,皮膚粗糙,脫皮和刺鼻的發(fā)生率均較低。多人使用不易產生交叉感染。與洗手液相比,肥皂的優(yōu)勢在于成分較單一普遍含有皂基,不添加酒精等化學物質。較洗手液能去除手上的污垢和油脂去污能力較強。對于去除高濃度農藥的清潔效果遠高于洗手液。相對于洗手液沖洗容易。所以要根據自身的要求,擺放的環(huán)境,使用目的來選擇手部的清潔用品。
要把手洗干凈,不管選擇何種洗手用品,洗手的方法是最重要。家長要教會孩子正確的洗手方法,方法正確了才能真正清潔孩子的雙手,保障孩子的健康。預防經手接觸傳播的手足口病等傳染病,切斷其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