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亥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講的是作者打算讓自己離開八卦娛樂新聞24小時。實驗的結果是,作者與朋友聚會時,根本無法插入朋友們的對話,最后迫不得已,只能打開微博。而這時,他發(fā)現(xiàn)大數(shù)據(jù)早已幫自己分析好了——依照自己平時看娛樂新聞的習慣,將幾條明星發(fā)生的毫無意義的事擺在他的微博主頁。他這才意識到:在他的生活中,手機上這些毫無意義的東西早已無孔不入,將他包裹其中了。
“我們看似主動,其實更多的都是在被迫沉溺,毫無知覺?!蔽恼伦詈蟮倪@句話讓我頗有觸動。
仔細想來也是。初中時的自己拿著手機,每天沉溺在與自己的生活完全無關的事情或新聞上。上了高中,我把微博卸載了,手機里只剩下微信和音樂軟件。開始的幾個星期,周五一拿到手機,我便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幾天娛樂圈發(fā)生了什么,生怕自己跟不上大家的步伐。如今,我習慣了這樣的“過時”生活,我有時不知道大家常說的“網(wǎng)絡語言”,也無法和大家討論熱搜上的一些明星,但卻用這些時間多看了幾本書。
文章中的作者在做實驗的時候,不禁思考,主動離開這些八卦新聞,生活本該是什么樣子的?
事實上,我不去關注這些事情,我的生活也沒受多大影響,該知道的都會知道。當然,我也沒那么落后,我也有興趣聽同學們給我解釋,并和大家討論事情的利弊。而且網(wǎng)絡上的關聯(lián)性太強了,就算我只關注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上文提到的那個作者,我關注他的公眾號,他的文章也會用到一些八卦新聞舉例,雖是“過時”了一些,但也不至于“落后”。
我覺得,不至于太片面地說,即便你做出努力,這些東西也會或多或少地鉆入你的生活。在信息發(fā)達的今天,只要不被繁雜的信息所蒙蔽,盡可能地將時間花在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地方,那生活該是什么樣子,就會是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