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依萍
讀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我獲得了心靈的升華,因為在書中,我看到了把夢想付諸行動的執(zhí)著和敢于嘗試的篤定,我還看到了悲天憫人的大愛情懷!
僅僅因為在一本地理雜志上的一面之緣,三毛便毅然決然,背起行囊,奔赴撒哈拉沙漠。她走進了蠻荒落后的撒哈拉沙漠,去感受浪漫的異域風情和奇特的風土人青,以此慰藉自己前世今生的塵緣,升華自己因命途多舛而紊亂已久的心靈。沙漠的環(huán)境遠比我們想象的險惡,沙漠的生活也遠比我們想象的艱辛,但三毛靠著驚人的意志力走進沙漠,感受沙漠,收獲撒哈拉沙漠的美,并結(jié)交至真至純的撒哈拉威朋友。夢想之于我們就如撒哈拉沙漠之于三毛,只要能篤定前行,總會有到達目的地的那一天,而追尋夢想的路上一定會有秀麗風景!
撒哈拉沙漠中的三毛,既意志堅如磐石,又擁有悲天憫人的博愛情懷。面對撒哈拉威人無論是各種食物、用具的討要,還是因無知而導致的疾病、傷痛,三毛都用她那顆懸壺濟世的心去對待,從不抱怨。對沙漠里的一切她都有著一份特殊的愛,哪怕是落后又愚昧的當?shù)厝恕凇稇覊貪馈芬徽轮校爸L險為鄰居家小姑娘姑卡消癤;她不顧荷西的反對為難產(chǎn)的法蒂瑪接生。在《搭車客》一章中,講到沙漠白天氣溫異常的高,可是當三毛駕著車在沙漠中馳騁,偶爾看到天際盡頭一個小黑點艱難地緩緩地移動著時,她總也忍不住停下來,捎上一程。正因如此,帶著羊兒趕路的撒哈拉威老人上了她的車,留下一攤羊糞;踩著破腳踏車趕路的小孩也被她安全送達鎮(zhèn)上……
三毛就是這樣,即使自己背著重擔,也要鉗住黑暗的閘門,把別人放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這正是撒哈拉沙漠賦予她的博大,這種愛,讓她在沙漠中暢行無阻。
《撒哈拉的故事》一書里,三毛用她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我們,凡事只欠一試,只要心中有夢想,只要愿意風雨兼程,我們也必能到達那個心中的遠方。